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散文 > 抒情散文 >

文学香港与李碧华

发布时间:2022-11-28 13:49:25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作者:梁伟诗

《文学香港与李碧华》将「文学香港」与「李碧华」并置,究竟两者之间是如何产生勾连的呢?「文学香港」是一个最近讨论香港文学、乃至讨论香港的一个关键词。《文学香港与李碧华》所收集的讨论,就是以「李碧华」为论述框架,对「文学香港」这个关键词进行考掘;把李碧华与其它香港作家对比出差异之余,再从具体的作品入手探视香港。全书主要分作三部分(1)文学香港(2)李碧华(3)香港文学?日本视野。第一部分主要是日本学者藤井省三与香港作家梁秉钧对于「文学香港」的「对话」;第二部分是藤井省三与香港学者对李碧华作品的具体讨论;第三部分则是藤井访港的点滴记趣和藤井对上述讨论的响应。

书中起关键作用的「文学香港」的概念是由香港本土及海外学者的观察、研究所界定的,负起大说/堂皇叙事不能再现「香港」的任务。由学院担任「文学香港」与「李碧华」的中介,对李碧华作品进行控制、调节、搜集、整理、诠释,建构出关于作品及语境的种种论述。甚至把李碧华视为一个研究个案去追踪,从而检视、考掘更多书写香港的资源,让人更加认识、了解香港文化/「文学香港」。这些工作都是文化反思的具体内容,因此「文学香港」其实是一种文化省思、一个相对灵活的概念。「文学香港」被放置在「本土--全球」的论述脉络中呈现,包含了对于本土意识、文化身份的思考;容许香港文学、关于香港的种种书写、论述等表现方式。

「文学香港」同时又是一个把雅俗共冶一炉/融合起来的灵活概念。从具体的作品如何被读入「文学香港」/「香港文学」之中,文学创作实践其实是张看香港的孔眼。当论者整理李碧华作品之时,固然借助了「文学香港」的概念;然而整理「文学香港」的概念又必须借助李碧华的作品。因此命名「文学香港」的同时,恰恰把「李碧华」纳入「文学香港」的香港性规划中,视之为「文学香港」的实践。并借着李笔下的香港/香港身份对香港理出一个模式,建构出「文学香港」的想象性图像。

本书的第一部分,藤井省三就是透过五卷《香港短篇小说选》作为探视香港的窗口。梁秉钧的响应针对小说媒介的透明性,引发出一番补充和对话。梁秉钧考虑到选本在编选过程中所面对的种种复杂情况,致使很多重要作品也未被网罗,让读者难以通过小说选本去透视香港文学,更遑论藉此来想象香港。本书的第二部分,藤井以香港意识、个人身份自觉为轴、穿梭于李碧华的小说世界,寻找共同的主题因子如何贯穿其中。藤井的<小说为何与如何让人「记忆」香港>及<李碧华小说中的个人意识问题>就是将探视香港的窗口收窄到李作,将李作放在香港、中国、九七问题的历史语境中,探讨其中的本土意识和个人意识。藤井深入李作的具体细节展开讨论,引发香港论者的一系列响应。

危令敦<不记来时路>指出《胭脂扣》表面的怀旧、回顾来时路,实则上是一种看与被看的关系,更引入本安德森的理论讨论《胭脂扣》所流露的本土意识。陈燕遐<流行的悖论>所关注的则是,李作何以能够统合于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这两种论述之中。她认为是因为李作的通俗浅薄:李碧华作品的普及,往往经过了商业的可视化过程;而李作在通俗文化的普及性及覆盖面,正好提供种种切入讨论的缝隙和可能,打通雅俗之间的障碍,游走于两者之间。毛尖<香港时态>的讨论主要建基于现代的概念、用电影的角度讨论《胭脂扣》里所呈现的时态,指出香港意识从来都是未完成的,而是未来时态。陈丽芬<普及文化与历史想象>更进一步揭示李碧华如何在学术的话语操作中被捧为明星,并指出这全是象牙塔的玩意,老百姓根本不管这些本土意识、身份认同的问题。陈更抓住「浅薄」这特点,将金庸和李碧华作比较,揭示这全是学院的游戏和操作;并反省整个文化现象在何种语境下被生产、被操作。当中流露出一种精英的自觉,察觉到学院是特定的社会群落,「发声」成了学者的职业需要。因此,「文学香港」的所指乃至香港的身份皆是未完成的。

在上述的讨论中,李碧华并非叙述的主体,而是被讨论的对象;论者不拟设讨论李作的优劣,而是以李作为香港的导游;论者同时又是李作及「文学香港」的导游,带领读者游走于那个叫「文学香港」的世界,指点江山。文学及由文学所衍生的一系列书写,成了香港图像的载体、通向香港的窗口。「文学」与「香港」彼此有着共生的关系,正如王德威在<香港----一座城市的故事>中曾经讨论香港文学的「人文风景」:

「形之于文学,我要说香港偏处于乡土/国土的『大叙述』之外,却营造了极有特色的城市文学。从金庸到李碧华、从西西到也斯;雅与俗、传统与现代,各种文化象征资本。…香港从不以文学驰名,但文学却的确构成这座岛屿/城市的重要的人文风景。….香港文学化不可能为可能,竟折射了香港本身开埠以来,无中生有的想象力与韧性。…..文学可能投射香江都会的真实面貌,但也可尝不是炮制其种种『神话』的根源。」

香港文学实践默默肩负了保存及宣扬香港的任务,让人记忆并想象香港。在《文学香港与李碧华》中,「李碧华」为论者提供鲜活的个案,李碧华被学术界「发现」,论者用不同的话语切入作品,构作特定的效应,试图从中寻找相应的香港形象及香港想象。在多重话语之下,「李碧华」成了「文学香港」的坐标,也被内化为一种叙述形式、一种香港景观。在多重话语的认真清理之中,论者适切地表达了专业的触觉和视野,示范了如何以「文学香港」的名义想象香港:「李碧华」被再现为一组「文学香港风景线」的想象性图景。

最后,本书的第三部分作为论文集的横向补充,就是不满足于「文学香港」的单纯文本论述,尝试加入其它因素和媒介丰富「文学香港」的具体内容。至于打造「文学香港」已不单是从李作中透视、寻找香港的成果,同时也是论者确立身份的过程和途径。《文学香港与李碧华》就是这种多重话语实践下的产物、「文学香港」更是多元多面、众声喧哗的开端。

(《文学香港与李碧华》,陈国球编,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写景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杂文随笔·小品文精选·名家散文随笔·哲理散文·林清玄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集·冰心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