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三字经解读版 >

第一讲

发布时间:2022-06-02 18:15:59

【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页】

人之初,本善。相近,相远。苟不教,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初: 初生,刚开始有生命。 苟:假如。

: 天。 教:训导、教诲。

本: 本来、原来。 迁:转变、变化。

情。 道:此处指方法。

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 贵:注重、重视。

。 专:专一。

一本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一本传统的儿童识字课本,为什么会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为什么它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到底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

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看见很多可的孩子,背着一个很大的沉甸甸的书包,里边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制美,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传统中国,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来做教科书呢?用什么样的教科书来启蒙呢?当然毫无疑问是有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一种政府统一安排的启蒙教科书!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大量这样的教科书,比如说《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它们有一个同的特点,用非常整齐的语句,比如四个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容易记诵,这样来教孩子们识字,来传达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但是这些书,像刚才我讲的这几部,都没有能够留用到今天。在今天,有些人即使成了大学教授,花费一生的时间都未必能读懂的书,当时却是小孩子的启蒙书。

到了中国宋朝以后,突然出现了一部《三字经》,来历不明,我们连它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而这部《三字经》,从宋朝开始,一直流传到今天。这部书从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形式上看,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在今天好多地区,比如客家人,我们知道他们主要居住在广东梅州,或者福建一带,他们对《三字经》还是可以像歌谣一样唱的。从容来看,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也正因为如此,《三字经》一直流传不绝。在中国宋朝以后流行的这种传统的启蒙书,主要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都是孩子的启蒙读物。大家一听这个“三百千”,马上会有一个感觉,为什么只有《三字经》称“经”呢?为什么《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呢?为什么《千字文》不叫《千字经》呢?这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

在传统文化中,把一部书称为“经”,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古往今来,在漫长的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中华儿童就是靠《三字经》启蒙,开始了他们的求学生涯,而更多的人,也许未必识字,也许没有机会接受教育,但是他们从小也听诵《三字经》,对《三字经》耳濡却不一定目染,也从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髓。《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

也许大家会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一定很简单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这个看法错了!《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是也正因为此,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才能够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是对今天还在学过程当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

为什么一本儿童启蒙读物被大家尊称为《三字经》?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是什么,我想中国人都知道。“人之初,本善。”就这六个字,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人出生的时候,天本来就是善的。就在这么貌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涵,它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本质的哲学问题。也就是说,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本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论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首先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关于人论的讨论丰富多彩。在先秦的时候,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说法。

一派,孔子的说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接着《三字经》的后六个字,“相近,相远。”孔子认为,人的本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这是孔子的说法。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置而不论,留个悬念。

一派,荀子的说法。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荀子甚至和法家有极深关系。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本恶”。人的天本来是恶的,这是荀子的看法,这个看法比较容易得到我们的理解。因为我们看一个小孩子生下来,呱呱落地,他饿了就要吃,他会管

母亲很劳累吗?他会管母亲有没有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不是在生病吗?不会的,他非要吃不可。而如果有几个孩子的话,可能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要求吃

人的本从这个角度来看,谈不上是善良的。

那么“人之初,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呢?是“亚圣”孟子一派的思想。但却不准确。孟子并没有说过“人之初,本善”。他的确切意见是,人向善。关于人善恶的分野,实际上,中西文化就在这里开始踏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西方文化传统当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也就是说“人之初,本恶”。正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所以谁都不能相信。从社会管理运作上来讲,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因为谁都是有病的。那么,怎么办呢?就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西方的文化传统就这样发展下来。而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就是接着《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也就是接着疑似孟子的思想走了下来,“人之初,本善。”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那还需要制度吗?每个人都是自觉的。每个人都知道不要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每个人都知道不要随地吐痰,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损害别人的利益,主要应该是教育他,去引导他,去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他。所以千万别小看这六个字,这六个字里面的义非常深。

即使在中国儒家学派的部,对于人是善是恶的看法也并不统一,有善、恶、有善有恶三种说法,而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充分说明了人问题的复杂。孟子以大量的理由来证明他的“善论”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说”,那么,孟子究竟是如何说的呢?

