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中短篇小说合集 > 人生小故事 >

《花行掌柜》原文_作者:侯发山

发布时间:2023-07-31 11:27:02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受康百万的影响和熏陶,康家子孙,包括康家的管家、账房先生、各行掌柜等,大都有一副经商的头脑。

康百万临死前曾留下了“宁舍巩县,不失泾阳”的遗言。这是因为陕西渭北平原和泾河流域,一向以盛产棉花而著名,那里的棉花绒线长,织出来的布匹光洁、细腻,人们穿在身上感觉舒服。另一方面,交通便利,距离西安近,且水运条件独占鳌头。当康家栈房的布行、花行在西安站稳脚跟后,立即进军泾阳,开始收购此地棉花。

康家向来诚信经营,公平买卖,按质计价。因此,康家的招牌一经打出,当地棉农闻风而至,前来卖花的人络绎不绝,比肩继踵,连夜排起了长队。由于没有地方存放,康家花行掌柜把收来的棉花寄存在一家地方比较宽敞的旅店里。

康家染指棉花生意后,泾阳本地的几家花行门可罗雀,生意一落千丈。他们都是地头蛇,岂肯善罢甘休任人宰割?几个老板琢磨来琢磨去,想出一个孬点子——软硬兼施,让存放康家棉花的旅店老板出面,赶走康家。旅店老板不敢不从,找一个怕引起火灾的理由,催促康家花行的人员把棉花运走。

康家花行掌柜知道船在哪儿歪着,不想让旅店老板为难,于是将棉花打包运到泾河码头,准备用船拉走。真是祸不单行,船老大不知何故被官府缉拿了,开不了船。再去寻找车马装载时,尽管运费比平时高出一倍,竟没人敢接这批货——他们都是当地人,知道那几个地头蛇的厉害,惹不起啊。

那么多棉花堆积在露天野地,运不走,无处存,终究不是办法,不说看管的人员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一旦遇到强盗怎么办?遇到阴雨天气怎么办?康家花行掌柜急了,真急了,嘴上都出了两个燎泡,却又想不出一个招数。

更可气的是泾阳几家花行,他们在康家棉花垛的旁边,搭起个临时茅草庵子,在里面高谈阔论,饮酒作乐0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看看康家怎么处理这些棉花,还放出风说,如果康家把价格压一压,他们可以接受这批棉花。

康家花行掌柜当然不会把便宜让给他们,如果这样,等于康家在泾阳没有一席之地了,只有退出这个棉花市场,放弃泾阳这块大蛋糕。假如把棉花捐赠给贫苦老百姓,可又怕官府说康家是在收买人心,欲图不轨,显然,这个救急方案也不行。如果回河南向康百万汇报,路上来回折腾六七天,时间根本不够用。

康家花行掌柜寝食难安,焦虑万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在一个月黑风高夜,康家的棉花忽然着火了。

当棉花燃烧起来后,康家人慌忙去灭火,可是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哪里还能灭得了?那几家花行的人当然不会出手相救,他们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幸灾乐祸,在一边看热闹。一大堆棉花就这样在一夜之间全部烧成了灰烬,康家的损失不可谓不惨。

第二天,康家花行掌柜一纸诉状递到官府,说是那几家花行放火烧了康家的棉花,要求官府伸张正义,缉拿凶手。

那几家花行被传唤到庭后,大呼冤枉。

康家花行掌柜振振有词,把在当地收花、运花受到的种种阻挠、干扰和刁难,一一陈述给县太爷。

县太爷说你有人证吗?

康家花行掌柜就把脚行的人撂了出来。在县太爷面前,脚行的人也害怕了,说他们本来想运送康家的棉花,曾受到当地花行的威胁。

县太爷问脚行的人,棉花也是他们烧的吗?

脚行的人不敢胡诌,支支吾吾,说这个不知道。

康家花行掌柜气愤地说,常言说同行是冤家,不是他们放的火,难道是我们自己放的?

县太爷也怀疑是那几家花行做的案,但苦于没有证据,一筹莫展。

好在康家花行掌柜并没有催促官府,他让县太爷慢慢查去,他要留在泾阳等待结果。

康家花行掌柜留在泾阳也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是继续做棉花生意。这次,当地几家花行再也不敢做手脚了,他们知道先前的案子还没有结呢,一旦再惹上麻烦,那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生意实在做不下去了,索性把花行贱价给了康家。这样一来,泾阳的棉花市场完全变成了康家的天下。

其实,纵火者是康家花行的掌柜。

选自《爱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傻小子升职记》原文_作者:孙盛起 《一块钱十秒钟》原文_作者:胡小卫 《向着月亮奔跑》原文_作者:高婕 《守门的小男孩》原文_作者:陈奇 《“线人”吴七》原文_作者:李伟明 《8亿美元抛入大海》原文_作者:朱国勇 《躲五》原文_作者:刘正权 《修车摊上的守候》原文_作者:熊川 《九姨》原文_作者:王宁

推荐阅读

·短篇推理小说集·科幻小说·经典美文·儿童短篇小说·佐野洋短篇小说·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蓝玛短篇小说·王安忆短篇小说·潘海天短篇小说·王蒙短篇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