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的梅艳芳:4岁开始在荔园献唱,到19岁凭《风的季节》夺得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22岁已经把《似水流年》的沧桑唱成经典。
22岁的时候,我们在哪里,经历过什么?
梅艳芳已经用她早熟的歌声告诉我们谁在命里主宰我,每天挣扎人海里面的感受。时间是怎样在她身上留下痕迹,无分年纪的心,都会听得见。
由1967年的荔园飞跃到1985年红馆的大舞台,不单展示了一个坚强女子的奋斗之路,同时也体现了香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见证了香港起飞的流金岁月。梅艳芳是香港成功的典范。
我们都惊艳的绝代芳华:《香江花月夜》楚楚可怜的歌之女,《梦伴》满怀自信轻扫肩膀的手势,《胭脂扣》的痴缠,《东方三侠》的豪迈,《坏女孩》的放,《似是故人来》的怨,《审死官》的喜剧节奏,《半生缘》的沉重感,《男人四十》的家庭主妇,《钟无艳》的反串齐宣王。
忽而穿起长长裙,忽而西装领带,亦男亦女,亦纯亦妖,模糊了性别,也超越了性别,飞越了舞台,跨过了银幕,歌中有戏,戏亦如歌。
梅艳芳为我们示范了艺术领域的无限空间,直到她人生最后一个造型:穿上漫长曳地的婚纱,好比歌迷对她思念的预告,一步步踏上阶梯,走上舞台的尽头,嫁给了舞台,划上圆满的句号0
还有让我们都心存感激的忘我精神:“梅艳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的成立到华东水灾演出,甚至在身患重病状况下振臂一呼,发起《1∶99音乐会》,在SARS灾难中发挥最高尚的人性。
在保重自身与关怀社会之间选择了无私奉献,放下小我,宏扬大我,纵然她未能完成小时候的志愿,当上律师,但终其一生的公益事业,已有足够资格成为公义的化身。梅艳芳不止是流行传奇女王,也是所有香港人的朋友。
我们都动容的专业境界:坚持完成最后8场《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放弃病房,选择舞台,给歌迷最后最美的回忆,给所有人启悟:病人可以是强者,把生命燃烧到最后一刻,用她无瑕的演出,证明有些价值真的比生命更大,比红尘更重。
四十年太短,只争朝夕。
梅艳芳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情发光发热,告诉我们如何才没有白活一场,让我们反省生命的意义。她的艳舞台,早已延伸到每个人的心里,永恒长存。
我们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活得更丰盛,这样才没有枉费一代巨人用传奇一生带给这个世界的一切。
让遗憾变成无憾,梅艳芳留下的不只思念。
我们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