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诗词 > 经典文言文翻译 >

《宋史·苏辙传》翻译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2-04-11 12:27:19

原文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初生牛犊不怕虎,苏辙二十三岁被推举参加“直言”考试,言辞激切,真真是“直言”)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蔡君谟曰:“吾三司使也。司会之言,吾愧之而不敢怨。”)考官胡宿以为不逊,请黜之。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三年,辙为大名推官。逾年,丁父忧。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

点评:宋代制举考试难度极大,三百余年历史中,中制举者仅41人,考试名义上分五等,但其中一、二等为虚设,并不授人。苏轼、苏辙此次考试均榜上有名,苏轼更是开国百年来,唯一一个位列第三等者。而苏辙与最高等失之交臂,是因其策论更加激烈、尖锐,矛头直指年老无为的宋仁宗,实乃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

王安石以执政与陈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安石出《青苗书》使辙熟议,辙尽言其弊。(脱脱评,“王安石初议青苗,辙数语柅之,安石自是不复及此,后非王广廉傅会,则此议息矣。辙寡言鲜欲,素有以得安石之敬心,故能尔也。”)会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乞度僧牒数千为本钱,于陕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王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访求遗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辙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关心百姓利益)。安石怒,将加以罪。陈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

点评:王安石、苏辙均认识到改革财政状况为扭转北宋社会之弊的当务之急,但王安石重开源,苏辙重节流。新党执政,苏辙奋笔反对王安石青苗法,认为青苗法实质上是与民争利,虽可增加财政收入,但由于百姓无知且官吏为非作奸,将加重民众负担,贻害无穷,故而屡屡上书阻止,触怒王安石。

宣仁后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辙言:“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体谅士子)乞来年科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论议,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学。仍罢律义,令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佑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光皆不能从。

点评:旧党当权,苏辙并不全盘否定新法,也对司马光全面恢复旧法持慎重态度。他不顾众怒,从实际出发,一方面替新法的部分政策辩护,另一方面又没有一味迎合司马光的心意,可谓平生正道直行,刚正不阿,显示了一个文人士大夫独立的政治人格。故《宋史》本传赞他:“君子不党,于辙见之。”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苏轼评,“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所著《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并行于世。

点评:苏辙一生著述颇丰,“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身处兄长光芒之下,却“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独其齿爵皆优于兄,意者造物之所赋与,亦有乘除于其间哉!”

(节选自《宋史·苏辙传》)

参考译文

苏辙,字子由,十九岁时,和哥哥苏轼一同考中进士科,又一同参加制举的策论考试。宋仁宗年岁已高,苏辙想他或许会对勤于政事感到疲倦,于是详尽地论说(为政的)得失。而对宫禁朝廷的事,论述得尤为激切。策论文章送达皇帝后,苏辙自认为一定会被黜免。考官司马光将他置于第三等,范镇感到为难。考官胡宿认为(苏辙)对皇上不恭,要求黜落他。仁宗说:“本来是想用直言求取人才,却因直言而抛弃他,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呢?”宰相不得已,把他列入下等,任商州军事推官。过了三年,苏辙为大名推官。过了一年,遭遇父丧。服丧后,神宗已即位二年,苏辙上书论政事,被召见于延和殿。

(当时)王安石以宰相身份与陈升之管三司条例司,叫苏辙入三司条例司作为属员。王安石把《青苗书》拿出来让苏辙仔细说说意见,苏辙详尽地说了它的不足之处。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上奏请求发给几千份度僧牒作为本钱,在陕西转运司私自实行青苗法,春天发放秋天收还,和王安石意见相合,于是青苗法实行。王安石派八位官员到四方各地,寻求尚未收取的财利。朝廷内外知道这些人一定会迎合王安石心意制造事端,都不敢说。苏辙将书信送给王安石,竭力陈说这件事不可行。王安石大怒,想要施加罪名给他。陈升之劝阻,任为河南推官。

宣仁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吕公著,想革除弊政。司马光因王安石私自设《诗经》《尚书新义》来考试天下士人,(于是)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条例。苏辙说:“进士来年秋天考试,没有多少日子了,而讨论没有及时决定。作诗赋虽然是小技能,但要讲究声律,用的功夫不少。至于研究经书,诵读和讲解,更不是容易的事。总之,来年都还不能实行。请求来年的考试,一切还和原来一样,只有经书的释义兼取注疏及各家议论,或提出(应举者)自己的见解,不专用王安石的学说。并罢去对律令释义的考试,使应举的人知道有定论,一心一意做学问,来准备选拔考试,然后慢慢地讨论元祐五年以后科举的条例,也不算晚。”司马光都不听。

苏辙性情沉静简洁,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他的高超大致和哥哥苏轼相近。所著《诗传》《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都流传于世。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黄州快哉亭记 六国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游苏辙公园作文600字 苏辙的词集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译文 苏辙《孟德传》翻译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翻译 苏辙《东轩记》翻译

推荐热门作文

《墨子·兼爱中》翻译 《墨子·兼爱下》翻译 《墨子·非攻中》翻译 《墨子·非攻下》翻译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翻译 袁枚《与薛寿鱼书》翻译 《汉书·刘德传》翻译 《汉书·刘交传》翻译 《荀子·非十二子》翻译 《荀子·天论》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