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明媚的春光洒满了大地,清明,就这样伴着暖暖的春风,悄悄地来了。如今的清明,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重要节日。但你可知道,千年以前的清明,是什么样的?
千年前的清明,是“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的。那时的清明,并无悲痛,而是充满了对春日的向往。人们在清明踏青、插柳、赏花,对清明美景充满了喜爱与向往。这一天,人们身心舒畅。月色朦胧中,尽享春意;微风乍起时,载歌载舞;琴音缭绕间,沉醉其中……这是舒畅的清明。
千年前的清明,是“人心自愁思”的。春雨里,大自然是温柔和丽的,可也是孤寂的。游子思念远方的亲人,女子思念远行的丈夫,老人思念已故的旧交,青年思念远去的知己……这千丝万缕的愁,都在清明时得以释放。这是愁苦的清明。
千年前的清明,是“路上行人欲断魂”的。那时的清明,细雨纷纷。人们的心在这朦胧的雨中,变得愈发伤感。清明,是一种浮上心头的悲凉寒意。人们在这一天祭祖、思亲,在“悲”字背后,萦绕的是对亲人、祖先的深深怀念。这是凄凉的清明。
舒畅、愁苦、凄凉,交织缠绕,这便是今日的清明。这令人百感交集的清明,正如一颗明珠在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今年的清明没有“雨纷纷”,透过明媚的春光,我仿佛看到了那飘洒着丝丝细雨的,千年以前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