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水浒传解读 >

武松的修行与鲁智深有什么不同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6-01 17:34:48

曾有禅师说过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 是山,看水还 是水。

前两重境界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唯有第三重境界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

初生的孩童还 没有自我的认识,只有原始的本能,一片纯真无邪,这时候看到的一切都是最本真的,也毫不怀疑,所以看山便是山看水便是水,世界一片澄明,自身也是赤子无瑕。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和阅历的积累,人渐渐会认识自我,意识到自我存在的重要。本来有点自我认识不是不好,只是有些人的自我意识膨胀的太厉害就不是好事了,自我膨胀到某种程度会让人丧失正常的判断力。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眼里的世界就会扭曲变形,所谓境由心生,心变了,眼里的一切都变了。世俗的灰尘也会蒙住你的眼睛,让你再也看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时候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第三重境界不是人人可以企及的。表面上看和第一重境界似乎一样,但有本质的区别,它是必须得经历了第二重境界才有可能达到的,是更高的境界,并不是第一重境界的简单重复。除非时间可以倒流,人生其实没有回头路,一切都没有回去的可能。

同样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一重境界是无意识的,第三重境界是有意识的。要达到第三重境界必须要有慧根和定力,你得有能力忘掉自我,得能够擦去你眼前的灰尘,这都需要慧根和定力。在《水浒传》里鲁智深和武松最终都到达了第三重境界。

鲁智深和武松是作者最看重的两个人物,因而也给了他们比较圆满的结局。当然,梁山好汉们的结局也有更好一些的,比如混龙李俊做了暹罗国国王,朱仝做到了节度使的位置,在世俗人眼里这样的结局或许更好。但要论境界却是鲁智深与武松更高一些,因为他们都上升到了禅宗的境界。在中国文化里,任何人或事物只要能上升到禅宗,就显得格外高深,所以鲁智深和武松的结局是境界最高的。只是他们的修行过程有些不一样。

在书中,鲁智深一直处于第一重境界,他有坦荡无邪的赤子之心,毫无挂虑,心中无我。《红楼梦》里宝钗曾讲过一首《寄生草》的曲子,唱的是鲁智深告别师父的情景,其中有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倒真的很切。想必这曲子的作者是很懂得鲁智深的,那个叫宝钗的女孩也很懂他,不知他明白也否。

在杭州六合寺,半夜听到钱塘的潮信响,他才第一次有了自我的认识。直到圆寂,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他经历了第二重境界到第三重境界的瞬间升华。也就是说他的一生大多数时候滞留在第一重境界里,后两重境界是同时完成的。

武松恰恰相反。在书中,我们没有看到武松的第一境界,他一出现就已经是第二重境界了。他有很强的自我,他在乎的东西太多,他在乎名誉在乎身份在乎感情等等,因为在乎的多,因而烦恼心也就重。所以,相比鲁智深,武松有太多的痛苦和纠结。但他又不是个喜欢耽于纠结的人,所以我们看到的他总是在痛痛快快的打打杀杀,他想要用他的那把好快刀斩断一切烦恼丝,可是‘刀断水水更流’,烦恼哪里那么容易斩断呢?

武松经历了漫长的修行过程,直至八十善终。是的,他是需要长时间的修行,因为他的痛苦太多,伤口太多,他的杀戮也太重,他需要时间去修补去去消化。

相信经过长时间的修行之后,武松会比鲁智深领悟的更加彻底。虽然他死前并没留下只言片语,可是佛家的髓不正是一个‘空’字吗?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说过什么或没说什么而有任何改变,该来的会来该去的会去。武松虽然失去一条胳膊,却最终也获得了神上的圆满。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武松,我心中的英雄作文400字 武松打虎真英雄作文400字 《武松打虎》读后感400字 有时,我也想当武松作文500字 “武松打虎”小议作文400字 武松,打虎英雄也! 行者武松作文600字 武松打虎-后续作文600字 我的“武松”小伙伴作文300字

推荐热门作文

潘金莲的三个男人 晁盖比宋江差到了哪里 林冲屡屡失言给我们的启示 关于林冲的相貌问题 关于林冲的品行问题 四大淫妇中最冤屈的卢娘子 鸳鸯楼的月亮 施耐庵怎样表达人物情感? 林冲是怕强凌弱之人吗? 吴用与宋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