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有人问海伦·凯勒,人生最不幸的是什么?她答:“有眼睛却看不见。”
一天晚上,我看电视时又想起了她的话,当时摄影家恩斯特·哈斯正表演着艺术家看东西的技巧,目的是为了把世界表现得更有看头。他运用的是个简单“框架”——世界太大了,没法一下子全都看在眼里,得选择性地看个局部,遮掩多余部分,一如摄影家从取景器里向外窥视。简而言之,用框框看。
我走访哈斯的工作室,观看墙上的作品,其形式、图案、结构等都生动有趣,取材于极寻常的事物,大部分作品是他在纽约街头漫步时拍摄的。
“无论你去哪里,四周都有画面。”他说,“关键是认识他们,瞧!”他把一张纸揉皱,扔在地上。我只见到一团糟,可当哈斯用一个硬纸做的黑方框放在上面时,我看见一个光和影组成的有趣图案。
我们来到大街上。起先什么也没引起我的注意,可当我用纸框看周围时,一幅幅图画跃现眼前。人行道上涓滴的油漆形成一个令人心动的流畅自由图案。在孩子们涂抹的旧墙上,我框出一幅如同远古时代穴居人的图画。
体会思维上的抓拍不需照相机,什么也不需要0只需去看、去观察、有欣赏的意愿。况且,“取景器”大小皆可。有的时候,看小东西也挺有趣。你是否凝视过百合花的花芯?在你吃香蕉时是否细看过香蕉籽的排列状况?艺术家威廉·布雷克说:“从一颗沙粒里看世界,从一朵野花里见天国。”可见,他并没夸大其词。
要想看清小东西,不妨随身携带一个放大镜。我和罗伯特·麦克艾弗在乡间散步时,他便带着这么一个放大镜。他用放大镜来发现树叶、卵石、贝壳、蘑菇、羽毛及种子的未知图案、形状和色彩。他说放大镜“神奇地拓展了奇景秀色”。我们走向海滨,我抓起一把湿沙,用放大镜观察时,看到了从未注意过的东西:每粒沙子都被薄薄地涂上了一层水,相互之间实际上并不接触碰撞!我同伴解释说:“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沙粒受到汹涌波涛的连续猛击,可它们却永远不会改变和不被研成粉末的缘故。”
我们只看想看的东西,却不去注意实际存在着的世界。我们每天端镜自视,肯定镜中的映像与脸盘大小相等。但你若蘸点皂液将镜中映像的轮廓描摹下来,你会发现这椭圆形只有你脸的一半大小。你随意后退几步对镜自视,镜中的形象依然与你刚才画的那个椭圆形相吻合。
画家莫里斯·斯特恩说:“我并不一味教导我的学生画模特儿,而是试图教他们去看。因为观察力才造就艺术。”
歇洛克·福尔摩斯何以能使我们倾倒?原因之一就是他使我们对细枝末节的感觉变得敏锐。他注意到华生医生穿的那双擦得不干净的靴子,便得出结论:他曾在乡间道上走过,而且他有个粗枝大叶的女佣人。福尔摩斯猜出一个谋杀者的身高一定超过6英尺,因为这个谋杀者用血在墙上写了几个字,而这些字的高度离地面是6英尺。因为“当一个人在墙上书写时,本能驱使他会在位于眼睛高度的地方写字”。
温斯顿·丘吉尔也是个能手,他常为自己明察秋毫的天赋而自豪,他在视察斯卡帕佛海军基地时,紧盯住那些用来迷惑德军轰炸机而停泊在港口的假军舰和假航空母舰。突然,他转向自己的侍卫说道:“这些假货有问题,四周没有一只海鸥,敌军飞机马上就会发现真情。”他下令扔些食物在周围以吸引海鸥。
使得那些训练有素的观察者更加敏锐地观察,并且保留住他所见东西的印象的一个简单技巧便是回头再看看。首先得形成一个初次印象,然后用再看一遍的方法来验证他那个初次印象。有家生意兴隆的餐馆,衣帽间里的姑娘全凭她们的记忆力看,只需“两次观看每一位顾客”,便能不出差错。你不妨试一试,你将会发第二次所发现的细节深感惊奇。瞟一眼1元钱的票面,闭上眼睛想象一番,你觉得有许多细节吃不准。现在睁开眼睛再看一次,然后再闭目思忖,你是否觉得自己对该票面细微图案的了解增多了?
作家卡尔·凡·多伦在康涅狄格州避暑时,访问过一个地道的美国农夫,他隐居在树木繁茂的山坡的一间棚屋里,是个半盲人。“你能见到云的阴影朝我们飘来吗?”农夫问道,“你若抬头观望的话,你将见到这些阴影如何使山谷一直变化着。有时云的阴影非常从容缓慢,今天它们移动起来如同一阵风。它们是我观赏的运动着的绘画。”
凡·多伦说:“当我抬头观望时,又一片阴影越过了山脊,沿着长长的山坡滚动漂流,将一排排枫树染成墨绿色,阴影扫遍沼泽和草地,使其变得干涸深沉,最后从我们头顶掠过,犹如瑟瑟作响的风声。我屏息静气,心驰神往。如此的云层阴影想必整个下午从我们头顶上飘然而过,可我却木然无知。一个连近旁东西都看不清的安详老者,却能看见那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大自然的壮观奇景。”
以个人的独特方式观察世界之不可思议的力量,形成了艺术家自己的风格,正是恩斯特·哈斯所说的“睁开双眼想象”的结果。这也是所有极为有用的观察能力之一,孩子们用来得心应手。“噢,瞧,妈妈,沟里有条彩虹。”一个小姑娘告诉她的母亲,而她的母亲也许只见到一摊污油浮在水面。
人人都具备“睁开双眼想象”的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抑制了它的发展,担心被人讥为与众不同。我们得把这些担心抛开,去看看四周的美。
有道是,“眼见为实”,不如说“眼见为生”。越是不断学习如何生动地观看,生活越是丰富多彩。
摘自海天出版社《青春读书课 心灵的日出(第1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