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诗词 > 经典文言文翻译 >

钟惺《与陈眉公》翻译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2-04-11 09:58:41

【题注】

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八月,陈继儒过访南京,特地拜会了僦居金陵的竟陵派领袖钟惺。这次会面让互相倾慕已久的两位文坛闻人都感觉收获颇丰。尤其是钟惺,更是在陈继儒归后,就写下这封短书来表达内心的震撼。

原文

相见甚有奇缘,似恨其晚。然使前十年相见,恐识力各有未坚透处,心目不能如是之相发也。朋友相见,极是难事,鄙意又以为不患不相见,患相见之无益耳,有益矣,岂犹恨其晚哉!

参考译文

见了面觉得有一种十分奇异的缘分,似乎有些悔恨相见太晚了。然而即使十年之前相见,恐怕各自“识人”的能力也不行,心中也不会产生现在这样的感触。朋友相见,(有时)是很困难的事。我认为并不是担心见不到面,而是担心见了面没有任何收获,有了收获,难道还悔恨见得太晚吗!

总评:

这是钟惺在和当时名震东南的华亭山人陈继儒(号眉公)见面后的一封短简,表达了他对两人初次相见的感受和评价。从字里行间所表达出的震撼来看,似乎颠覆了传记里“为人严冷”的形象。所以他的不喜交际应酬,不是不喜与人交往,也不是不近情理的孤僻,更不是莫名其妙的清高,而是觉得不能相发心目的交往无聊庸俗得面目可憎罢了。这个偏执古怪的人,性格深处藏着“不可转也”的真呐!所以,对于他的文,我们不能只看到“幽深孤峭”的奇,也要看到这之下“独抒性灵”的真。本文即为例证。

关于相交相知,照常人来看,凡相知,必恨晚,钟惺独不以为然。这固然是钟惺求奇求新的为文主张使然,但也是他抒发个人真性情、真见解的表现。在他看来,想要达成发自内心的共鸣,必须得有识力作为条件,而这种识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时间的涵养和阅历的沉淀,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识力之“坚透”处。所以说,如果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样的朋友,是不存在相见恨晚的。两心相悦的机缘靠的是“坚透”的“识力”,如果“识力”不够,那就不能认识到双方的“好”,早见也是枉然。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学弈·文言文翻译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 东方朔《上书自荐》翻译 《郁离子·良桐》翻译 刘彻《李夫人赋》翻译 韩婴《韩诗外传·伯牙鼓琴》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下)翻译

推荐热门作文

《墨子·兼爱中》翻译 《墨子·兼爱下》翻译 《墨子·非攻中》翻译 《墨子·非攻下》翻译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翻译 袁枚《与薛寿鱼书》翻译 《汉书·刘德传》翻译 《汉书·刘交传》翻译 《荀子·非十二子》翻译 《荀子·天论》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