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诗词 > 经典文言文翻译 >

《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翻译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2-04-10 21:48:05

【题注】

三家分晋是战国初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晋国本为春秋时期的大国,在晋文公重耳的治理下一度强盛,达到高峰;晋昭公之后,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卿强,公室弱。六卿中智家势力最大,及至智伯,为人好利而鸷愎,屡次欺压韩、赵、魏三家,甚至携韩、魏伐赵,最后反被韩、赵、魏所灭,领地亦被瓜分(前453)。此后,韩、赵、魏分掌晋国朝政,号称“三晋”。

原文

初,智宣子将以瑶①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点评:智果所言智伯超越常人的五项长处为“美须长大”“射御足力”“伎艺毕给”“巧文辩慧”“强毅果敢”,唯一的短处则是“不仁”,并以此认为智伯不宜为君。智宣子不听,于是智果果断选择脱离宗族,以避后祸。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②,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③,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周书》有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智伯又求蔡、皋狼④之地于赵襄子⑤,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点评:韩康子、魏桓子本不欲割地送智伯,后均选择以退为进,割地以滋智伯之骄横,以图后事。赵襄子则选择断然拒绝智伯的要求,故而成为了智伯的箭靶。

面对围攻,赵襄子为自己选择的后路,优先考虑的并非是“近”“城厚完”“仓库实”,而是“民必和”,这也是后期晋阳被“围而灌”却“民无叛意”的前提。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⑥。沈灶产蛙,民无叛意。(足见民心可依)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⑦,绛水可以灌平阳⑧也。

点评:与忠心耿耿维护赵襄子的晋阳百姓相对应的,则是智伯手下的两位卿大夫,两人一“肘”一“履”的“互动”,“二心”自在不言中。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三家密谋以反)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呼应首段智果明哲保身)

点评:上文智伯曾言“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紧接着,便是“智伯军救水而乱”,可谓“一语成谶”,只是亡国之人不是他人而是自身。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苛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点评:司马光点评重心为:在上者,“德”优于“才”,这或许会与一时利益相悖,但“宽厚”“爱民”乃是最高领导者守“德”之“本”。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

【注释】

①瑶:即智瑶,又称智伯、智伯瑶。谥号“襄”,史称智襄子。

②韩康子:韩虎。韩简子韩不信之子。晋国大夫。

③魏桓子:魏驹(?—前425),晋国大夫。

④蔡、皋狼:皋狼,今山西离石县,据胡三省《资治通鉴》注,皋狼为春秋时蔡地,后为赵邑。《汉书•地理志》载河西郡有皋狼县,又有蔺县。蔡与古文“蔺”字近,也许是“蔺”字之讹。

⑤赵襄子:赵无恤(?—前425),春秋末晋国正卿,赵鞅之子。

⑥版:古代计量城墙的度量单位,每版高二尺,长八尺。

⑦安邑:邑名,在今山西夏县西北。

⑧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参考译文

起初,智宣子打算把智瑶立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有五个方面都比他人贤能,不及人的方面只有一个。(智瑶)用他五个超过人的方面欺压人,并且用不仁德的做法对人处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如果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一定会灭亡。”(智宣子)不听(智果的意见)。智果便向太史请求另立宗族,改姓辅氏。

智伯向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派使臣向智伯献上有一万户居民的封地。智伯很高兴。(智伯)又向魏桓子索求土地,魏恒子也给了智伯一块有一万户居民(的封地)。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两处土地,赵襄子不给他。智伯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的军队来攻打赵国。赵襄子准备出逃,说:“我逃到哪里去呢?”随从的人说:“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固完整。”赵襄子说:“百姓竭尽全力地修好城墙,又拼死(为我)守卫城墙,谁能和我同心?”随从的人说:“邯郸(城里储藏粮食与兵车、财物)的仓库都很充足。”赵襄子说:“榨取民财使仓库充实,又要因我们去而使百姓送命,谁能和我同心?还是(投奔)晋阳吧,这是先主的属地,尹铎对待百姓宽厚,百姓一定平和(待我)。”于是(赵襄子)逃往晋阳。

(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用国人(组成的军队)围困晋阳,引水淹城,城墙只差六尺高就要被淹没。(百姓的)锅灶淹没在水中,鱼蛙孳生,但百姓也没有反叛的意思。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陪乘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亡人的国家。”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踩了踩魏桓子的脚面,因为(他们同时想到)汾水可以淹没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淹没韩国都城平阳。

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见(韩康子、魏桓子)二人,说:“我听说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寒冷。如今智伯率领韩国、魏国来围攻赵国,赵国(如果)灭亡,那么接下来就该轮到韩国、魏国了。”韩康子、魏桓子说:“我们心里知道事情是这样,只怕事情没有成功而计谋先泄露出去,那么大祸就会马上降临。”张孟谈说:“计谋出自二位主公之口,进入我的耳朵,有什么妨害呢!”(于是)两人就暗地里与张孟谈商议,为联手攻杀(智氏)约定日期,而后送他回城了。赵襄子夜里派人杀了(智军)守堤的官吏,放水冲淹智伯的军队。智伯的军队为了救水而大乱,韩国、魏国两家军队分别从两侧攻打智伯的军队,赵襄子率领士兵进攻智伯的军队的正面,大败智伯的军队,然后杀死了智伯,诛杀全部智氏宗族的人,只有辅果(智果此前改姓辅氏)得以幸免。

司马光(评论)说:智伯的灭亡,是(他的)才能胜过了德行。自古以来,国家的作乱之臣,家族的败家之子,(都是)才能有余而德行不足,由此而使国家灭亡、家族破落的事太多了,哪里只有智伯(一个人呢)!所以治国治家的人,如果能够严格详究才德方面的区分,而且懂得(才德的选择)孰先孰后,又何至于重犯前人的错误呢!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下)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中)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下)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上)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汉武帝惑神怪》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翻译

推荐热门作文

《墨子·兼爱中》翻译 《墨子·兼爱下》翻译 《墨子·非攻中》翻译 《墨子·非攻下》翻译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翻译 袁枚《与薛寿鱼书》翻译 《汉书·刘德传》翻译 《汉书·刘交传》翻译 《荀子·非十二子》翻译 《荀子·天论》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