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世界名著 > 外国名诗 >

凡尔哈仑《惊醒的时间》原文及赏析·〔比利时〕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03 06:35:26

《〔比利时〕凡尔哈仑·惊醒的时间》

 

这是三月!

一片病后的迟缓的阳光

从上面斜到窗口

和透澈的地上。

 

这是三月!

衰老的冬已向北方去了,

好象一只振起了羽毛的鸟;

新鲜的黎明摇落了浓雾。

 

这是三月!

南方的酷冷已灭

天在村间的空地上

摊开了它的台布。

 

这是三月!

曙光倚向沉思的湖的

长长的镜面上, 它的臂滑过

而且伸进到那平腻的水底。

 

这是三月!

而那春天, 它驯服着

同着鸟的初唱。

而在青石色的池沼里

管辖区的谦卑的人们

为了修理茅舍和编织篱围

在截着长而又白的芦苇。

(艾 青 译)

这首诗描绘了严冬刚刚过去,万物开始复苏的初春景象。 这是一首写景诗, 但又不单纯为了写景。

诗人是以清新明丽的笔调描写初春景象的, 并且笔墨干净利落,五节诗就勾勒出五幅清晰的图画。每节的首句都是一个感叹句:“这是三月!”提醒人们春天将从沉沉睡去的冬季“惊醒”过来了, 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 诗人是从几个侧面描写“三月”的: 第一节, 诗人写三月的阳光, 它刚刚醒来, 虽然还带着病后迟缓的脚步, 但却给那些经过寒冷冬季的人们带来莫大的温暖和抚慰。 第二节写冬日已尽, 黎明到来, 诗人把冬天拟人化, 谓之“衰老”, 并且形象地比喻为“一只振起了羽毛的鸟”,向北方逃遁而去。第三节写三月的天空, 三月的天空是万里无云、 一片明朗的, 但诗人没有这样直说, 而把蔚兰的天空比喻为在村间空地上摊开的台布。 这个比喻新鲜、醒目。第四节写曙光。第五节诗由写景到写人。 大概是一场战争刚刚结束吧,人们正在初春的泥泞中修复家园。至此,诗人写景的目的已很明白: 时间的惊醒象征人民的觉醒,三月的自然景象暗示人类开始从灾难中复苏;诗人在为如初春一样降临的和平安宁的新生活而祝福。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但表现的却是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因此没有神秘、难解之处。凡尔哈仑早期曾追随象征主义,作品表现出悲观颓废的倾向,内容比较抽象晦涩。后来他逐渐接近社会现实,创作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的作品较多地渗透了现实内容,但却保留了象征的手法。这首诗明显地带有这一特色。这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写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诗人描绘的是一幅幅动态的画面,这是画家的画笔无能为力的。在每一节诗中,都有一个使画面“活”起来的动词:“斜到”、 “向……去了”、 “摊开”、“滑过而且伸进”等。这些使本来静止的自然景物“活”起来的语言,就是对于日常经验“陌生化”的语言。它使我们以另一种方式观察事物,从而获得新鲜的体验。此外,诗人善于运用口语状物写态,体现了“散文美”的风格。诗句的移行也巧妙而自然,如把动词“摊开”和“伸进”分别移至行首,突出地表现了物象的动态。

这首诗虽然意在暗示现实生活,但是它不是现实生活的直接描写,而是其象征的投影。这种象征使诗超越了具体的现实时空,而获得了更持久、更普遍的审美价值。因此,读者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感受。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外国诗三首 〔芬兰〕索德格朗《勿收金宝》赏析 〔瑞典〕埃凯洛夫《无形的存在》赏析 〔德国〕赫塞《春》原文+赏析 〔俄国〕丘特切夫《失眠》原文+赏析 〔英国〕蒲伯《海姆普敦宫》原文+赏析 〔法国〕艾吕雅《受了饥馑的训练》原文+赏析 邓南遮《松林中的雨》原文+赏析·意大利 埃利蒂斯《疯狂又疯狂的船》原文+赏析·〔希腊〕

推荐热门文章

米开朗琪罗《艺术家的工作》原文及赏析 波德莱尔《高蹈》原文及赏析 德基《诗如同爱情》原文及赏析 丘特切夫《人的泪水,哦,人的泪水……》诗词原文及赏析 蒙塔莱《听到你的声音如醉如痴》原文及赏析 艾略特《破晓之前》原文及赏析 惠特曼《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常绿的橡树在生长》原 阿波里奈尔《猫》原文及赏析 雪莱《哀歌》原文及赏析 威廉斯《幼橡树》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