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诗词 > 经典文言文翻译 >

《明史·王世贞传》翻译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2-04-11 11:02:30

【作者小传】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他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的领袖。李攀龙死后,独操文柄二十年。才华声望,笼盖海内。王世贞的散文创作,在古奥中见流畅,于奇崛中有清新,他提倡“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掀起强劲的复古主义浪潮,使摹拟复古之风盛行一时,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及《弇州山人续稿》传世。

原文

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世贞好为诗古文,官京师,入王宗沐、李先芳、吴维岳等诗社,又与李攀龙、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辈相倡和,绍述何、李,名日益盛。屡迁员外郎、郎中。

点评: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序》云:弇州(王世贞)负博一世之才,下笔千言,波谲云诡,而又尚论古人,博综掌故,下逮书、画、词、曲、博、弈之属,无所不通。

奸人阎姓者犯法,匿锦衣都督陆炳家,世贞搜得之。炳介严嵩以请,不许。(刚正)杨继盛①下吏,时进汤药。其妻讼夫冤,为代草。既死,复棺殓之。(重情重义)嵩大恨。吏部两拟提学皆不用,用为青州兵备副使。父忬以滦河失事,嵩构之,论死系狱。世贞解官奔赴,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涕泣求贷。嵩阴持忬狱,而时为谩语以宽之。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兄弟哀号欲绝,持丧归,蔬食三年,不入内寝。既除服,犹却冠带,苴履葛巾,不赴宴会。

点评:简练交代王世贞与严嵩结怨的缘由及王世贞之孝。

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伏阙讼父冤,言为嵩所害,大学士徐阶左右之,复忬官。(为父昭雪)世贞意不欲出,会诏求直言,疏陈法祖宗正殿名庆恩义宽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赏练兵实八事,以应诏。无何,吏部用言官荐,令以副使涖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母忧归,服除,补湖广,旋改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卿。

张居正枋②国,以世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贞不甚亲附。所部荆州地震,引京房占,谓臣道太盛,坤维③不宁,用以讽居正。居正积不能堪,会迁南京大理卿,为给事中杨节所劾,即取旨罢之。后起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起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久之,所善王锡爵秉政,起南京兵部右侍郎。先是,世贞为副都御史及大理卿、应天尹与侍郎,品皆正三。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点评:王世贞仕途极为坎坷,旋起旋落。作为官员,他汲汲于世俗的功名,有着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理想与追求,只可惜命运乖蹇多舛,郁郁而不得其志。他大部分时间都闲居在太仓家中,可以说,王世贞几乎是一个游离于官场之外的人物。

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嘉靖二十七年(1548),王世贞结识了“性孤介,少许可”的李攀龙,两人“相切磋为西京、建安、开元语”,彼此“相得甚欢”,由此开始了他们在文坛合作的历史,并确立起“后七子”文盟的基础)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晚年,攻者渐起,世贞顾渐造平淡。病亟时,刘凤往视,见其手苏子瞻集,讽玩不置也。

点评:仕途失意,文坛得意。王世贞说:“古人业鲜两至,名成在专,不朽之业,惟此一举可以自力,其他大半由天由人。”他很清楚,自己只有靠着才学,致力于诗文复古,才能在当时的文坛中成名。而文学史上的复古运动,其本意往往是为了改革和创新。所谓复古,不过是借助古代典型的强大示范作用,来树立一个崇高的美学标准,与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流俗相抗衡。《艺苑卮言》集中了王世贞对复古理论的提倡和一些具体看法。

(《明史·王世贞传》有删节)

【注释】

①杨继盛:因奏劾严嵩十大罪状被诬告下狱。

②枋:权柄。

③坤维:指西南方。张居正西南荆楚人,王世贞借言以讽。

参考译文

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右都御史王忬之子。他禀性聪明,读书看过一遍,终身都不会忘记。年方十九岁,便中了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王世贞爱好诗文,在京城做官,加入王宗沐、李先芳、吴维岳等人的诗社,又和李攀龙、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互相唱和,秉承(前辈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文学主张,名声日高。多次升为员外郎、郎中。

