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散文 > 叙事散文 >

《另一条路上的风景》原文·狂笔肆墨

发布时间:2022-11-27 17:19:49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狂笔肆墨

第一次读鲁先圣的作品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其实在此之前我是不喜读散文的。因为散文很少给我们留下什么思索的空间,无非就是风与月,树与花什么的,而且还总是让人看不懂。而鲁先圣的散文则透出了睿智与哲理,读后让人深思或唏嘘不已。

在我的手中就有鲁先圣送我的散文集《原上树》,这本散文集是作者继《苍茫人生》、《智者的幸福》之后的第三本散文集。此书由评论家蔡世连先生作序,在序言《寻找自己的那方林间空地》中蔡世连先生叙述了人们近年来人们为什么喜读鲁先圣散文的原因,再就是写了作者从小就对文学持已浓厚的兴趣,“他离开故乡的时候,肩上的包袱还很瘦小,但是他没有忘记放上两本泰戈尔的诗集,一本是《新月》,一本《飞鸟》。”这无不说明了作者对于文学的执着和浓厚的兴趣。作者鲁先圣在其后记《在文学的世界里倘佯》中也无不坦言地说道:“我始终相信,我生来就是属于文学的,我注定要在文学的世界里一生泅渡,我注定因文学而快乐,因文学而悲伤,注定了一生的命运都因文学而起而落。”作者的这些坦言难道不是说作者对文学的创作那忘我的境界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么?

当然再美好的事物也是象楼群那样必须有一个好的根基,作者鲁先圣先生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迷恋上了小画书,就这样一直看着,后来在五年级的时候作者就读长篇了,而且附近村子里的二百多部书都被作者借着读过了,“开始在村子里借着读,后来就通过走亲戚,借着读。”而且读书的时候“不论是春夏秋冬,一头扎进屋里,就雷打不动了。常常是吃饭的时候喊几遍还无动于衷。”这些忘我的精神我没有,何况这些都是我这个八十年代所没有经历过的,而长我整整二十岁的鲁先圣在那年月就读了那么多的书,这一点就令我们唏嘘不已了。其实我迷恋读书还是近两年的事情,我这个二十三岁的人到现在为止即便是加上教科书也不知道总共读了二百本书了么?正是因先生这样迷恋着书籍才使先生有坚实的基础,写出那么多那么好的作品来。

在先生的散文中每件作品也无不充分地发挥了他阅读的优势,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的种种事情,无不在他的笔下生花。在《原上树》中的第一卷“斜阳苍茫”中鲁先圣大量描写了与济南这座城市有关的人文景观等,大都以故事的方式来作为叙述,在这一点上的创新就博得了众多读者的喝彩,再以总结为结尾,仿佛此时读者的心情就再这结尾的时候被凝聚了,被写入了作者的笔下。如《寂寞的曾子》中的结尾是“他甘于寂寞”,是的,在偌大的建筑群中被野草被清风包围着,以他在对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贡献,与只距七十公里的孔庙与孟庙相比他是寂寞的。作者虽然也为之鸣不平,“但每一次又在想,这或许正是他所期望的。”此时作者的这种属于自己安慰的方式无比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为什么曾子甘于寂寞?作者总是以这种不露骨的风格显示出了大家胸襟作风,也在此使作者与读者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此凝聚着文学所特有的力量,在此结晶,在此行成了鲁先圣写作所特有的文学风格。

《伟大的人们》、《古城沧桑》、《城市的灵魂》、《名湖古意》等无不都是以小说化或是以 神化的形式,用凹凸呈现的方法使人类正确的精神结晶展现出来,作品也无不充满了理性的光辉。在读到《大成若缺》,我停顿了起来,读鲁先圣的散文每一篇我读后都无不放下书来,细想一会儿。文中又是以总分总的形式,先写了“那些杰出的文化才俊,在小小年纪就才名远播,却往往是天不假年,在他们正值英年之际,或伤病夭折,或惨遭杀戮,使我们伟大的文学宝库残缺一角,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遗憾。”后又写了著名诗人李贺死时仅27岁,接着讲了长活李贺一岁的王勃,以及大诗人陈子昂,后世主李煜等,又到近代的谭嗣同、秋瑾、萧红,又续写了海子与戈麦的死……。作者由他们所创造的精华想到了他们的早逝,由早逝而引起的这些损失,于是作者呼吁“作为一个文化人,自应有另外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路遥、王小波的死,不能不说是生命过度透支的结果。用自杀的方式结束困惑就更令人不解。”又因此作者提出“惟愿作家们珍惜自己的生命,让我们的后人不再有更多的遗憾。”呜呼!作者在写作上无不是站在理性这一面的,笔下无不是对伟大人早逝的惋惜。我真正的接触文学也可以说是刚刚昨天发生的事,我现在的身份也只是个文学青年,但是读到此处我的身心无不有一种热量在不断地提升着,他们在我的脊背上,在我的心田里燃烧。因为我是从来都不注意身体的,特别是打工在外,没有能够有谁来理解你,来劝你,和你说上几句真心话,所以看到这篇文章我格外的亲热。我每天的生活一份一块钱的菜就要吃两顿甚至是要更多,在学习或是写东西有的时候一天才有二个半多小时的睡眠,由于我以前也干过建筑,身体也似乎一点点的在透支着,看到这篇文章后我也变的理智了。人的身体才是人类最基础的财富,如果没有最基础的财富,那么一个人还要去讲什么理想了。

