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秋夜
苏轼 〔宋代〕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译文
秋夜帐帷里,计时长漏,声声伴人,无法入睡。玉枕渐凉,绣被轻薄,一番秋天的气味。
拂晓天色,再次侵透窗纸,窗外鸡声,发出第一阵啼鸣。啼鸣断断续续,几声还又传到耳边,天色已明,啼声尚未停息。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不怕醉》、《出塞》。
帷:帐子。
漏:古代计时的工具,用壶滴水的方法计算。这里代指时间。
玉枕:陶瓷枕,以示华贵之用物。绣被:指绸缎一类的被子,富贵人家的征示。
已:前“已”,已经。末“已”,停止。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秋夜词。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秋,苏轼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予杭州通判一职。他与友人遍游西湖、孤山,登柏山、竹阁,常遇少妇慕名求词。苏轼作词以赠之,此词就是其一。
与其说这是一首“秋夜”词,不如说是一首“秋思”词。
秋夜帐帷里,计时长漏,声声伴人,无法入睡。这是通过听觉来写“秋思之起”。通过长夜漫漫,无心睡眠,表面上看是因为长漏之声,扰人睡眠。实际上则是面对时间的流逝,想起心爱之人,不能与之长相厮守,故而感慨光阴虚度,不能入眠。
玉枕渐凉,绣被轻薄,一番秋天的气味。这是通过触觉来写“秋思之凉”。随着时间的流转,夜已渐渐深了,玉枕渐凉,而绣被又感轻薄,无人温暖共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个“凉”字,可作全词诗眼,既写出秋夜之凉,也写出了秋思之苦。
拂晓天色,再次侵透窗纸,窗外鸡声,发出第一阵啼鸣。这是通过听觉来写“秋思之长”。这思念一直到拂晓,才被鸡声打断,难挨的长夜,终于可以结束了。一整个晚上辗转反侧,于此可见秋思之长、之深。
啼鸣断断续续,几声还又传到耳边,天色已明,啼声尚未停息。这是通过听觉、视觉一起来写“秋思未已”。表面上是写啼声尚未停息,实际上是写秋思尚未停息。日夜思念,使得这种秋思更加悠长,更加感人,更令人回味。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说音乐之悦耳,令人心旷神怡。用来形容这首秋思词,同样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