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风尘双短鬓,侧身天地一儒冠。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谢安。苜蓿秋高戎马健,江湖日短白鸥寒。金尊绿酒无钱共,安得愁中却暂欢。
【鉴赏】
秋怀五首,是作者早年的作品。全诗五首一组,模仿杜甫《秋兴八首》,连章抒怀,章法井然有序。诗中意境乃至用语,也得自杜诗为多。约作于宋亡以后,出仕之前,即至元十六年至二十三年(1279—1286)之间。本篇系组诗的第三首。
首联回首自己的身世。“儒冠”,儒门子弟所戴的帽子,代指儒士身份。“天地”之大与一介寒儒之渺小,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示出作者内心的孤独。杜甫曾有诗云:“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丈二十二韵》)此处化用其意。“搔首”一句也化用杜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作者自伤流落江湖,无补国事,而岁月不居,年齿日增,二毛渐生,于是产生了叹老嗟卑的迟暮之感。以“搔首”写国难当头作者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情景,以“侧身”写作者卑微的处境,都生动形象,颇为传神。
颔联写自己的生平志向。王猛辅佐前秦苻坚,平定中原,在北部中国建立了霸业。谢安为东晋名臣,其当政期间取得淝水之战胜利,安定了南部中国。作者在中原人物中,推重王猛,在江南人物中看上谢安。可见其理想志向,非同小可。“思”、“愧”二字互文,写出自己功业未立的惭愧焦虑。作者生当南宋灭亡之世,和淝水一战挽救了南朝的谢安相比,惭愧是可以理解的。
颈联从上文对理想的追求急转直下,写自己风尘江湖流落飘零的现实处境。秋高马肥,正是游牧民族“南下牧马”的季节。也就是说,正是北兵南下,铁蹄纵横江南,男子汉立功报国的时节。作者却只能悠游江湖,与寒鸥为侣。“短”、“寒”二字,既模写了高秋风色,也暗示了作者的心理状态。“日短”,写出作者急于建功立业的焦虑。“寒”,则包含了世事已无可为的悲凉失望情绪。
结联从上文杂乱的思绪中摆脱出来,以借酒浇愁,却无钱打酒的事实,揭示作者困窘的处境。那么,怎么才能寻得暂时的欢乐,以排遣这满腹愁思呢?“安得”二字一问,将这无法解脱的矛盾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思索,摇头,叹息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