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三字经解读版 >

第三讲

发布时间:2022-06-02 18:13:36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父母都对孩子宠备至,但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把学变成自愿自觉的呢?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穿越了历史的沧桑,至今仍然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了示的作用。那么,孩子究竟多大的时候开始学,学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哪三个方面抓起?如何才能让孩子把学变成自愿自觉的呢?“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字面意思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说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不学的话,肯定是不合适的,是不应该的。年轻的时候不学,小的时候不学,老了还能干什么呢?岳飞,是我们历史上的一个英雄人物,曾经写过一首大家都知道的词—《满江红》,里面就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的词句。岁月蹉跎,时间一混就混过去了。一不小心,揽镜自照,两鬓华发早生,这个时候后悔没用了,已经来不及了。

北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者,叫颜之推。这个人写了一部书,叫《颜氏家训》。这部书里边讲的,大量的是怎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关心孩子的学情况、教育情况,如何做评论。颜之推有好几个孩子,他非常重视孩子小时候的教育,让孩子很小就开始读书。颜家的孩子,三岁开始读书。大家千万别忘了,古人的三岁,恐怕折合咱们今天的两岁,有时候可能两岁也未必到。孩子可能路还没走稳呢,先得跟着他爸爸读书。孩子嘛,大家都能理解,读书觉得累,因为古人小时候读书主要是背诵。孩子就跟爸爸说:“爸爸,难道我们非要读书吗?您看现在好多人,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是高官厚禄,锦衣玉食,我们为什么非要读书呢?”颜之推就教育他孩子:

“是的,确实有那么一些人,靠着祖上的福荫,当了大官,过上了好日子,生活也许比你们还好。但是,每到紧要关头,每到有大事的时候,这些人都是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们没有读书,他们没有知识。”孩子听了这个话,又问爸爸:“爸爸,那我知道了,应该读书。但是能不能稍微晚点让我们读书?等再长大一点,我们再读书呢?”颜之推又告诉孩子:“读书应该只争朝夕,应该趁小的时候,记忆力好,抓紧读书,尽早去接触圣贤之书,这样对你们将来读书,或者长大以后为国家服务,都有很大的好处。”

按照传统的教育理论,十三岁以前是最佳的学年龄。古人认为,十三岁以前念书,效果是最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十三岁以前的记忆力最好。古人非常强调记诵的功夫。孩子还小,好多深奥的道理先别跟他说,说了以后,孩子也琢磨不清楚,先想法让他记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把书读得滚瓜烂熟了,自然会触类旁通。很多道理,自个儿就悟出来了。或者,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小时候背的东西,突然会在某一个人生时刻,激发他的联想,由此真正地领悟了义。所以,古人认为十三岁以前,是学的黄金时候,千万不能放松。

我们现在的家长都很喜欢孩子文武双全。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孩子的名字当中有一个字非常普遍,叫“( yūn )”。这样一个字,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做孩子的名字。每年大家去看报纸上,考进大学的名录,经常会看到这个字。好多人不知道怎么念。这个字过去不怎么用,现在用得很多。也就是说,父母首先认为孩子都是宝贝,然后希望孩子文武双全,这是对的。但是,怎么让孩子文武双全?怎么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使他能够具备将来为社会服务的技能?我们还是应该回到历史中,回到古人身上去看一看。

我们可以举一个武的例子。岳飞小时候的师傅是一个武林高手,叫周侗。岳飞和好几个师兄弟,王贵、张显、汤怀,都跟着周侗武,都是岁数很小的时候开始的。这几个人刚开始差不多。岳飞跟他们师兄弟,基础是差不多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岳飞会脱颖而出?而他另外的师兄弟,相对默默无闻?从一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来。有一年的冬天,天特别冷,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岳飞和他师兄弟当然都贪恋热被窝了,谁肯爬起来?都不愿意早晨练武。这个时候,只有岳飞把热被窝掀起来,出去练武,在雪地里舞剑。师傅周侗就看在眼里,当时就有一段话,他认定,在他的徒弟当中,岳飞将来成就最大,最有出息。当然,岳飞后来还是激励了他的师兄弟。这些师兄弟,后来也成为了将军,都带兵打仗,立有战功,但是跟岳飞都不能比。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小开始打下学的基础,形成学惯是多么的重要。

文忠寄语

也许,好多父母会讲,孩子那么小,还是让他玩一玩,让他多一点童年的乐趣,这么说对吗?没有什么错。但是,这从小开始打下学基础,形成好绝对不等于,你就可以不抓紧孩子的学。孔子在《论语·宪问》里边有一句话,“之能勿劳乎?”什么意思啊?你他重要,能够让他不吃点苦吗?这是孔子的话。大家想想,对我们今天的父母,或者对我们今天教育孩子有没有启发意义呢?毫无疑问是有的。

少年是一个人学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打下的深厚基础,会在孩子成年后,充分地呈现出来。那么,当孩子还年幼时,父母究竟该如何教育子女呢?