“沧桑看云”是《原上树》的第二卷,在此卷中作者还是以启迪的笔法和读者见面的,我感到我们都应该去看看那篇《扶桑掠影》。在此篇当中作者面对着种种,他没有直接的来说教我们,但是作者要去的日本他为什么要称之为扶桑呢?主要原因并不是日本国以前叫做扶桑,而是我们先来做一个意像的判断。如果让你去想日本,我们往往想到的什么呢?是经济发达。那么扶桑呢?这让我想起了他们的侵华战争。作者在无形当中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气氛,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在我们的心口,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作者先是在开头介绍了要去“赴日一个月”,接着作者就将了在日本的见闻,首先在港口的见闻呈现在作者面前的是日本的“存煤事件”,由此事件又引出“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比我国高好几倍。”在这个事件上作者在很自觉的写作状态下写到了与中国相比,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正直的爱国精神。其实在写作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良心去写,这样,我想即便是他的手法不甚熟练,风格不够张扬,但是在我看来那就是一篇好的文章,何况鲁先圣的文章及风格在我看来是再好不过了。接着作者又写“木材不是煤,用完了就没有了,它可以再生,砍伐了,再栽上,几年下去又成材了。但日本人不这样想,他们严厉禁止砍伐森林,大量从我国进口木材。”后又通过“方便筷与牙签事件”得出了一个结论,“日本人心机狡诈如此!”那么我们国人看到后是否要来反省一下呢?作者在这里他没有说明,那这些就让我们这个国家的大儒得道之人用自己的脑子来想一下吧!接下来作者讲到了日本的地铁,“我还想着先上去车给老年人占个座,但奇怪的是那些日本人上了车以后没有找座的,都在那里站着。”这不禁让作者想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是还想去给老年人占个座呢?作者是我们中国人,他生活在我们的祖国。在我们国内呢?公交车还没有停稳,车上的乘客还没下车,我们的国人便蜂涌而上,无论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无论他是老的还是少的,无论他是城市人还是来打工的,无论是有急事的还只是去旅游的,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差距是什么呢?

在2001年的时候那是我初中毕业后的第二年,我当时正在一个海滨城市打工。有一次我们建筑队派我和另两个工友去兄弟建筑队帮一天的忙,从我们工地上到他们的工地上坐公交车要一个小时。我们买上票之后,公交车上明明有座,但是售票小姐却让我们站着。我们实在是很累,虽然我们在心里怒着,但是我们没有敢表现出来,只好我们几个人在过道里看着那空座而感到一种耻辱。另外这说到服务方面了,在我们的国家像是银行或是邮政之类的部门,他们就是上帝,而我们顾客就只是一个去求他们办事情的哈巴狗。我们去邮寄个东西,他们高兴什么时候拿就什么时候给你,而且他们内部人员还一边在说着家常话,我们就在那里等待着。他们爱用什么样的面孔对着我们,那也要看他们的心情怎样了。有时候你向他去询问某个业务,他必定不会给你什么好脸色看,平常显得那可爱的眉宇间在此时就变成了一把利刀,你仿佛就是他的仇人。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大款那就不一样了。但是在日本呢?“一进门就有有一个小姐给一个九十度的鞠躬。”在柜台前,作者的前面正好排了一个人,作者就自觉的排在那个人的身后去,可是“不料门口的小姐立刻快步跑到我的面前,一个深鞠躬说,对不起,耽误您事件了,请您到那个柜台,”但那个柜台没有作者要办的业务,在我们国家,特别是乡镇这是有被骂的风险的,但是那个柜台的小姐却给在很短暂的时间就给办成了,并一再地说:“真对不起,耽误您时间了”做为国人第一次去日本见到了这些事情,作者并没有大量地表面自己的心态和看法,只是在最后说“在日本的时间不长,但这个民族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自觉,自醒精神,那使命般的忧患意识,每每想起,都令我不寒而栗”。是的,不寒而栗。我们应该要牢牢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话是出生在我们国家的。而鲁先圣的文章在提醒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时,也无不这样提醒着我们的人格和某些方面的觉醒。他的文章在我们的灵魂上狠狠地打下了这拷问的一鞭。

