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世界名著 > 外国名诗 >

白朗宁《夜会》原文及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06 12:48:02

《〔英国〕白朗宁·夜会》经典诗文赏析

灰朦朦的大海, 黑幽幽的长岸;

刚刚升起的半个月亮又大又黄;

从梦中惊醒的细波碎浪跳得欢,

象是无数电闪雪亮的小小火环——

这时我前行不息的小船进了湾,

擦着滑粘粘的淤沙把船速减慢。

走上了一里多风暖海香的沙滩,

穿过三块庄稼, 眼前农舍在望;

窗外一下轻叩, 屋里清脆一响——

擦! 火柴迸出倏忽的蓝色火花。

那充满了喜乐惊怕的轻叫低噜——

轻过那怦怦对跳着的两颗心房!

(张俐 译)

这首诗歌唱了普通人的纯朴爱情。 可以推测, 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可能是渔夫和农家女吧。 诗的景色描写勾勒出一幅颇有诗意的画面:灰朦朦的海, 黑幽幽的岸, 黄澄澄的月亮低悬天边, 夜色朦胧中周围的一切似隐似显, 波光粼粼, 闪烁着火焰般的细小光环。 在这样的夜色中, 有多少恋人们正漫步在花前月下,喁喁情语, 倾诉衷肠。 诗中的 “我” 不辞辛劳, 驾一叶小舟,穿越海湾, 跨过田野, 长途跋涉,去会见自己的意中人。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时候? 也许是因为白日里忙于生计, 也许是为了掩人耳目。 对此,读者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诗的末尾用 “轻叩” 、 “低噜”表现年轻恋人羞怯的心理状态。 紧跟着这轻叩声的是赶紧划火柴的清脆响声, 这显然是预先约定的。 暗号配合得那么默契。轻声呼唤却掩不住两颗怦怦跳动的心声,多么生动,多么逼真!诗人没有正面描写人物的形象,但读者似乎已经身临其境,如闻其声。 “对跳”二字在英文里是“按同一个节拍跳动”的意思,充分表现了两个恋人“心心相印”。他们又“喜”又“惊”,欢欣中有时夹杂着惊恐,这似乎也是人之常情。喜的是终于相见,但又担心被别人发现。 白朗宁本人虽然置身社会的上层,但他在爱情上还是有过这种提心吊胆的体验的。他和巴莱特从恋爱到婚姻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遭到巴莱特父亲的激烈反对。他们的会面很不容易,随时要提防那老人的呵责。他们只得预先约定,偷偷到教堂里举行了结婚仪式,然后离家出走。

这首诗在意境表现手法上和我国一些地区的民歌颇有相似之处。试比较:翻过了几座山, 淌过了几道河,/爬山涉水去会我的情哥哥。其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的韵式是ABCCBA,即双重的“抱韵”,两节诗中,直到第六行才与第一行押韵,造成一种“悬念感”。译诗努力做到了每行字数大致相等, 以保持结构的整齐。

(曾彦一)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第四十三首》原文及赏析·〔 白朗宁《歌》原文及赏析 白朗宁《歌》原文及赏析·〔英国〕 白朗宁《至善》原文及赏析·〔英国〕 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第二十九首》原文及赏析 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第六首》原文及赏析

推荐热门文章

米开朗琪罗《艺术家的工作》原文及赏析 波德莱尔《高蹈》原文及赏析 德基《诗如同爱情》原文及赏析 丘特切夫《人的泪水,哦,人的泪水……》诗词原文及赏析 蒙塔莱《听到你的声音如醉如痴》原文及赏析 艾略特《破晓之前》原文及赏析 惠特曼《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常绿的橡树在生长》原 阿波里奈尔《猫》原文及赏析 雪莱《哀歌》原文及赏析 威廉斯《幼橡树》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