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秦川
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有客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李颀(约690—754),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南)人。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他在《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中说:“数年作吏家屡空,谁道黑头成老翁。”可见他曾任卑职,后当过新乡尉,因为升迁无望,遂辞归。李颀为盛唐著名诗人,擅长七言古诗、七言律诗,颇多佳作。《全唐诗》录其诗三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三首又二句。《望秦川》当作于开元末诗人辞职后离开长安,回望秦川时所作。“秦川”,陕西秦岭以北渭水平原地区,古属秦国,故称秦川。这里泛指以长安为中心的地区。
首联扣题,写望秦川的时间与地点,时间是早晨旭日东升的时候,地点是在首都长安之南,“迥”字表明作者离长安已经有了比较长的一段距离。
中间四句写景。三句用一个“净”字形容“远近山河”,正好与往日所见城市的喧嚣污浊形成鲜明对比,给人清新的感觉。四句用“逶迤”来形容长安城的城墙蜿蜒不绝,又用“重”字来形容长安城的宫殿之多而雄伟。“阙”,皇城的望楼。离开长安,也就是离开官场,这是诗人主动的,同时也是无奈的、重要的选择,是对是错,很难说清楚,所以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复杂的。
五句写千家万户的竹林传来秋风萧瑟的声音,《史记·货殖列传》说:“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万户侯等。”可见当地确实盛产竹子。六句写五陵松树让人觉得有浓重的寒意。在视觉的基础上,上句突出听觉,下句突出触觉,它们都在景色中增加了鲜明的感情色彩。“五陵”指汉代五座皇帝陵墓,在今陕西咸阳五陵原。
尾联抒情。七句表示自己要返乡隐居,则其仕途郁郁不得志可想而知。“归欤”典出《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欤!归欤!’”下句写清晨霜露非常浓重,则其感伤的情怀也是不难体会的。“凄其”,凄凉。典出《诗经·邶风·绿衣》:“凄其以风。”
此诗好在借景抒情,诗人只当了个新乡尉,辞职返乡乃不得已,但是满怀不如意的情绪在诗中没有提,只是从所描写的景物中能感觉到这一点。清屈复《唐诗成法》分析道:“景中有情,格法固奇,笔意俱高甚。帝都名利之场,乃清晨闲望,将山河、城阙、万户、五陵呆看半日,无所事事。将自己不得意全不一字说出,只将光景淡淡写去,直至七八,忽兴‘归欤’之叹,又虚托‘霜露’一笔,觉满纸皆成摇落,已说得尽情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