孟子何以说“人之初,向善”呢?或者说,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孟子有这样的意见呢?孟子这么说有什么理由呢?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孟子当然不会信口胡说,他认为“人之初,向善”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孟子》当中,有一篇叫《公孙丑·上》,里边就有他这样的话,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恻隐之心,即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一种觉得不好意思,知道害羞,自省之心;辞让之心,应该知道彼此谦让,彼此谦退;还要有是非之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没有这四种心那就称不上人了,这是孟子的看法。我们可以举出好多的例子来说明孟子的这个观点。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我们可以用孟子自己的例子来说明。《孟子》当中举了一个例子,也是在《孟子》的《公孙丑·上》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原文是这样的:“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什么意思呢?古代的聚落都以井为中心,一般井上都有井栏,井栏是为了防范小孩子和一些小的牲畜掉进去。假如我们看见一个小孩子靠近井栏就要掉到井里,会怎么样,每个人都会起恻隐之心。孟子怎么看?孟子觉得每个人都会担心、同情,小孩子如果掉下去要淹死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并不是因为你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是朋友,也许你

根本不认识他们。也并不是因为你觉得把这孩子救起来,拉他一把可以在乡朋友中得到舍己救人的美誉。也不是因为小孩掉下去因害怕要叫,你觉得孩子的声音实在刺耳不好听。孟子的意思是,正因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所以看见一个小孩要掉到井里去的时候大家都很着急。这是孟子自己举的例子。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这个我们比较好理解。人都有一种害羞之心。比如,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影星玛莉莲·梦露,她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传遍了世界:她正穿着裙子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出风口,地下出风口突然涌上来一股很大的气,把梦露的裙子给吹起来,梦露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是赶紧捂着这个裙角,这是什么,羞恶之心!她觉得害羞,赶快把裙角给捂住。羞恶之心世人皆有,当然,不同的民族羞恶之心不一定一样。有的民族认为这件事情我很害羞不能做,有的民族未必;有的民族认为这件事情很重要,我得先护住,有的民族认为不一定。比如说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三个女孩,都戴着非常漂亮的帽子,都穿着非常漂亮的裙子站在一起。突然来了一阵狂风,有一个女孩捂着帽子,不管裙子。另一个女孩呢?捂着裙子不管帽子。还有一个女孩一手捂着帽子,一手捂着裙子。这三个女孩是哪三个国家的人?答案是,只管捂着帽子的是美国人,因为帽子吹走了她得花钱去买,她不干,她是对这方面有羞恶之心,而对裙子吹起来,春光外泄的羞恶之心比较淡。捂着裙子、不管帽子的是日本人。日本人说,吹掉帽子我可以再去买顶帽子,但是我的裙子不能吹起来。另外一个当然就是中国人。帽子不愿意丢,裙子也不能被吹起来。这就说明人的羞恶之心每个民族不一样。“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就更容易理解了,以后还会涉及到,这里暂时先不讲。

孟子认为,要有这四种心才算得上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没有羞恶之心,没有辞让之心,没有是非之心,那不能算人。这是孟子的学说。但是,又何以证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四种心呢?孟子又自己来进行一个说明。在《孟子·告子》这一篇里他讲了一个例子,“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我们每个人的嘴对于味道好的东西,都同样好的,都知道要吃好的。而至于“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那就是说都喜欢听好听的,比如,我拿块铁片,在玻璃板上嘎嘎嘎地来回擦划,没人喜欢,而美妙的音乐都喜欢听。“目之于也,有同美焉”,就是眼睛都喜欢看好看的东西。恐怖的,肮脏的,龌龊的,我们都不愿意看。口、耳、目人皆相同,那么,难道在人心上人们就没有相同的吗?其实,这个论证里面有问题。你觉得好吃的我还真不觉得好吃,谁说人的口味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举出反例。谁说人欣赏音乐的感受是一样的?比如现在好多年轻人喜欢听摇滚,我就不喜欢听,我愿意听古典音乐。谁说一样的?

