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散文 > 抒情散文 >

《华容道哲学》原文·林丞

发布时间:2022-11-28 09:13:09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提起赤壁之战,也许妇孺皆知吧,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而且还奠定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赤壁之战也是《三国演义》中描写最为精彩的部分,诸葛亮舌战群儒.祈借东风;周瑜英姿勃发.火烧赤壁;曹操临江赋诗.败走华容。

关于曹操败走华容,《三国演义》中有着精彩描写,在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中,诸葛亮料定曹操兵败必走华容,令赵子龙带三千军于乌林埋伏,张翼德领三千兵与葫芦口埋伏,关云长带兵于华容道处埋伏。曹操败走时三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结果三次中了诸葛亮的圈套,前两次被赵.张杀得大败,第三次在华容道又为关云长所截,陷入死地,军乏马困,不能复战,于是曹操施用苦肉计,学“刘备哭天下”,在关云长面前哭信义,哭动了关云长,于是关云长义释曹操,曹操得脱华容之难,引军北还。

关于是否真有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操,正史并无记载,《三国志》之《先主传》载赤壁之战,“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吴主传》记“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资治通鉴》引“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 军北还。”并无华容道之事。就是《三国志》之《武帝纪》中,裴山阳公(松)对此仅注“公船为权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虽提及华容道,但并无“义释曹操”一说。由此可见“华容道义释曹操”乃为作者杜撰之事。有人可能说正史不记琐事,好!那我们这里暂不讨论“华容道义释曹操”的真实性,?假设根据《三国演义》文本,诸葛亮真的“智算华容”,关云长真的“义释曹操”。、那么诸葛亮既然算到关云长会义释曹操,又何不让关云长埋伏于乌林或葫芦口,而让赵.张其中一人守华容道呢,这样曹操一除,天下岂不吴蜀两分了吗?何以诸葛亮“亮夜观乾象,曹贼未和身亡。”呢?我想诸葛亮所谓“乾象”,就是其隆中三分天下的政治布局吧。

记得《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江北孙氏报仇”中,诸葛亮在隆中论天下,曾言“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早在魏蜀吴天下三分之前,即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江东说孙权亦言;“曹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势成矣。”可见在诸葛亮心中,三足鼎立早已是既定目标。天下为鼎,三足而立,鼎缺一足,便不能立,鼎之三足,其势共生,相互依存。可见《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放走曹操,既非天意,亦非给关羽留个人情,而是为了实现其三足鼎立的既定目标。诸葛亮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其卓越非凡的政治眼光便基于此,非常人所能及也。

何以言之?

假若曹操华容遇难,则政局将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曹操之子曹丕凭武力暂统北方,则北方马超.韩遂等必为乱,北方少数民族势力也必乘乱而起,又加之曹丕集团中汉室势力和旧军阀势力抬头与之对抗,曹丕集团内乱不稳,军势不振,有无其父的政治眼光和军事才智,一方面要稳固在北方的统治,整顿军马,一方面要抵御孙刘联军的进攻,可谓危难重重。,其战线必定大幅内缩。孙刘联军必能越过长江与曹军在淮河甚至黄河流域相抗衡,曹军防御,已不足为俱,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无力南下,而此时刘备乘胜占据荆.川,并向中原地区挺进,势力大增,已成为孙权眼前心腹大患,以孙权. 周瑜等人的政治眼光,必除刘备.诸葛亮,独霸南方,再北取中原,以成帝业。就必要乘刘备立足未稳[之际除之,则孙.刘之战不可避免,孙刘联盟破裂,此时刘备脚跟未稳,并不足三万,兵少物缺,且荆州还是向孙权借的,故而无力与孙权相抗衡,孙刘之战起,则曹丕可借此喘息之机,稳固统治,且曹丕与刘备有杀父之仇,必会出兵功刘,孙曹夹击,孙权借灭立而统一南方,曹丕借灭刘报父仇.稳固统治与孙权相抗衡,则诸葛亮纵有回天之术,也难成蜀汉之业。

二是曹军北还时,北方大动乱,形成曹丕势力.汉室势力.马超韩遂势力.旧军阀势力.北方少数民族等几大军事势力相抗衡,北方陷入混乱,则孙刘联军可直逼黄河流域,北方势力受挫,图自保而不可得,完全统一北方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余下的便是孙.刘两强相争了,而且无论在各方面,孙权都占优势,刘备战败必窜西川,两强即除,则孙权势强,曹.刘只能割据一方,形同袁术之流。那么诸葛亮谋求三足鼎立.再图中原之策将永远无法实现。

所以说“义释曹操”只不过是一步棋,不放曹操,就不能维护孙刘联盟,也就不能成鼎足之势,只有曹操才能稳住北方,只有北方稳固,则孙权存有顾虑,孙刘联盟才不致瓦解,刘备才能一面站住脚,一面扩充实力,罪状在孙曹刘三者的相互牵制下发展壮大,与曹孙相匹敌,最终成鼎足之势,创蜀汉基业。

高手下棋,并不急于吃子,而在于谋篇布局,运筹帷握,不在于眼前利益,或以退为进,或欲擒故纵,“义释曹操”,就是一招绝妙的欲擒故纵。诸葛亮作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其超人的远见卓识正体现与此。当年俾斯麦并不急于占领奥地利,毛泽东西安事变后放生蒋介石,可以说都是最绝妙的欲擒故纵,也只有最伟大的政治家,才下得出这步棋,正是因为这步棋,刘备建立里蜀汉,德国统一了德意志,毛泽东赶走了蒋介石。

我所说的华容道哲学,就是如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写景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杂文随笔·小品文精选·名家散文随笔·哲理散文·林清玄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集·冰心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