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新诗赏析 >

《陈梦家:鸡鸣寺的野路》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2-04-08 21:57:55

这是一座往天上的路,

夹着两行撑天的古树;

烟样的乌鸦在高天飞,

钟声幽幽向着北风追;

我要去,到那白云层里,

那儿是苍空,不是平地。

 

大海,我望见你的边岸,

山,我登在你峰头呼喊……

劫风吹没千载的城廓,

何处再有凤毛与麟角?

我要去,到那白云层里,

那儿是苍空,不是平地。

 

廿一年一月

选自《闻一多全集》四《现代诗钞》

开明书店1948年版

【赏析】

诗题“鸡鸣寺的野路”中的“鸡鸣寺”,座落在南京市解放门内的鸡笼山上,本系梁朝同泰寺故址,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在这首诗里,诗人并不是像一般纪游体诗那样重点写游览的名胜古迹,而是写去鸡鸣寺途中的感受,抒发心中久久蕴积的一个意念——脱离尘世的烦恼,寻找一个清静无为的桃园。

第一节,诗人抓住在“鸡鸣寺的野路”上见到的实景进行描述。鸡鸣寺座落在鸡笼山上,所以这条“野路”是由低往高,诗人由此感到这是通往天上的路。鸡鸣寺是佛家弟子修身养性之地,寺院里的僧侣们度过了人生的苦海,与世无争,清心寡欲。诗人自然而然把这条路看成是通往天国的路。这样,他就将自己的主观情绪渗透进了这条野路,古树是“参天的”,乌鸦在“高天飞”,钟声向着“北风追”,这一切都使人们把视力投向高天,希望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们也能脱离平地,走到白云里……

第二节是虚写。起句“大海,我望见你的边岸,……”显然是诗人的想象。大海是望不到边岸的,山是永远也登不完的,因此,大海,山,便成了人世间的万事万物的代称。诗人自以为历经人间坎坷,目睹人类文明的象征——千年的古城随着时间的风风雨雨而颓败。现实与历史都令诗人失望,只有那佛家的一片静地还犹如天国一样是人们的归宿。在这首诗里,诗人流露出一定的失望与虚无观念。

这首诗结构精巧。诗中主要表现的情绪就是:“我要去,到那白云层里,那儿是苍空。不是平地”。诗人利用“苍空”和“平地”这两个天然的对照,第一节写“苍空”,第二节写“平地”,两节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鲍昌宝)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章德益:西部太阳》赏析 《章德益:我与大漠的形象》赏析 《陈所巨:一千双眼睛和两双眼睛》赏析 《张学梦:绿灯》赏析 《雷抒雁:掌上的心》赏析 《杨炼:蓝色狂想曲》赏析 《舒婷: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赏析 《舒婷:船》赏析 《罗青:逃狱的月亮》赏析

推荐热门作文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赏析 《徐志摩:黄鹂》赏析 《徐志摩:为要寻一颗明星》赏析 《徐志摩:残诗》赏析 《徐志摩:变与不变》赏析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赏析 《王独清:我从CAFE中出来……》赏析 《王独清:但丁墓旁》赏析 《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赏析 《穆木天:落花》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