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世界名著 > 外国名诗 >

李夫西《孩子们的信》原文及赏析·〔加拿大〕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03 14:35:53

《〔加拿大〕李夫西·孩子们的信》

 

它们是我秘密的食粮

我在房间最寂静的角落里

品尝

没人注意的时候

我把它们举向窗户

举向阳光

要看清楚

要从那粗大的字体里听到

一个孩子蹒跚的

第一步

一个细小声音朝着天空

牙牙学语

“乌……乌……”

 

无论这些

是我的儿女还是孙孙

他们是心灵之客

是孤寂人的食粮——

他们在透过心窗百叶的

缕缕阳光上

跳荡

(小风 译)

一位孤寂的老人独自生活着,形单影只,孩子们都居住在遥远的他方。在她的那个生存环境中,世情冷漠,她得不到任何温暖,于是偶然间收到了孩子们的来信便也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孩子们的信成了她“秘密的食粮”,她激动地“把它们举向窗户/举向阳光。”似乎从那些粗大的字体里看到了孩子们摇摇晃晃地在地上学走路的样子,又似乎看到了孩子们噘着小嘴对着天空牙牙学语的情景, 孩子们“无论这些/是我的儿女还是孙孙”,都是她的“心灵之客”, 不时闪现在她荒芜的视野里。在百般无聊的时候给她以慰藉,在茫茫黑夜中给她以阳光, 在世态炎凉的环境中带给她点滴的暖意。

现代诗的内部机制在于将诗人的情感和理智以及与之相应的语言组合之间的有机融合, 当代诗的发展已经空前地证明了语言组合在诗人创作过程中的地位。显然, 在这首诗的语言组合操作过程中,李夫西是很精于“建行”这一程序的。同样的语言, 不同的建行就可能产生相异的效果。而高明的诗人总是能寻求到较佳的建行语序。李夫西用她的诗向读者证明了自己不愧为两次获得总督奖金的诗人。诗人把“品尝”二字在诗中单列成行, 留给读者较深的视觉印象。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我”收到孩子们的信后的激动心情——在静静的角落里细细地回味着其中的甜蜜。如把“品尝”放入第二行之末, 就不会产生上述强烈的效果, 同样,突出第六行“举向阳光”表明了“我”渴求温暖的强烈愿望。此后诗人又用马雅柯夫斯基楼梯式的诗行(显然是着意的),把“第一步”和“牙牙学语”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语序所构成的视觉空间导致了读者的智力空间(这里意味着想象力)的开拓,我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那种天真幼稚、活泼可爱的样子,可以这样说,没有诗人的这种对于诗行的精心设计,所有这些效果是达不到的。精心的建行设计是诗人的成功之处,也正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姜长嵘)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外国诗三首 〔芬兰〕索德格朗《勿收金宝》赏析 〔瑞典〕埃凯洛夫《无形的存在》赏析 〔德国〕赫塞《春》原文+赏析 〔俄国〕丘特切夫《失眠》原文+赏析 〔英国〕蒲伯《海姆普敦宫》原文+赏析 〔法国〕艾吕雅《受了饥馑的训练》原文+赏析 邓南遮《松林中的雨》原文+赏析·意大利 埃利蒂斯《疯狂又疯狂的船》原文+赏析·〔希腊〕

推荐热门文章

米开朗琪罗《艺术家的工作》原文及赏析 波德莱尔《高蹈》原文及赏析 德基《诗如同爱情》原文及赏析 丘特切夫《人的泪水,哦,人的泪水……》诗词原文及赏析 蒙塔莱《听到你的声音如醉如痴》原文及赏析 艾略特《破晓之前》原文及赏析 惠特曼《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常绿的橡树在生长》原 阿波里奈尔《猫》原文及赏析 雪莱《哀歌》原文及赏析 威廉斯《幼橡树》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