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先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所展现出来的谦让品德,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我想,这也就是《三字经》把他放在教育次第第二位的原因。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得以流传千年而不绝的原因。悌道和孝道一样,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这也是古人评价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但是在常常发生兄弟反目相残的帝王之家,悌道还会起作用吗?
“悌道”,兄弟友十爱十,从曹十操十的几个儿子身上可以看 出来。曹丕和曹植之间发生过一件很有名的故事,就是七步诗。曹丕的心眼极小,他就看不得自己的弟弟曹植才华横溢,名满天下。曹丕看不得,觉得生气,就老想找个机会去折腾一下弟弟,想趁机把他给杀了。所以就找到一次机会来整治他的弟弟。曹丕说:“不是说你很聪明吗?有急智吗?这样,你走七步路,作首诗,作得出来我饶你,作不出来我杀你。”曹植就作了非常有名的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以后若有所悟,就把曹植给放了,没有加害于曹植。在这当中什么起了作用?是曹植的才华吗?难道是曹丕突然发现,弟弟那么有才华,赶快放了他?不是。因为曹丕原来嫉妒的就是曹植的才华,他之所以要杀曹植就是因为弟弟才华超过了他。我想,在那一刻,打动曹丕的还是一种“悌道”。就是曹丕在十内十心深处还是有一种“悌”的感觉,觉得自己与弟弟同根生,的确不应该相十逼十太急了。曹丕和曹植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悌”。《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首先,最重要的是 “孝弟”。其次要有见闻,那么要见闻一些什么东西呢?“知某数,识某文。”就是你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孝敬父母,友十爱十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保证。那么,这种认为“首孝弟,次见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作为父母,我们又该侧重培养子女哪方面的能力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按照《三字经》的讲法,一个孝顺的人,对长辈孝敬的人,一个对兄弟友十爱十的人,不大可能是个坏人,这是《三字经》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如果你真正的孝顺,真正的友十爱十,接下来,我可以放心地教你知识。如果你是坏人,教你知识,这不是为虎作伥吗?所以中国传统教育首先强调人的品德、道德要过关。在这个基础上,人的知识越多越好,人的本事越大越好,因为你会去做好事。
在这里,我还想再次强调“首孝弟”的这个问题,《三字经》既然给它那么高地位的强调,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地领会它更深一步的十精十义。我前面跟大家讲,“教者,孝之文也”,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当中,“孝”的这个概念,在教育当中,既是一个始发点和出发点,又是一个永恒的基础。传统中国教育认为,知识的传授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时代是进步的,时代是会变迁的,而知识总归是有过时的一天。就好比我们小时候根本没有电脑可以学,我们小时候读书没电脑,那时还学珠算呢,到了初中、高中有计算器了,我们见到电脑是很晚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孩子,上来就学电脑,小学就开始学电脑了。这就说明,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具体的知识十内十容,但是传统中国更重视的是永恒的十内十容。哪些是永恒的?“孝”和“弟”就是永恒的,“孝”和“弟”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孝和悌是永恒是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它应该是作为人都的,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它应该是人人都具备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东西。康熙年间,有一个学者李毓秀,写了一部书,叫《弟子规》,很多人都知道,也是三字一句的。里面就有“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教育是首先要“孝”,要“悌”。你应该首先把十精十力、心思都放在“孝道”和“悌道”上,如果有余力再去学文。你如果前面两个都没做到,都没做好,后面学了也没啥好处。这是《三字经》所告诉我们的真意。
接下来的“知某数,识某文”是什么意思呢?这都是一些非常具体的安排了,也就是后面知识传授的主要步骤和十内十容。古人是非常重视广闻博知的。古代中国的男子在年轻时代,必定有一次壮游,一辈子至少一次,要壮游天下。司马迁壮游了天下。李时珍也壮游了天下,而且不止一次。他们在出游的过程当中,访师求友,熟悉社会,了解民生,或者为自己积累资料。
我在上面讲了那么多的故事,做了那么多介绍,无非是为了说明,从《三字经》里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教育和学十习十的基本原则、先后次序、态度、意志都是有充分考量的。那么,做好这些最基本的考量和准备以后,按照《三字经》的说法,传统中国的读书儿郎又应该学十习十哪些知识呢?请听下一讲。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才: 基本的东西。 亲:亲近。
纲: 事物的主体。 顺:和顺。
义: 法度。
在这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蕴含十着什么样的传统思想?作为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所包含的具体知识都有哪些?传统的中国人最应该掌握的学问都是什么?还有什么样的故事可以用来注解《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