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古文名篇鉴赏 >

高濂《苏堤看桃花》原文,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16 08:26:30

高濂:苏堤看桃花

高濂

六桥桃花争艳,赏其幽趣数种,赏或未尽也。若桃花妙观,其趣有六:其一,在晓烟初破,霞彩影红,微露轻匀,风姿潇洒,若美人初起,娇怯新妆;其二,明月浮花,影笼香雾,色态嫣然,夜容芳润,若美人步月,丰致幽闲;其三,夕阳在山,红影花艳,酣春力倦,妩媚不胜,若美人微醉,风度羞涩;其四,细雨湿花,粉容细腻,鲜洁华滋,色更烟润,若美人浴罢,暖艳融酥;其五,高烧庭燎,把酒看花,瓣影红绡,争艳弄色,若美人晚妆,容冶波俏;其六,花事将阑,残红零落,辞条未脱,半落半望,兼之封家姨无情,高下陡作,使万点残红,纷纷飘泊,或扑面撩人,或浮尊沾席,意恍萧骚,若美人病怯,铅花消减。六者,惟真赏者得之。又若芳草留春,翠茵堆锦,我当醉眼席地,放歌咏怀,使花片历乱满衣,残香隐隐扑鼻,梦与花神携手,巫阳思逐,彩云飞动,幽欢流畅,此乐何幽!

【赏析】

杭州西湖秀丽,其中苏、白二堤尤负盛名。堤上拱桥卧波、碧水流月,四时之景各异。每及春天,堤上桃花俏艳,游人往观如云,这篇《苏堤看桃花》即写这一奇景。流笔之下,极尽物态,真是写尽桃花韵致。

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发端便讲“六桥桃花,幽趣数种”。因苏堤上有六桥,故以六桥代指苏堤。而至于“幽趣数种”直接点出苏堤桃花之佳致乃在于“趣”。故其下细赏桃花也就立足于“趣”。谓其趣有六,又表明是由各个不同角度所作出的观察。所谓“趣”之所以成趣,不止于是桃花的静态现象,还包含着观察者的寻觅。本来,若是静态的桃花,虽然时间不同,桃花之态也有种种差殊,但就桃花自身来讲,却难说有多种变化。只有当观赏者能够专注于桃花,从时序的交替与风云的变幻之中细心观察其不同,并且由桃花之物态而及人情之风致,才能将目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桃花写成有生命的桃花,而桃花之“趣”,也就自然显露出来。所以作者讲“其趣有六”之后,谓此六点“惟真赏者得之”。

真赏桃花,觅其幽趣,表现在花自身的无非是其艳丽之态,惟观赏者能够从这种物态中得到启示,方成真赏之趣。所以高濂之观花先主要是写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这已是《诗经》及唐人诗中早就写过了的,桃花之妖艳,宛然美人,而高濂写桃花之态也不脱这一模式。但其独特之处,却在于能自桃花美人之中,寻觅到各种情态风韵的变化,刻划细致入微。其一是写拂晓景象,烟蔼未尽,晨曦初露,轻露匀洒花心,娇嫩明艳,宛然佳人晨起初妆;其二是写月下桃花,妙在朦胧之景,况且临湖映水,轻风徐来,和月流动,与美人幽闲漫步于月下相仿佛;其三写春色将阑,夕阳西下,一抹余晖飘洒在繁花之间,妩媚之态如美人醉酒,嫣红力倦;其四写细雨过后,花色湿润,鲜艳无比,如出浴美人;其五则讲赏花之人置酒花前,亦饮亦赏,酒醉人而花亦醉人,惟酒意微醺,花影扶苏,其俏无比;其六是讲春意将尽,风雨残红,零落飘泊,虽如美人之伤楚凄然,但其流连之态却有脉脉情意不尽之感。这便是苏堤桃花之态,时间不同,其趣也各异。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虽然六写桃花,然六次所写有一个共同点,在极写物态之时皆将其置于一种扑朔迷离之中,或轻烟未尽,或薄雾还存,或夜月朦胧,或细雨霏霏,或酒意微醺,或寄意恍惚。初看上去,以为这样写桃花终是“隔了一层”,未必得其真谛。其实作者写花之妙绝乃在于此。设若摹写花事,一枝一叶,巨细不遗,虽然表面真实,但至多是镜面映花,有形而无情,更不用说要写观赏桃花的真趣了。而稍施薄雾,轻云淡月,却往往含有一种欲显欲隐的意味,和意境朦胧的美感,这恰如隔户窥视佳人,虽然绣帘半掩,鬓云抛落,但铅净自然,却是本色。何况忧抱琵琶半遮面又正含有一种内中情态和无穷的想象。花如美人,道理自然相同。正因为这样,作者在六写桃花之后,虽说风雨残春,仍是对酒当歌,寄意咏怀,神思之中,但觉花香依旧,若梦若幻,甚而“梦与花神携手,巫阳思逐”,“幽欢流畅”,故而兴叹说“此乐何幽!”进入与花同化的灵幻之境,将真赏幽趣写得淋漓尽致,而韵味却是绵绵不绝,令人遐想不已。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高濂《西泠桥畔醉红树》原文,赏析

推荐热门文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敬民用典名 《汉魏六朝散文·陶渊明·自祭文》原文鉴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鉴赏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节选)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原文,赏析 范成大《重九泛石湖记》原文,赏析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任贤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天下用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