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古文名篇鉴赏 >

班固《汉书·苏武传》原文注释与鉴赏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14 10:56:51

汉书·苏武传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馀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馀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馀,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馀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馀,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馀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已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51〕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52〕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馀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武年八十馀,神爵二年〔53〕病卒。

〔注释〕

稍迁:逐渐提升。栘(yí)中厩监:栘中厩,汉代马房名。监,负责栘中厩的官员。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且鞮(jūdī)侯单(chán)于:汉代匈奴的君主。丈人行:对长辈的尊称。赂:赠送礼物。假吏:临时差遣的官吏。斥候:负责侦察的骑士。遗(wèi):赠送。会:刚好,正当。昆邪(húnyé)王:匈奴一部落首领,他于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率部四万人降汉,封为漯阴侯。浞(zhuó)野侯:名赵破奴,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进攻匈奴失败,降敌。阴:暗中。阏氏(yānzhī):亦作“焉逢”,汉时匈奴单于之妻的称号。见犯:受侵犯、受凌辱。左伊秩訾(zī):匈奴的王号。毉(yī):同“医”。坎:坑。煴(yūn)火:没有火苗的一堆火。论:审判。复然:又会像(我)这样。女(rǔ):通“汝”,你。南越:西汉诸侯国,属地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宛:大宛,西汉西域三十六城国之一。县:同“悬”,悬挂。阙:城楼。旃:同“毡”,毛织物。北海:贝加尔湖。羝(dī):公羊。廪(lǐn)食:官府供给的粮食。旄(máo):节顶上的牦牛尾。於靬(wūjiān)王:且鞮侯单于之弟。缴(zhuó):系在箭上的生丝绳,射鸟用。檠(qínɡ,又读jìnɡ):辅正弓弩的器具。此处作动词用,即校正弓弩。服匿:古代盛酒酪的器具,像坛子。穹庐:圆顶大帐篷。丁令:即丁零,匈奴北部一个部族。长君:苏武兄苏嘉。奉车:官职名称。雍:县名,在今陕西凤翔县南。棫(yù)阳宫:秦昭王时建,在雍的东北。辇(niǎn):皇帝的坐车。除:宫殿的台阶。孺卿:苏武弟苏贤。祠:祭祀。后土:地神或土神。宦骑:骑马的宦官。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马之官。女弟:妹妹。保宫:监狱名。春秋高:年迈。区(ōu)脱:匈奴语称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为“区脱”。云中:西汉县名,在今内蒙古托古托县。生口:指俘虏、奴隶或被贩卖的人。乡:同“向”。欧:同“呕”。上林:苑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西及周至、户县界。贳(shì):赦免。曹柯之盟:意思是像春秋时鲁国曹刿在柯盟会上挟持齐君的行为。隤(tuí):坠落。〔51〕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52〕太牢:放着牛、羊、猪三牲的食器,用于宴会或祭祀。〔53〕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

(施忠连)

〔鉴赏〕

二千年来,这篇文章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一直熠熠生辉,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它是皇皇巨著《汉书》中最动人心魄、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它记述西汉中期外交家苏武身陷敌营十九年,经历了人间的各种艰难困苦,最后光荣返回祖国的故事。作者以崇敬的心情、写实的手法、感人的笔触,突出地表现了苏武维护祖国的荣誉和自己作为使者的尊严而勇于牺牲的无畏精神,他克服人间罕见艰难的顽强意志,他在旧友竭诚劝降面前的坚定信念。他的人格之伟大崇高,令人敬仰,令人感佩,令人赞叹!此文在中国历史的原野之上树立起了一座歌颂中华民族杰出子孙对祖国忠贞不渝之心的宏伟的不朽丰碑。

苏武一生的事迹中最感人肺腑的是他的气节,即民族气节。他是我国古代保持民族气节的一个光辉的典范,他在敌国的一切言行诠释了民族气节的应有之义,显示了气节所达到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充分地表现了民族气节所具有的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

