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夜
作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译文
低沉的更鼓声,一阵紧一阵地传来。行人的足音、市井的喧嚣声,渐渐平息下来。
我吹灭了寒灯准备入眠,却发现窗前更加明亮,原来是圆月高悬,正照耀着满地白雪。
注释
沉沉: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声音。
更鼓:古代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晚上派专人巡夜,打鼓报道时刻,叫做“打更”,打更用的鼓叫“更鼓”。
绝:此谓消失。
一天:满天空。
赏析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雪夜诗。
十二月十五夜,已进入腊月,正值四九寒冬时节。天气奇冷无比,外面人声渐绝,但好在十五的明月依旧皎洁,照亮了千家万户,告诉人们这是今年最后一轮满月了,因为再过半个月,就是春节了。
这首诗的最绝妙之处,正在于对于月亮、白雪的描写,它们将寂静无声的天地间照的一片明亮,仿佛给人们捎来了美好的讯息与诗意的未来。
低沉的更鼓声,一阵紧一阵地传来。行人的足音、市井的喧嚣声,渐渐平息下来。这是写“夜”。报更的鼓声,一声声这般急,催促着人们入睡,也告诉人们时间在不停地飞逝,转眼一年又快过去了。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这一年,自己定下的目标有没有实现呢?明天的路又在何方呢?一个“绝”字,是对“急”的回应,既然已经报更很晚了,人们自然也就回家休息了,所以外面听不到一点人声。
我吹灭了寒灯准备入眠,却发现窗前更加明亮,原来是圆月高悬,正照耀着满地白雪。这是写“雪”“月”。“吹灯”,原本房间会更暗,诗人却说“窗更明”,显然今晚不同以往。结合题目“十二月十五夜”,可得一个“月”字。再看末句“雪”字,才知道原来是皎洁的明月与雪白的积雪交相映照在窗上,这才使整个房间比吹灯前更亮。
如此,“雪”“月”之明亮,之精神,之灵动,之诗意,于此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片“雪”“月”之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意境绝美,气象万千,一个对人世间饱含深情,热爱生活,相信未来的诗人形象就跃然纸上。一幅寒冬雪月图,也就此徐徐展开在世人的眼前,带给人们无限美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