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杭州赏梅之处甚多,远的如余杭超山,近的如灵峰。孤山看梅花,取其清静,毕竟是高人隐居之地。梅花的缟素襟怀,冷香滋味,恰与隐者心性相合。当年林逋在此,不知不觉种下三百六十株。梅妻鹤子的生活,端的是十分悠然,即便郡守来访,林逋也不亢不卑,怡然与之交接。对慕名来看梅者,林逋也不拒绝,只是书几个字于门板上:
休教折损,尽许人看;不迎不送,恕我痴顽。
有人来访,林逋则欣然接见,绝不拣人辞避。但他本是高人,流俗之辈哪敢轻易登门,即便薄有才名,言谈之间若无甚高论,那也坐不住呀。唯有那种——“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实属难得,大多数人又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不如不见。否则林逋又何必住到孤山一隅来呢?
林逋的梅花诗句太多了,最为人传诵的是那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今天的人去孤山寻梅,若心中没有一点点地想起他,也没有一点点地忆及“暗香浮动月黄昏”句,那么这一趟赏梅,是眼前有梅、心中无花了。孤山的梅花,品种主要有江梅、绿萼、细枝朱砂等。沿孤山后水边漫步赏梅,梅影摇曳,香意浮动,使人叹一口气:林逋与梅花,真也是千载一遇,相互成全。陶渊明种菊,林逋植梅,种着种着,菊和梅就成了他们的符号。若菊和梅没有遇到他们,将是多么寂寞。
二
这个春天,杭州最接地气的花,就是油菜花。
孩子们春日郊游,常选的地方就是八卦田。八卦田的管理者引进种植了多彩油菜花,花色除普通的黄色外,还有金黄色、淡黄色、橙色、淡粉色以及淡紫色。
有的家庭带着零食盒饭,到中午走累了,就在田边草地上摊开垫子,休息用餐。春日阳光晒得身上暖暖的,四面鸟鸣蛙叫,蜂蝶飞舞,一派恬然自得的田园意趣。
在八百多年前的南宋,这儿可是皇家的籍田。每年的立春,皇帝就在这儿亲自耕田,既是一种带头示范,也是一种祭祀仪式,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以食为天,国家每年的大事里,农业算得头一件,岂能大意。
如今,八卦田成了离市民最近的一块农田。四季之中来到八卦田,各有不同的景色,春有菜花,夏有蔬果,秋有番薯,冬有萝菘,可以说是四时皆美。
三
杭城春事,岂能少茶。每年从春分到谷雨,天下茶客会集于龙井村、梅家坞村、双峰村等地,采茶的,炒茶的,喝茶的,买茶卖茶的,茶事纷纷,茶香飘荡。
春分前数日,龙井茶开始全面采摘,首采品种是“龙井43号”。这一品种是1987年才选育出来的,其得名来自两个部分,龙井指的是西湖龙井产区的群体选育种群,43是当时排名的编号,第四排第三号。明前龙井最是鲜嫩,最好又用虎跑泉来冲泡,好水好茶,可以醉人矣。
明媚春光之中,采茶女双手翻飞,摘下一枚枚漂亮的顶芽,茶篓中春色渐浓。连绵茶山之上,梨花也在开放。花香茶香,就这样在春山上荡漾。
每每此时,茶人会把茶席搬到茶园之中,打开视频直播,衣袂飘飘,一边啜饮,一边吹风,茶就八两半斤源源不断地卖出去了。
山里的朋友给我发消息,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喝茶。早春的龙井茶,一天一个价,历来卖得贵。前几天的一斤新茶,要卖到一万多元,这几天稍好一些,二千到四千多元为多。茶客纷至沓来,只为那一口新茶香。
四
只知道天目笋甚美,西溪的鱼虾很多,却不知道西溪笋也如此有名。
中国人的饮食,讲究“不时不食”。春笋之美,历来受到食家称赞。李渔说:“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但将笋肉齐烹,合盛一簋,人止食笋而遗肉,则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
清明节前,我去龙井村茶农家中吃饭喝茶,中饭桌上就有一道油汪汪、鲜嫩嫩的油焖笋,引得上海客人连声称赞。饭后,一人一杯新茶在手,茶烟袅袅,真是无上春色,尽在眼前。
春日林下煨笋好吃,在煨笋之前,挖笋更是一件清逸的事情。那些尚在泥中的“黄泥拱”,如何通过泥面上的蛛丝马迹,判断出泥下有笋,继而勘探发掘出来,实有无穷乐趣。听一位住在城西的朋友说,西溪路靠大龙驹坞那边,山上多毛竹,每到仲春,就有很多人在山上挖笋,一麻袋一麻袋往下挑。那些笋,有的很大,简直像炮弹一样壮观。
我在浙西生活时,常隐入春日竹林之中,耳听竹叶簌簌之声,眼观丛林泥迹之色,鼻中充盈草木清芬之气,身负春阳暖暖之意,人处山野丛林无人之境,唯空气、阳光、草木、清风在怀,俄而汗出酣畅,加之掘获若干大笋,心情畅快,歌之啸之,实乃逍遥之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