我们可以举出历史上好多例子,来证明人的问题很复杂。

我给大家讲一个曹儿子们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据说曹有四个儿子。

曹植,才华横溢,文才斐然,为人忠厚,非常温良。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地步呢?在曹植死后几百年,有一个同样是大才子的人叫谢灵运,他讲,如果天下诗人的才华有一石这么一个份量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剩下的两斗是谁的呢?谢灵运也不客气,他自己占一斗。那么还有一斗是谁的呢?全中国别的人来分。谢灵运那么高傲、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认为曹植一个人占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成语的来历。而曹植的天令他觉得名位是天定的,自己能不能接父亲曹的班,不必费尽心机去争。

曹丕,也很有名,跟曹植是兄弟,都是曹的儿子,可这两个亲兄弟的本,相差可就太远了。曹丕也有文才,也有诗歌流传下来,但是跟曹植比恐怕差得太远了。他只能跟别人去分那个一斗,因为他的兄弟一个人占掉八斗。他也好舞弄棒,非常擅长剑术,在中国武术史上,曹丕是有一席之地的。同时这个人占有欲非常强,比如曹军攻下邺城的时候,曹丕冲进去先干什么呢?他不是指挥将领去安抚民众,也不是先去库房里看看有什么战利品,而是先冲到袁熙的家里去,把袁熙的太太甄氏抢过来做老婆,因为甄氏很漂亮,这就说明他占有欲极强。同时,他又非常地尖刻,非常地好财。曹有个兄弟叫曹洪,也就是曹丕的叔叔。这个叔叔也极其好财,而且非常地吝啬,从不愿意把钱财与他人分享。曹丕的占有欲大到什么地步呢?他能费尽心机从这个铁公鸡叔叔身上拔下来。怎么拔呢?上门去找叔叔借钱,人家不愿意借钱,你不借是吧?你不借我折腾你。他想尽办法把叔叔曹洪给折腾得够呛,最后乖乖把钱借给了他。家都知道。他跟曹植不相往来,可两人是亲兄弟啊。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这是才高八斗的曹植所作的七步诗,是对急于迫害自己的兄长曹丕的质问,也是他们之间真实关系的写照。为什么亲兄弟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他们的另外两个兄弟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还有一个儿子叫曹彰,外号黄须儿,他的头发胡子可能都是黄的,非常的彪悍。史籍上没有留下过他好写诗的记载,只留下他力大无穷,武艺湛,射箭百步穿杨的记载,他能够射中百米以外的一根头发丝。而力气大到什么地步呢?有一次曹彰跟老虎打起来了,他把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老虎就动不了了,老虎没他的劲儿大,他把老虎给拖住了。据说还有一次曹彰找一头象打架,估计他跟人打架实在不过瘾,别人都打不过他,他过去把象按在地上,那象也动不了。后来曹在战争中见到马超纵横驰骋、所向披的时候,曹就哀叹,假如儿子曹彰在此,有你马超什么事!可见,曹彰的格就是勇武彪悍,力大无穷,没什么心机。

还有个儿子叫曹冲,是中国著名的神童。“曹冲称象”是个很有名的故事。史籍上记载,说当时孙权为了讨好曹,就送了一头象给曹。当时中原地带象很少,看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曹就带着手下的臣、将领琢磨,这象有多重?怎么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没主意。曹冲那个时候还不到十岁,就在旁边说:“这有什么难的,开条船过来,把这个象搁到船上,这个船不就沉下去了吗?我在船边划一道线,再把这个象给牵出来,接下来我就有办法知道这象有多重。”他怎么做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往船上搬石头,一块块石头往上搬,看这个船刻的这道线又到了,就称称石头多重,不就知道这象有多重了吗?这是利用排水量的原理。还有一种说法更聪明了,曹冲就叫人一桶桶往船上倒水,也倒到刻的线,那倒进去几桶水,每

桶水几斤是可以知道的,象的重量不就知道了吗?通过这几个故事,我想说明的是,同样是曹的儿子,四个儿子,天差距就很大,完全不像兄弟。所以,我们对“人之,本善”这六个字是不是可以打个小小的问号。但是初本善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与期盼。文忠寄语,我想,“人之,本善”这六个字,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初美好信念和期望。如果这么去理解它,我想是比较稳妥的。

