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红柿子
刘禹锡 〔唐代〕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译文
拂晓时分,它连着星光的影子一起出现;夜幕降临,它又带着日光的余晖悬挂枝头。
本来因为遗漏而没有被人采掇,反而能够自己保住了天年,也是一件幸事。
注释
采掇:采摘。
天年: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就是一个人在保持身体各器官都在健康状态下自然的寿命,即自然寿命。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咏物诗。
秋风起,落叶飞,唯有高挂枝头的柿子如同带着落日的光辉,依然火红炙热。
柿子熟了,自然就会有人来采摘。可是,诗人偏偏遇见了一个被人们遗忘了的柿子。从早到晚,它一直红彤彤地悬挂枝头,不被人注意。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柿子到底是被人们采摘,以供品尝,作为一个有用之物好,还是被人们遗忘,以保全天年,作为一个无用之物好?
诗人在“有用”“无用”之间选择了后者。
正如庄子“濮水垂钓”的故事一样,庄子也选择了后者。
楚王曾派两位大夫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希望能劳烦您管理国内政事!”
庄子手持鱼竿也不回头看,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巾将它包好放在竹器中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骸而享有尊贵呢?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呢?”
两位大夫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出世与入世,一直是摆在士大夫面前的一道难题。出世即归隐,入世即致仕做官。士大夫往往会在两者之间切换,厌倦官场了,就选择归隐,追逐功名了,就选择入世。
刘禹锡自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谁的官场一直会一帆风顺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远贬朗州近十年。期间,刘禹锡创作了大量寓言诗。此诗应该作于被贬时期。
据《新唐书》记载: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年益晏,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
“恃才而废”,可谓是对其致仕做官的一种否定,也就是官场人眼中的“无用之人”。
如此“无用之人”,不正如被遗漏的柿子吗?也许,这也不全是坏事,至少可以“得闲”“得寿”。
事实上也是如此,刘禹锡被好友白居易称呼为“诗豪”,其享年七十一岁,这与他乐观的心态密不可分。
好多士大夫被贬,最后都是郁郁而终,熬不过看似绝望的漫长时光。只有胸怀广阔的人,才可以在逆境中恬然自得,宠辱不惊,静待时机。
至此,我们才明白,这个被遗漏的柿子就是诗人自己。
一个“遗”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柳永说,“明代暂遗贤”,何况是生在不明的中晚唐时代呢?
拂晓时分,它连着星光的影子一起出现;夜幕降临,它又带着日光的余晖悬挂枝头。它是那样的怡然自得,那样的享受时光,让诗人心生羡慕。
本来因为遗漏而没有被人采掇,反而能够自己保住了天年,也是一件幸事。
人生又岂能尽如人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古已然。失意的时候,不妨像这只被遗忘的柿子,保持乐观心态,尽其天年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