生命中我们不能只是一直在奔波的,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坐下来,想想我们所做的事情。“蓦然回首”是《原上树》的第三卷,也是最后一卷。作者在这一卷里更多地写下了与人生与心灵的文章,如《生活啊!你是我的恩人》、《人生地方坚守》、《人生的挑战》、《生命的希望》、《心灵的穷人》、《阅读自己》、《最珍贵的礼物》等优秀的作品。在此卷中《不同的眼光》、《贫穷之迷》、《诚信之道》等文章中作者在语言方面上说教的语气重了一点,这也更证明了作者对这些文章的重视。在《无愧今生》中作者先下笔写“让生命延续,这似乎是一个医学课题。先进的现在医学或许能让生命延续一段时日,那终是有限的,而且不国是垂垂老矣的延续,几近丧失了生命存在的意义。”由此作者又说“其实,只要拽紧生命的纤绳,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让生命延续。”再下,作者说教了人的生死轮回是一个注定的这样的道理。然后用西方著名航海家海伦斯自17岁开始航海冒险直到70岁依然再滔滔海洋中乐此不彼的故事,来引出海伦斯的格言“只要生命不止,就永不停止攀登。”接着作者又说“无愧今生,这种发自内心的声音不是轻易可以喊出开的。”我不知道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但是我感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好好地去创造的,让我们无愧今生。接着作者又更深入地说教道“酷暑中的一阵凉风,一束亮丽的鲜花,或许都能够成为我们生命中珍贵的一部分”。由此“一件小小的事情,在自己或许只是一念之间的举手之劳,但对于处在特殊状态中的人却是生命的拯救、灵魂的解脱。后又通过作者去和几位朋友去枣庄爬抱犊崮的故事,“抱犊崮陡峭如壁,我们几乎都有了止步下山的想法。”后来作者通过看见一个砍柴的老者,“看也不看我们就紧贴着石壁爬了上去,”由此作者和几位朋友受到了鼓舞也爬上去了,这是一种征服,鲁先圣的这段用自己亲历的文章无不说明,大山再高我也不怕,我们怕的就是在行动之前就打消了这种去征服的勇气。

在《楷模》中鲁先圣让我们自己要把自己重视起来,自己要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先说了关于母校的校风的消息“不断传到我的耳朵里”,由此回忆以前母校“因为地处乡村,许多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学生都跑到县城的中学里,优秀的校长也不愿意到这里来。”有写以后来了一个年轻的校长,“新校长到任伊始,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组织几位老校长排查历届校友中的佼佼者,看看建校以来学校培养出了多少优秀的人才。”后来经查母校“有8位将军,有36位博士,有10位厅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有50多位企业家,有两位风头正健的当红作家也是自己的学生,有的校友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有的校友是机器人专家。”于是新校长激动了,“从次日开始,学校就撤下了所以原来悬挂在教师、阅览室、图书馆、走廊里的爱因斯坦、爱迪生、鲁迅、华罗庚等人的照片,换上了自己的这些有成就的校友。”后来母校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母校的升学率直线上升,母校的校风彻底改观,母校成为了全省的规范化中学。去年,母校更因为首次有多名学生而升入全国重点院校而名誉雀起。”是的,只要认识到自己在挑战中才能发挥到自己的潜力,取得胜利。

鲁先圣就是一位取得胜利的作家,但是他仍在向他的更高处攀延。他说:“写作是我选择终生的事业,一本书的出版就是人生的一个高地,当我站在了一个高地上的时候,我知道对另一个高地的占领又开始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变化,只要我们去遵守了这些细微的变化,或许就能让我们对我们的人生感到无愧,而鲁先圣的文章就是最终让这些微小的东西在此变大,让我们看到更宽广的心灵空间。读鲁先圣的文章启发了我们感到生活中的真实与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我喜欢读他的文章,我身边的人也都喜欢读他的文章,他的文章不仅多数被转载,而且还有些作品被译介到了国外。我想:我们每个人应该到来去看看他写的文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写景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杂文随笔·小品文精选·名家散文随笔·哲理散文·林清玄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集·冰心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