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如果说天是由先天决定、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接下来,《三字经》又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

“人之初,本善”以后紧接着六个字是“相近,相远”。这六个字出于《论语·货》。“人之初,本善”据说是孟子的思想,接下来的“相近,相远”就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了。但跟前面那六个字是有点矛盾的,既然“人之初,本善”了,那怎么后来又变成“相近,相远”了呢?“相近”,人的本本来差距并不远,“”在这里不是学的意思,是“熏染”的意思,受影响,被熏染,被污染的意思。本本来差距并不远,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用这个话去解释我前面讲的这个故事也是可以成立的。也许,曹植、曹丕、曹彰、曹冲三个月大的时候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后来成长的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差距越来越大,也是可以解释的。在这方面,我们千万要注意,古人是非常重视后天的环境的,对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教育环境,古人是非常重视的。用一句很简单的也是古人的话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讲的熏染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我老家是无锡,无锡下面有一个县叫宜兴,现在也是一个市,是很有名的陶都,出紫砂。当地出了很多很有名的人,其中有一个人恐怕是最有名的,叫周处,晋朝

他,没有人给他讲规矩。慢慢地就瞎混,受到了不好风气的熏染、影响,长大以后变成了一个非常粗鲁、暴躁、野蛮的人,动不动跟人打架,打得人家头破血流,满地找牙。这么一来,周围的人见了周处就躲,都惹不起他。周处自己不知道,因为他没有羞恶之心,没有是非之心,这个心被遮掩掉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怎么谁见我都躲啊?他就去问一位长者。这就说明他天不坏,他对老人还是尊重的。他问:“为什么乡亲、邻居见了我都躲呢?”老人家说:“你不知道,周处,我们这边有三害啊。”周处问:“哪三害,说来听听?”老人家说:“第一,前面山里出了一只猛虎,经常下来吃人,吃家畜,这是一害,害得鸡犬不宁。第二,你看,村前面的河里有一条蛟龙,谁都不敢游泳,不敢下河捕鱼,不敢游过河去。”周处说:“这不才两个吗?还有一害呢?”那老人家说:“就是你周处!”周处天还好,他一下子觉得,原来我已经那么坏了,以至于乡亲们把我也当一大害啊!他顿时幡然醒悟。在传说当中,周处上山杀掉了这只老虎,为民除害;下水,潜到河里斩杀了那条蛟龙,为民除害;而自己则良心发现,本善良的天彰显出来,从此一路上进,后来还当了很大的官,为老百姓做了好多的好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现在周处的墓还在。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什么?“相近,相远。”如果后天环境不好,没有人教育,再善良的天也会受到污染。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都会受到污染。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人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三字经》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方法呢?

怎么能够解决环境的熏染问题呢?《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乃迁”。如果不去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那么“乃迁”,善良的本就会发生变迁。这个“教”可以理解成两方面,如果不去教育他或者人不接受教育的话,人的本中坏的东西就会生发出来。前面周处的故事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而“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教育的根本之道,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是专一。《三字经》所指的教育,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这个教育不简单,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我教你之教,教育之教。第二层,受教之教,接受教育的教。“教之道”,这个“教”还包括非常重要的两层教育,一层是道德教育,一层是知识教育。我们今天往往重视知识教育,比如孩子从小让他学钢琴,学小提琴,学英语、法语,也许还要去学学溜冰。指望孩子从小成为一个知识上的超人,百般武艺样样通。音乐希望他成为朗朗,外语则希望他能够通几门,还要学书法,还要学奥数。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三字经》最强调的道德教育,即怎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怎么拥有一个作为善良的人所必须有的道德。《三字经》的教育,从来是道德教育先行,当然它也绝不忽视知识教育。“教之道,贵以专”,这个“专”又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终生的,就是我学一样东西,要学一样一样,学一样像一样,学一样成一样,不要半途而废,不要浅尝辄止,这是纵向。还有一层意思是横向的,就是我要一生持之不懈,我要把我的一生作为学的一生,我要有一种终生学的态度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知识的获得。

