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注
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历来为人称道。蔺相如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所表现的胆识、气度、智谋,令人钦佩。可是,王世贞偏偏要作翻案文章。他认为,蔺相如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不智、不信、不堪,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在完璧归赵之后,蔺相如能保全自身,赵国得以免祸,实属侥幸。文章开篇三句,很有先声夺人的气势。中间采用两两对照的论证方法,如双流激击,而汇合成作者自己的见解,尽管有许多可以反诘之处,却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①,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点评:作为明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王世贞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盲从古人,善察疑似之迹。他在文章第一段就开门见山,力排众说,见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②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赵对秦的本意有“得”与“不得”两种选择;对秦的威胁同样也有“畏”与“弗畏”两种反应)。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点评:赵国的“得”与“不得”,“畏”与“弗畏”都无可非议,王世贞批评的是蔺相如“既畏而复挑其怒”的自相矛盾的做法,跳出了前人只见个人不见大局的窠臼,正本寻源,令读者耳目一新。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③,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④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点评:本段中,王世贞为蔺相如拟设了一段对秦王的言辞,其中包含了以城易璧则民怨,不予城而欺赵则失信于天下这样的二难推理,秦王要摆脱这种两难的困境就只有“返璧”这唯一的出路,逻辑推理严密。只不过从秦王本就打着“空手套白狼”的实情来看,也略有些以君子之心,度秦昭襄王之腹的嫌疑。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⑥,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⑦,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⑧,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点评:本段含蓄地表示蔺相如虽完璧归赵,却也不能说明其做法正确。未造成恶果,只因“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⑨,柔廉颇⑩,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点评: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王世贞此处是反其意而用之。“天”者,从现代角度来看,即客观形势,蔺相如能成此壮举,唯因秦国尚且无力讨伐赵国或者出于战略考虑暂时不愿激怒赵国的客观形势。
【注释】
①蔺相如之完璧: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得到稀世之宝——和氏璧,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给了秦璧却得不到城。蔺相如请命奉璧入秦,见秦王无意给赵城,用计拿回和氏璧,并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同时在秦廷上斥责秦国的欺诈行为,展开了有理有节的斗争,取得外交上的胜利。
②情:实情、本意。
③九宾:又称九仪,古代举行大典时所用的极隆重的礼仪。宾通摈,摈相,迎宾礼赞的官吏。
④绐(dài):欺骗。
⑤令:假如。
⑥僇:通“戮”,杀戮。市:市集、市口。古代处决犯人都在市集进行。
⑦武安君:秦国大将白起的封号。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
⑧族:灭族。
⑨劲渑池:公元前279年,秦王约赵王会于渑池。宴会上秦王请赵王鼓瑟以辱赵王。蔺相如随行,便以刺杀秦王相威胁,请秦王为赵王击缶。劲:强劲。果敢的意思。
⑩柔廉颇:廉颇,赵国名将。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会”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打算侮辱他。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避让廉颇。廉颇受到感动,负荆请罪。廉蔺遂成刎颈之交。柔:忍让。退让的意思。
参考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道他。但是,我却不敢苟同。
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名,来欺骗赵国并且胁迫赵国献出和氏璧。这时说秦国要骗取璧是实情,并不是想要借此窥视赵国(的江山)。赵国如果知道了这个实情就不给它,不知道这个实情就给它;知道了这个实情因害怕秦国而给它,知道这个实情而不害怕秦国就不给它。这件事只要两句话就解决了,为什么赵国既害怕秦国又去激怒它呢?
况且秦国想得到这块璧,赵国不给它,双方本来都没有什么曲直是非。赵国交出璧而秦国不给城池,秦国就理亏了;秦国给了城池而赵国却拿回了璧,就是赵国理亏了。要想使秦国理亏,不如就放弃璧;害怕丢掉璧,就不如不给它。秦王既然按照地图给了城池,又设九宾的隆重礼仪,斋戒之后才来接受璧,那种形势是不得不给城池的。如果秦王接受了璧而不给城池,蔺相如就可以上前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池的。这块璧不是赵国的吗?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使大王因为一块璧,就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会深恨大王,说把我们像小草一样抛弃了。大王不给城池,而骗夺了赵国的璧,因为一块璧的缘故,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我请求死在这里,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璧。当时(蔺相如)为什么要派手下人怀揣着璧逃走,而使秦国处在理直的一方呢?
那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断绝关系。假如秦王发怒,将蔺相如拉到街市上处死,(同时派)武安君率领十万大军进逼邯郸,质问和氏璧的下落和赵国的失信,秦兵一次获胜就可以使蔺相如灭族,再次获胜和氏璧最终还是要落到秦国手里。
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保全这块璧,那是上天的保佑。至于他在渑池会上对秦国采取强硬态度,在国内以谦和的姿态对待廉颇,那是策略上越来越高明了。所以说赵国之所以能得以保全,的确是上天在偏袒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