有个姓阎的奸人犯法,逃匿于锦衣卫都督陆炳家中,被王世贞搜出。陆炳仗严嵩之势去说情,世贞不肯(徇情枉法)。杨继盛被诬告下狱,(王世贞)为他送汤送药。其妻子为丈夫申冤,(王世贞)为她代写状。(杨继盛)冤死之后,又给他安葬。严嵩恨王世贞入骨。吏部两次准备提拔王世贞为提学都(因严嵩阻止)没能得到任用,被贬为青州兵备副使。王世贞的父亲王忬因为(在抵御外敌时误中敌计致使)滦河失守,被严嵩罗织罪名,判处死刑身陷大牢。王世贞去职离官、奔赴京城,和弟弟王世懋每天跪倒在严嵩门前,痛哭流涕请求(严嵩)宽恕。严嵩暗地里维持着王忬的(死刑)刑罚,却常常以谎言宽慰王氏兄弟。两兄弟又每天身穿囚服(代父之罪的意思)跪在路旁,拦阻达官显贵的车马,磕头哀求他们仗言搭救。达官显贵们畏惧严嵩(的权势)不敢替王忬辩解,王忬最终在西市被处决。兄弟俩呼号痛哭、悲伤极了,护送(父亲的)灵柩回乡(安葬),守丧三年只吃粗食,不在内室歇息。守丧期满、脱去丧服后,仍旧不戴帽子不束腰带,穿草鞋戴葛布头巾,不参加宴会。

隆庆元年八月,(王世贞)兄弟二人拜伏在宫殿上为父申冤,直言父亲王忬是被奸人严嵩构陷,在大学士徐阶的帮助下,王忬的官职爵位也得以恢复。王世贞决意不再出仕为官,正赶上皇上下诏征求实言,(王世贞)上疏陈述了效法祖宗、更正殿名、推广恩义、放宽禁令、修订典章、推行德治、昭明爵赏、操练军队八件事情,来应答诏命。没过多长时间,吏部采用言官的推荐,命令他以副使的身份去大名。升任他为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因母亲去世他回家守丧,服丧期满,调任到湖广,不久改任广西右布政使,后入朝任太仆卿。

江陵人张居正当朝为相,因王世贞和自己是同榜考中者,有意提拔王世贞,而王世贞却(对张居正)不太亲近依附。所管辖的荆州发生地震,(王世贞)引(西汉人)京房的卜辞,说地震是因为臣权过重,致使西南方不安,借此以规劝张居正。张居正对王世贞积怨难平,恰逢王世贞调任南京大理寺卿,被给事中杨节弹劾,就趁机以皇上的名义罢了王世贞的官职。后起用任应天府尹,又被弹劾罢官。直到张居正死后,王世贞才起用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但他称病不赴任。许久以后,因其好友王锡爵执政,才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在这之前,王世贞担任副都御使、大理寺卿、应天府尹和侍郎,官阶都在正三品。等到(王世贞)被提拔为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说王世贞曾多次被弹劾,不应享正三品爵位,他依据旧例,据理力争。王世贞再三上书称病辞官。于万历二十一年在家中去世。

王世贞与李攀龙交替为文坛盟主,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主文坛二十年。其才最高,地位最显赫,美好的名声传扬四海。当时士大夫、山人、骚人墨客、和尚、道士,没有不出入于门下的。凡受他片言只语赞誉过的人,其名声立即提高。他认为,文章一定效法西汉,诗歌须以盛唐为楷模,唐大历以后的书不要去读,其太重于词藻。晚年,批评他的人渐多,拜访他的人渐少。病重期间,刘凤去望他,见他手里拿着苏轼的著作,背诵、朗读,玩味不停。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学弈·文言文翻译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 东方朔《上书自荐》翻译 《郁离子·良桐》翻译 刘彻《李夫人赋》翻译 韩婴《韩诗外传·伯牙鼓琴》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下)翻译

推荐热门作文

《墨子·兼爱中》翻译 《墨子·兼爱下》翻译 《墨子·非攻中》翻译 《墨子·非攻下》翻译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翻译 袁枚《与薛寿鱼书》翻译 《汉书·刘德传》翻译 《汉书·刘交传》翻译 《荀子·非十二子》翻译 《荀子·天论》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