在《三字经》里,学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地去经历,这是《三字经》里面这六个字的义。

在历史上,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的故事来说明《三字经》这一观点。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唐寅唐伯虎,他和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列为“吴门四家”,是了不起的风流才子、大画家。唐伯虎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自小就有绘画的天才,天赋很好。他的绘画很早就小有名气,当地的富豪之家经常把小唐伯虎请去作画。那时的唐伯虎当然有点沾沾自喜,少年成名,风流倜傥。但是,唐伯虎的母亲是位很了不起的女,她觉得这样浅尝辄止,稍有一点点成就就满足是不行的,必须专心致志,好好去学几年画,把绘画艺术给钻透了。于是,母亲就把这个道理跟唐伯虎讲了,让他去跟沈周学画。沈周那个时候已经是有名的大画家了,就住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母亲给唐伯虎收拾好行李,让他去跟沈周学画。唐伯虎也很高兴,反正离家也不远,就背着给他准备的行李高高兴兴地去拜沈周为师学艺。到了沈周那里学了也就一两年,唐伯虎发现自己画得很不错了,再看看老师的画,觉得也不见得比自己强到哪里去,所以画就不太专心,想回家。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理活动,也没怎么想,就通知自己的太太,也就是唐伯虎的师母,准备一桌饭菜,送送唐伯虎:“让他出师吧,不用再学了。”做完了这桌饭菜,就把饭菜送到院子里一个独立的房子里,这间房子唐伯虎从来没去过。

这到底是一间什么样的房子?为什么老师从来不让唐伯虎到这里来呢?而唐伯虎的这次经历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唐伯虎走进这间房子一看,哎呀,发现这个房子怪了,怎么天底下有这样的房子!怎么怪呢?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他从一扇门进去,另外三面也各有一扇门,而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一道门外姹紫嫣红,那一道门外莺歌燕舞,另一道门外流水潺潺。唐伯虎觉得好玩儿,心说:“这师傅可真够坏的啊,原来家里有那么好玩儿的去处也不告诉我,今天满师了,他告诉我了,我先不吃饭了,先出去看看。”往东门想去看看那个姹紫嫣红,“咚”一下子撞一个包;往南门想去看莺歌燕舞的时候,“咚”又撞一个包;往西门想去看小溪潺潺的时候,“咚”一下又撞一个包。头上起了仨包。他这才明白,原来三扇窗和外面的风景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画。唐伯虎一下明白,原来画无止境,自己这点水平差远了。这个时候沈周就进来了,说:“唐伯虎啊,吃完饭你就可以走了,别学了。”唐伯虎扑通跪下:“老师,您还是让我跟您再好好学几年吧。”从那往后,唐伯虎专心致志,又学了好多年。后来有一天,沈周告诉他:“你真可以走了,你已经学有所成,不必再跟着我。”唐伯虎的格也已经改了,就自己下厨,去做了一桌谢师宴,感谢老师对他的栽培。他把菜做好后放到房间里,这些菜里面有鱼。江南嘛,鱼虾多。这时旁边跳过来一只馋猫,要来吃这个鱼。唐伯虎当然就要把这猫给赶走,不能让它吃。这猫一窜,朝东墙上的窗口跳,想逃出去,“啪”的一声,这猫撞一个包掉下来了;这猫爬起来又往南墙和西墙跑,那里各有一窗,“啪”,又都掉下来,猫也撞了仨包。唐伯虎忘了,自己在练绘画的时候,在墙上画了三扇窗,连这猫也分不出来。

这个故事无非是要说明,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教之道,贵以专”,就是必须把整个学的过程当成一个生命的历程,必须用一种终生学的态度来度过在世间的一生,这是一个学态度的问题。《三字经》接下来还讲述了许多关于学环境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把一个孩子比喻成花朵的话,那么他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就是花朵所赖以生长、绽放的土壤,我们应该为学中的孩子准备什么样的土壤条件?我们应该给他创造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呢?请听下一讲。

【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中小学古诗词鉴赏·于丹·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儿童版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东周列国志·浮生六记·易中天品三国·论语精读·岳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