接下来《三字经》是哪四句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字面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它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它只是一块玉石。人如果不学的话,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

我在这里依然来举例子,说明这个问题,还是举岳飞。当岳飞已经成为手握重兵的大将以后,就有意识地去培养他的孩子岳云,也就是有意识地去雕琢他,希望能够把岳云培养成为一代名将。他是怎么培养岳云的呢?他把年仅十二岁的岳云,编入军队,编到岳家军里面,规定岳云:第一,不许穿丝绸,虽然你是大将之子,但你不许穿丝绸。第二,不得进酒肉。你不许喝酒,不许吃肉。每天跟着骑兵一起练骑术。有一天,岳云跟着比他大好多的那些将士在练骑术,一不小心,在过一道沟的时候,没注意,摔了下去,连人带马摔到沟里。放在今天会怎么样?放在今天,作为家长肯定会跑过去:“儿子,你是不是这儿摔一个疙瘩啊?是不是那儿骨头给摔坏了?要不这儿怎么给摔青了?”岳飞没有。他巍然不动,而且不许旁边的将领去把岳云扶起来。他是怎么处置的呢?喝令旁边执行军纪的军官打岳云军棍。才十二岁的孩子啊。旁边的将官当然是劝阻了,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他跟着骑兵练这些本领,已经为难他了,不小心摔了一跤,将军您还要打他军棍?很多人说情,可是岳飞不为所动,坚持用军棍责打了岳云。这也就是一种心态,孩子岳云是一块美玉,但是我要他成器,就必须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细微的部分,来雕琢他,来培养他。果然,岳云后来成了一代名将。

“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学记》,《三字经》里面好多句子,是从古代的经典当中摘出来的。我们也许会问,为什么要用玉来做比喻呢?中国大概是唯一一个有漫长悠久的玉文化的国家,过去讲究的是,君子每天都要佩玉,玉无故不得离身。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一个漫长而悠久的玉文化呢?我们中国古代有个说法,叫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拿玉、美玉,来体现、来展现,或者来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所以,古人经常用拙玉来比喻自己。古人要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玉一样,所以《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喻。

另外一点,今天我们挂在嘴边的话,切磋,说“咱俩切磋切磋”。现在咱们讲的“切磋切磋”基本上是电视剧里面的武打场景了,两个武林高手碰到一起,“来,咱们切磋切磋。”那接下来就应该动手了。古人不是这个意思。古人的“切磋切磋”是什么意思呢?切、磋、琢、磨,全部是古人玉器手工业上的用词。这四个字,全部是动词。采来一块玉石,外面可能是石头,先要把它切开,看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玉,这叫“切”。

“磋”是指把玉和石头分离开来,把石头给磋掉,把玉给磋出来。“琢”就是把玉加以雕琢,让它形成一个大致的器具的样子。“磨”就是打磨,把这个玉器给磨光,最终形成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产品。所以《诗经》里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三字经》所倡导的学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俗话说,严是,宠是害,即使是美玉,也要下功夫雕琢。我们常常听说,有的孩子天资聪明,被人们誉为神童,但是,很多神童长大后,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是为什么呢?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叫方仲永。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家。这个农家完全没有读书人,家里当然不会有笔墨纸砚了。所以,方仲永从小不仅是书没有读过,而且连书都没有看到过。但是,这个孩子的天资实在是惊人。为什么呢?村庄里毕竟还有那么几个非常底层的读书人,经常在那里诗云子曰的,在念书。方仲永从小就听在耳朵里。到了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方仲永在家里突然大哭,他的父母就去问他怎么了,为什么要哭呢,是要吃的呢,还是要喝的。他不,他要笔墨纸砚。方仲永突然要笔墨纸砚,父亲觉得很滑稽:“你这孩子,家里从来没这东西,你要这干嘛?”赶紧从邻居的读书人那里,借了一套笔墨纸砚,借回来以后,就问方仲永:“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打算拿它干嘛呀?”方仲永说:“我要写诗。”当时就把父亲给吓愣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中小学古诗词鉴赏·于丹·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儿童版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东周列国志·浮生六记·易中天品三国·论语精读·岳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