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赏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组诗共二十三首,通过咏马、赞马和慨叹马的命运,表达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和生不逢时的感慨和愤懑。本书所选是其中第五首,写马在大漠边陲纵横奔驰,表现了诗人希望知遇明主的渴望。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开篇描绘了一幅富于辽阔壮美的边陲战场景色。只见连绵的燕山山脉上,一弯明月当空而照,那弯弯的月牙好像是悬挂在天空中的银钩;万里平沙,在清辉月光的照映下,好像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辽远苍凉 的边疆战场环境,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觉悲凉 肃杀,让人心生寒意,望而却步,但对于心怀报国之志的人来说,却有非常的吸引力。诗人所处的时代,正是藩镇割据,战事频繁时期,诗人由明亮的月牙联想到了武器形象,暗含思战之意。而“燕山”所指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活动最厉害地区。这两句中的景色和现实情况紧密联系,暗表诗人想要到边陲战斗。这两句是起兴,为下两句抒情蓄势。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人把自己比喻成纵横边疆的战马,借战马抒发情怀。诗人写道:什么时候才能戴上镶金的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功呢?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象征马受重用。“何当”两字,表现了诗人希望得到重用、建功立业的渴盼心情。“快走”两字,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雄姿。“踏清秋”读来铿锵有力,而“清秋”正是草黄马肥时,暗示了骏马的强健有力。
这首五绝小诗成功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以雪喻沙,以钩喻月,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引起下文抒情,是兴。短短二十字,比中见兴,兴中含比,极大地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后人点评】
钱钟书: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谈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