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英雄辈出,可究竟何为英雄呢?
在对荆轲的种种评价中,指责之声最为激烈的莫过于柳宗元了。他指责荆轲说:“怎能仿效勇士曹沫劫齐桓公呢,实在是有勇无谋又愚不可及。”不得不说,荆轲的确是一个有着极大缺陷的人。那日,是他拍着胸脯对樊於期许诺:“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荆轲仅仅凭借自己美好的遐想和脱轨的预测就匆匆赴命,实为不妥。“易水诀别”一幕虽然悲壮,但在那之前,荆轲因为太子丹一句“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而大发雷霆,甚至怒叱太子“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于是他毅然决然地上路了。其实,荆轲是在等一位侠士,但因为冲动,他没能等到这位侠士的出现。之后的刺秦行动中,秦武阳并未对刺杀秦王起到任何作用,这就不禁让人想起那位未能与荆轲同行的侠士。假如荆轲等到了那位侠士,刺秦说不定会有另一个结局。甚至可以说,刺秦的失败,与荆轲的贸然行动是分不开的。
陶渊明不同于柳宗元,他很是欣赏荆轲的壮举,他叹颂道:“这个人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世流传。”在万众瞩目的秦国大殿上,他面对着凶神恶煞的秦王,毫不胆怯,相比面色铁青的秦武阳,只是“顾笑”一下,十分坦荡。他第一次刺秦王落空,紧接着起身“逐秦王”,直至最终失败。他的毅然决然,他的舍生忘死,他的奋不顾身,无不展现着一个英雄的气概。行刺失败之后,荆轲“被八创”,依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有人说,这是荆轲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台阶,不够坦率。但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未免苛刻。荆轲虽是一位有勇无谋的刺客,但更是一位侠肝义胆的壮士,对他来说荣誉高于一切。以荆轲的性格来看刺秦这件事,更能领略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风采。
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曾说:“大英雄者,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也。”“英”为才智,“雄”为胆识。缺“英”者,武夫也;缺“雄”者,书生也。对于荆轲究竟算不算英雄这个问题,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亚瑟王虽永垂不朽,也曾因受欺骗而怒杀他人;冲田总司虽名垂千古,却在与别人交战时血腥残暴、凶狠无比;梵高因爱情、事业连受打击抑郁自杀,可他的绘画才能毋庸置疑……古今中外,多少为人们所称道的“英雄”,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缺陷。英雄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荆轲何尝不是如此?他的冲动暴躁,他的过于理想铸就了他的悲剧。但我认为真正的英雄,不是因为有着无限的光环荣誉而被神化,而是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像常人一样,却又有着高于常人的意志与精神,成为时代的骄傲,成为世人的楷模。
英雄者,虽褒贬不一,却彪炳千古也!
【点评】对荆轲没有深入骨髓的了解,没有发自灵魂的感悟,断然是写不出此类作文的,尤其是能够结合不同历史人物的态度来评说,文章自然更是不同寻常了。字里行间散发出了文化底蕴的芬芳,也将作者非凡的才情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