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苏轼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1]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2],夜纳凉摩诃池[3]上,作一词[4],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 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 如何?夜 已三更,金波[5]淡、玉绳[6]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7]流年,暗中偷换。
【注释】
[1]孟昶:五代后蜀国君。
[2]花蕊夫人:孟昶宠爱的费贵妃的别号,她善于写诗文,后来,蜀灭亡入宋。
[3]摩诃池:隋代建于成都城内。“摩诃”,佛教用语,意为大。
[4]作一词:指孟昶所作的词,现在已不存于世。
[5]金波:形容月光。
[6]玉绳:星星的名字。
[7]不道:不知不觉地。
【赏析】
这是一首模拟蜀主携花蕊夫人盛夏之夜 在摩诃池上纳凉 情景的词。
开头通过对花蕊夫人如冰似玉的丽质风姿的描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天气的炎热。这一句起到了上下对应的作用,天气炎热对应了题序中的“大热”,也和下阕要走到外面去纳凉 相呼应。“水殿风来暗香满”,一方面写纳凉 的宫殿舒适的环境和美丽的景色;另一方面,由“水殿”可知宫殿是建在水上的,而夏日的“暗香”则说明水里荷花正盛开,水指摩诃池。“绣帘开”数句,是以“明月”的角度,从打开的窗帘看室内,就好像有一个人从高处在往下看,所以用“窥”字。天气炎热,风物诱人,两情欢乐,所以人虽“敧枕”而“未寝”。
下阕写两人相伴深夜 步出纳凉 的事。“携素手”,可见两人含情脉脉的情状。“庭户无声”是因为“夜 已三更”,此时已是深夜 。“时见疏星渡河汉”,则可想象两人互相依偎,你侬我侬好像是在笑牛郎和织女还 要隔银河相望。明月当空,水波荡漾,荷花飘香,这时出来纳凉 ,还 要问“夜 如何”,两人便并肩偎依、仰望夜 空看“金波淡,玉绳低转”了。
最后两句耐人寻味。表面写他们计算着再过多少天,天气就转凉 了,却不知时间已暗自流逝,季节转换已经在进行了。实际是在说蜀主与花蕊夫人的安逸享乐,只是美梦一场,想冷想热只随自己感受,殊不知时光已在流逝。“流年暗中偷换”说明热的日子没几天了,暗示快要亡国了,荣华享乐,真的是梦一样,对于亡国之悲有无限的叹息。清词中显出哀音,表露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