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散文 > 叙事散文 >

《距离的容量》原文·李明泉

发布时间:2022-11-27 10:38:09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冬天来了,住在乡下,比城里明显感觉气温低多了。

早晨起床,不敢再用冷水洗漱,想用用热水,发现盥洗室的水要放5盆才有热水,前4盆冷水只有倒进马桶,留一盆待用。放了几天几十盆凉水,很是为没节约用水感到内疚和心疼。

一次喝茶洗杯时,在离燃气采暖热水炉很近的厨房用水,打开水龙头热水开关,不一会儿就有热水。这让我做出一个决定,以后起床洗漱在厨房进行。于是,我每天早晨起来端着洗脸盆到厨房,打开水龙头,用漱口杯接水,不到两杯,热水就来了,寒冷的清晨因热毛巾洗脸,顿觉一身暖热清爽。

把洗脸盆放回盥洗室,我猛然想到5盆水与2杯水的差别。因盥洗室离热水炉较远,有5盆水的距离,而厨房离热水炉很近,只有2杯水的距离。这距离因管道暗埋,不知多长,更难精测到厘米毫米,只有用容量的多少来识别。如果以手试出热水为界,那么这距离就是5盆与2杯的差距。我用漱口杯往塑料盆里倒水,倒满一盆大约需要18杯,5盆水等于90杯水。按容量V=πr h测算,漱口杯直径7.5厘米、高9.5厘米,一杯水约419.48毫升,5盆90杯水,约37.75升,也就是说每次用5盆约37.75升凉水才迎来热水。这一算把我吓着了。长期下去,这可不是个小数字。随着哗哗流水倒走的,也有张张钞票啊!

于是,我觉得距离不仅用容量的多少可以测出,还蕴含着成本的多少。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距离因时空而形成,是一个时间节点或空间位置与另一节点或位置的长远度、相距度。透过距离载体的物理转化方式,距离感既可在容量的物质转化中认知,也可在等价交换的成本中触摸,还能在心理体验里瞭望与消弭。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情感体验方式上,也不一定准确,审美主体的自幻性模糊、自欺性拉近,使距离造成的隔膜生疏或因想像性赋能而蒙上主观的审美错觉,把实在的距离包括心物容积大小和感知成本多少都当成了“美”的必然因子,以为美来自于时空距离的久远和跨度,这是对距离的误读。任何超越“人的尺度”的距离,都不是人的心理所能感受到的适度的舒服的“美”。主客体之间的中和中庸之距,才是产生美的最佳尺度。那种急躁冒进,过蒙拔擢、揠苗助长,急功近利、一夜成名的快速、速成,不希望有距离有付出有成本而直达终点或天顶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快”字功利病。唯有把握距离的时空度,真切认识和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收获。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过程产生美”。

过程是事物发展从起因起始经复杂路径、中介、阶段、量变等而抵达终点或形成结果的丰富而繁杂的时空变化。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过程中体现呈现出来的,尤其是文化建设更是一种特殊的过程推进和濡化浸润,“化”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水滴石穿、大浪淘沙,使“过程”本身生动而深刻地体现出文化的自身本质和量质变化特征,甚至可以说“过程”本身就是文化包括审美的基因和内在规定性。在这里,“过程”是对距离起始与终点的多样式多类型多谋略多路径的动态性书写和变化性呈现,唯其紊乱无序、变化无穷,使“过程”成为充满了多种可能性的想像性存在和陌生化态势。由此,距离在过程中以感应感觉感悟感知的诗化方式游走。

就物理距离、实体容器而言,通过5盆与2杯水的容量是可大致分析出距离与容积甚至与成本的关系,但文化距离、审美距离、心理距离、情感距离却是难以也不可能测算加以数量化的。虽然有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提出的0.618黄金分割法,多用于绘画、雕塑、植物、建筑等视觉比例,但却很难用于主体的心性心情心智等内宇宙变幻莫测的距离比例尺度分割之中。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举凡心理心胸容量气度大者,都能一览众山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其胸襟肚量能容下任何长宽高甚至多维的时空距离,从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是何等视距离为零点、视距离为无物、视距离为大道的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啊!

冬天的太阳照在书房,窗外的绿叶泛着明亮的暖光,不觉一丝寒意。在阳光里,我忽然觉得,寒冬与我也没有什么冷暖距离了,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浑身热气一阵阵冒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写景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杂文随笔·小品文精选·名家散文随笔·哲理散文·林清玄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集·冰心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