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693—751),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二年(713)举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来又在丽正修书院校过书。之后调任洛阳尉。王湾写过一首《晚春谒苏州敬赠武员外》,武员外指武平一,《新唐书·武平一传》称:“玄宗立,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则王湾游江南拜访武平一,当在他考取进士以后不久,因为他担任荥阳主簿,参与修书工作以后,就没有时间游历江南了。
《次北固山下》,唐芮挺章《国秀集》作《次北固山下作》,亦作《江南意》。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下《王湾》称:“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但所录诗句多有不同,《千家诗》所选同《唐诗纪事》本,当经过后人加工。“次”,途中住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江,历来是游览胜地。
首联写行程在青山绿水间。“客路”主要指水路,而非陆路,这从所采用的交通工具是舟而不是马可以看出这一点。未来的行程仍然是水路而非陆路,因为从镇江到苏州,有运河直达。“外”一作“下”,《国秀集》作“外”比较准确,既然题为《次北固山下》,则所述为以往的行程,而以往的行程并不总是在“山下”,所以应当说是“山外”。因为诗人是北方人,习惯于骑马,所以对乘舟饱览两岸的青山绿水,充满着新鲜感。
颔联承上泛写舟行所见之景色。三句客观地描写了长江下游江面的状况,“潮平”,冬末长江通常都风平浪静,行船也比较安全。“两岸阔”,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江面越来越宽阔,当然行船也会越来越顺利。四句写行舟乘风破浪,速度很快。“风正”,这里当指西风。因为长江南京至镇江段,流向由西向东,如果刮西风,正好是顺风顺水,行船会特别迅速。“一帆悬”,古代行船需要借助风力,所以要有桅杆,并高悬风帆。
颈联特写拂晓时所见所感。五句写日出,写大海中的旭日诞生于残夜,其成就是揭示了日出与残夜之间的关系,说残夜是旭日的孕育者。六句写江春,写江面与江岸的春意已经进入尚未结束的旧年,在冬末就已感受到了春意,这也反映了江南春早的特点。这两句诗历来受到很高的评价,如唐末诗人郑谷《卷末偶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也称:“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
尾联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下作:“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就思想内容而言,比较符合诗的原貌,但是就艺术性来说,没有形象化的语言。唐芮挺章《国秀集》卷下将其诗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在艺术性方面有所提高,但是在思想内容方面却变得一般化了。因为王湾考取进士以后,特地到苏州去看望武平一,所乘舟才到镇江,还没见到武平一,怎么就产生了强烈的想家情绪?编者认为出门在外就一定会想家,凭想当然作了修改,恰恰改错了,也不符合前六句所表达的积极乐观的情绪。
我们在读这首诗时,应当注意它所反映的时代风格。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指出:“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其实这首诗的颔联也非常好,它使人联想到当时的大唐帝国正像一艘行驶在大江中流的巨舰,乘着长风稳稳地前进着。其辽阔、正大、充满朝气,而又有无限前途的意境,确实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