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诗词 > 经典文言文翻译 >

《礼记·檀弓下·公子重耳对秦客》翻译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2-04-09 18:54:40

【题注】

晋献公死后,嗣子奚齐、卓子相继被害,晋国无主,诸公子皆有继位的资格,重耳也是其中之一。此际,有强大邻国秦的支持,确实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但重耳审时度势,认为条件不够成熟,还是辞谢了秦人,措辞冠冕堂皇,举止正大合礼,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品质与识见,贏得了秦君的称赞、钦佩。重耳从此贤名远播,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他后来能够得臣民之心、多国之誉,不仅在秦国的帮助下得以归国为君,而且成为春秋著名霸主,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原文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①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②,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点评:秦穆公派使者见重耳,名为吊唁,实为试探。更有甚者,吊重耳是假,劝谋反国是真。

以告舅犯③。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④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学舌)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⑤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⑥。

点评:重耳与子犯并不清楚秦穆公的真实意图,且子范认为此时时机尚不成熟,害怕授人话柄,于己不利,于是让重耳谢绝秦穆公的好意。重耳转以子犯之意,拜谢穆公之吊,并婉言辞其劝,言行皆有礼有节。

子显⑦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⑧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点评:文末借穆公评语作结,颇见妙处。清·余诚评:“‘夫稽颡’三段分疏作结,妙绝。细思此处若不得穆公如此分疏,重耳口中又不使自解,如何结得上文?”该节“结构精严,神气疏荡,兼而有之”,可谓一篇外交美文。

【注释】

①吊:吊唁,安慰。

②恒:经常。斯:此,这。

③舅犯:重耳的母舅狐偃,字子范,狐突之子,随重耳逃亡。

④说:同“悦”,高兴,拥戴。

⑤稽颡(qǐ 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按古丧礼,只有丧主才能对宾客的吊唁行拜谢礼。晋献公并未立重耳为嗣,重耳只稽颡而不拜,是不敢充当丧主(也即是向秦使表示自己无心谋求君位)的意思。下文的“不成拜”也指此。

⑥私:指与秦使者私下说话。

⑦子显:秦国大夫公子絷(zhí)的字。

⑧后:君主。

参考译文

晋献公去世,秦穆公派人慰问公子重耳,并且传达自己的话说:“寡人听说:‘失去国家(君主权)常常在这个时候,得到国家(君主权)也常常在这个时候。’虽然您恭敬严肃,正处在忧苦的服丧期间,(但是)居丧不可太久,(得国的)时机也不可错过啊,年轻人请考虑一下吧!”

(重耳)将这事告诉舅舅子犯。舅舅子犯说:“年轻人还是推辞吧。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宝贵的东西,可宝贵的只有仁爱思亲之心。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还要趁此机会来谋利,那么天下谁还能拥戴你呢?年轻人还是推辞吧!”公子重耳(便)对(秦国的)客人说:“贵国君侯施加恩惠吊唁流亡的外臣重耳。(我)出亡在外父亲去世,不能参与到哭泣(表达)悲哀的丧礼中去,劳动君侯忧虑担心。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其他的图谋,而损辱君侯(来慰问我)的情义啊?”于是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却不行拜礼,哭着起身,起身后不再(跟秦国来的客人)私下交谈。

子显复命将事情告诉秦穆公。秦穆公说:“仁人啊,公子重耳!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却不行拜礼,是他没以晋献公的继承人而自居,所以没有拜谢。哭着起身,是表示敬爱父亲。起身后不再私谈,是表示不愿借此谋求个人私利啊。”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学弈·文言文翻译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 东方朔《上书自荐》翻译 《郁离子·良桐》翻译 刘彻《李夫人赋》翻译 韩婴《韩诗外传·伯牙鼓琴》翻译 《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下)翻译

推荐热门作文

《墨子·兼爱中》翻译 《墨子·兼爱下》翻译 《墨子·非攻中》翻译 《墨子·非攻下》翻译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翻译 袁枚《与薛寿鱼书》翻译 《汉书·刘德传》翻译 《汉书·刘交传》翻译 《荀子·非十二子》翻译 《荀子·天论》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