民族气节就是在外族强敌面前忠诚于祖国,决不投降。面对匈奴的威逼,苏武宁死不屈,不论敌人怎样利诱他也决不变节,这并非只是盲目地信守气节的观念,而是出于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他作为使节出使匈奴,对两国的文化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别是有亲身体验的,因此他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无比骄傲,有一种藐视敌人、在精神上压倒敌人的豪迈与气势,而决不会自甘堕落,自毁名节,向敌人俯首称臣。正因为如此,降于匈奴的卫律在苏武面前恬不知耻地炫耀自己如何受到匈奴的重视,甚至得意忘形地威胁苏武,如不听他的话,以后要见他一面也不可能的时候,苏武以极其鄙视的态度,义正辞严地斥责他叛国求荣的无耻行径,并且以自豪的语气警告他:“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独匈奴未耳!”作为伟大民族的使者,他无比自豪;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他不感到有任何恐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显示出来的神奇的精神力量的深刻思想根源。

有一些现代学者对苏武求全责备,说他的气节是出于忠君观念和对汉武帝的报恩思想。这是对苏武行为的误解。他确实对李陵说过他父子兄弟世受皇恩,“常愿肝脑涂地”,报效皇上。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读上下文,就会发现,他这番话是在李陵提到汉武帝时讲的,是对李陵攻击汉武帝的严正反驳和回击,使李陵挑拨苏武与朝廷的关系的企图完全落空。因此不能完全据此来判断他坚守气节的思想动机。此外,在封建时代,对于士大夫来说,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皇帝即国家,效忠皇上就是报效国家。显然,苏武的气节是出于气贯长虹的民族精神和对于祖国的忠诚之心。

民族气节并非是一种普通的对于祖国的忠诚之心,而是在特别严酷的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对于祖国特别忠贞的立场和感情。匈奴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先是以死刑威胁苏武,用剑斩汉使团官员虞常的血腥场面恐吓苏武,但苏武毫无惧色,不为所动。接着他又把苏武囚禁于一个大地窖中,不给水喝,不给饭吃,企图用饥饿来迫使苏武就范,但是苏武坚韧不屈,用吞食雪块和毡毛的办法顽强地生存下来。

匈奴单于在肉体上折磨苏武的伎俩失败之后,又企图从精神上摧残、击垮苏武。单于先是把苏武发配到贝加尔湖杳无人烟的地方放牧公羊,宣布公羊产奶了才让他回去,就是说,要永远、彻底地断绝他归国的念头。苏武在那里没有粮食供应,更可怕的是没有一个人相伴,找不到任何人与之交谈,外界也难以了解他的情况。他与世隔绝了,这是一个令人绝望、令人疯狂的境遇,是阴险残暴的统治者想出的折磨人的最歹毒方法,但是仍然没有能够奏效。苏武在千里无人烟之处,与羊为伴,手持掉光了旄的节杖,迎着寒风伫立,日复一日,年年月月,对祖国的忠诚、对民族和家人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减弱。

单于从精神上制伏苏武的又一狡计毒招是派李陵劝降。李陵曾是苏武的同僚故交,两人以前交情深厚,尤其是李陵为汉将时作战极其英勇,曾经重创匈奴军队。在单于看来,让这样的人去劝说,最能打动苏武的心。而李陵的说辞也是经过精心考虑,力图以个人感情来转移苏武的心志。他首先用叙旧的办法渲染他们之间的旧情,多次设宴款待以制造松弛、友好的气氛;接着他强调单于真心实意地等待他回心转意;然后详细地讲述苏武出使匈奴后家中的变故: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兄弟自杀,妹妹出嫁不知下落,意在彻底打消他归国的念头;还现身说法,回忆自己初陷匈奴时甚至比苏武更不想投降的心情;最后指出汉武帝年事已高,反复无常,滥杀大臣,不值得为之效忠。总之,在李陵看来这样就扫除了阻止苏武投降的一切动机和思想,如果是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在这样的劝说下,其精神防线是会崩溃的,但是苏武忠于国家的信念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的,他早已把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李陵以为能触动人心灵的事情对于他不起任何作用。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苏武就是这样一个世间任何力量都压不服的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苏武感天动地的民族气节显示了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他的崇高思想和英勇行为鼓舞了后世无数志士仁人、民族英雄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艰苦卓绝地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2.3 班固:一丝不苟还不够 霍光传 班固《苏武传》原文及鉴赏 班固《汉书·儒林传(节选)》原文注解与鉴赏

推荐热门文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敬民用典名 《汉魏六朝散文·陶渊明·自祭文》原文鉴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鉴赏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节选)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原文,赏析 范成大《重九泛石湖记》原文,赏析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任贤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天下用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