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布莱克·咏春》
哦,披着露湿的卷发,你探首
露出早晨的明窗,往下凝视,
把你天使的目光投向我们吧,
这西方的岛屿在欢呼你,春天!
山峰正相互传告你的来临,
河谷在聆听;我们渴盼的眼睛
都仰望你明媚的天幕:出来呀,
让你的步履踏上我们的土地!
走过东方的山峦,让我们的风
吻你的香衣;让我们尝到
你的晨昏的呼吸; 把你的珠玉
铺撒在这苦恋着你的土地。
哦, 用你的柔指把她装扮起来;
轻轻吻着她的胸脯, 把金冠
戴上她软垂的头, 因为啊,
她处女的发辫已为你而束起!
(查良铮译)
题材的因袭, 贵在创新。 古今中外, 咏春的诗何其之多, 但在大多数诗人笔下, 旖旎的春光总是与叹红英易落, 感韶光易逝的伤春惜春之情交织在一起, 给春景蒙上了一层凄迷惆怅的阴影。 布莱克的这首咏春诗一反常情, 它用热情奔放的笔调, 斑烂绚丽的色彩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春回大地的生机勃勃景象以及自然界万物生灵翘首盼春的欢悦与激情。
全诗共分四节, 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春天, 渲染了春意。
严冬方尽, 春宛如披着晨露的卷发少女向人间窥视。这起句的拟人化手法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因为春和少女都是青春和美的向征。 “探首”二字用得极为传神, 一位活泼可爱的春姑娘的形象便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了。 而“凝视”二字又将春写得深情专注, 充满对人间的爱。 春终于破冬而来, 于是, 诗人向春发出热情的呼唤: 愿春将她的烂漫春光投向人间大地。这苦雨多雾、 冬日漫漫的英伦三岛在热切地欢呼春之来临。
第二节, 诗人用生动的笔调,给我们描绘出自然界盼春迎春的欢腾景象。 山峰在传告春的来临, 河谷在聆听春之脚步, 世人在仰望明媚的天空, 万物在企盼春天降临大地。这几行诗实在是把自然界写活了, 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境地。诗人用 “传告”、 “聆听” 、 “仰望”、 “踏上”这组动词使画面一下飞动起来, 使读者感到了生命的萌动, 万物的复苏, 听到了春之喧哗, 领受到了春之欢乐。 它既有视象, 又有听感, 是一幅山、 水、 人的春景图;春之声, 春之色——音响与画面融为一体, 互相映衬, 撩拨着读者的心弦。
第三节中, 诗人乘兴用行云流水般的诗句继续热情歌唱,进一步展示春之美好和抒写内心的激情。他用“香衣”、 “呼吸”和“珠玉”来渲染浓烈的春意,用“吻”、“尝”和“苦恋”来表达人间大地盼春的焦渴之情和无限的喜悦。
诗人写到这里,似乎已是笔酣墨畅,尽情地倾泻了内心的激情,但他仍觉意犹未尽。在最后一节中,他又用浪漫的笔调,把大地人格化为处女。春临之前,英国漫长的冬日已把大地变成了无以垦植的蛮荒之地。地上铺着厚厚的积雪,银装素裹,一片冰清玉洁。这种原始与纯洁不正是处女的特征么?如今春回大地,冰雪消溶,大地的酥胸经春风一阵轻吻,便萌发出了生命的芳芽——“她处女的发辫”已为春而束起。她渴望春风春光为她戴上“金冠”——让她焕发生机,开出绚烂的花朵。
“返归自然,返归人的心灵”是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布莱克是一位对自然有着独特感受的浪漫派诗人。他热爱自然,把自然视为人的精神的象征。这种讴歌自然,赞美欢乐的思想是与当时社会提倡的“理性”约束,教会强加于人们的禁欲观点背道而驰的,这使布莱克成了十八世纪浪漫派的先驱。
基调明朗,热情奔放,充满欢乐是这首诗的主要特色。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善于运用形象。大量的比喻和奇丽的想象使这首诗神韵飞动,充满活力。它不是静物写生而是动态描写。自然界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是活泼跳跃,生气勃勃的,是生命的象征。
这首四行体抒情曲层次分明,诗的内在感情随着诗节层层递增。这诗有音乐、有色彩、有亮度,充满欢悦、激情和美,体现出诗人热爱人间风物的入世精神。
(刘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