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名著简介 >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

作者:安安  时间:2021-11-28 15:46:15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篇课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一直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这样一篇经典童话,‍‍可以说有着永恒的魅力,我们需要不断地去重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灵魂,“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今天,我就大胆地尝试运用孙绍振教授所讲的还原法与比较法来解读文本,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审美价值的还原与比较

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这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在统编版教材之前,这篇童话一直定格在五六年级的课文。去年,我任教三年级,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曾和同事发出这样的疑问:统编版教材为什么会这么大幅度地把这篇童话调整到三年级课文中去?与过去教材相比,同事表达了很大的不赞同,认为对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突然学这么长的一篇课文,一读起来有难度,二感悟有难度。我也在思考教材编者的意图,当时所能想到的是联系《快乐读书吧》,认为编者这样调整无非是为了鼓励孩子们去大量阅读童话书籍,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欲望。

这次在工作室的推荐下,拜读了孙绍振教授书籍《如是解读作品》,读完这本书再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又有了新的思考。现在我用孙绍振教授“审美价值”的还原与比较法来阐释我当时的疑惑: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的本原是什么?是要写给谁看的?我们在进行“还原”分析的时候,最根本的是要“还”,要“原”,将作者写作的意图“复原”出来,将作者所表现的生活“复现”出来。

我查找了安徒生本人的文献资料,现在用导演王越赴丹麦拍摄“纪念安徒生诞生200周年”记录片时所说的这段话还原安徒生创作意图的一种解读:“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很想念奶奶,实际上这个故事传达了他对母爱和家庭的渴望。安徒生出生贫苦家庭,11岁爸爸去世,妈妈改嫁,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14岁离家闯荡之后终身未婚,连奶奶和母亲去世时他也不在身边。亲情长时间的缺失,一辈子漂泊远离家庭,对家庭的温暖只能靠幻想和怀念来慰藉。”

可是,在我们的长时间认知和记忆中,不管是学这篇童话还是后来教这篇童话,老师更多的是告诉孩子们,这是社会的不公,是富人对穷人的剥削引起贫富差距而造成的人间悲剧,表达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作家的创作固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解读文本,《卖火柴的小女孩》放在三年级去教显然不合适,因为童话姓童,是写给孩子看的,当然大人也能看;但我认为更不适宜的是阅读群体主要是面向孩子,如果通过阅读产生仇恨,那我们的教学价值又何在?我想,这既违背安徒生本人通过童话传递真善美思想的初衷,也不符合当下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如果你去细心解读现在的教学用书,会发现教学目标有所变动,重在引导孩子们感受童话想象的神奇,体会小女孩对幸福的渴望;表达对社会不满的这种解读已经找不到,表达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也更改为表达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通过这样一还原一比较,我们就很好理解编者的意图,《卖火柴的小女孩》应该有着更高的文学价值,它更多承载着社会启蒙、育人功能,以此阅读在下一代孩子们的心灵早早播下美丽的思想种子:在幸福年代里,更应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应有一颗爱心去关心和同情一些弱势群体,同时自己也应具备在困境与艰难中坚定无畏的人生态度。正如我们当下需要许许多多像孟晚舟式的中国人,固认为解读文本应与时俱进,结合国情,结合时代,这才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给予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二、结构的还原与比较

阅读是为了读懂作者和人物的精神、情感和个性,要读懂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承载的精神世界。我们需要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差异和矛盾进行还原与比较,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

细读文本,这篇童话最容易被我们发现的矛盾,是现实和幻象的矛盾,‍‍是文中最明显的一对矛盾。观照文本结构,全篇是以“‍‍现实、幻象、现实”‍‍架构;深入幻象部分,又是以幻象与现实的结构交织进行。我们先来看幻象部分:文中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第1次幻象是大火炉,因‍‍为现实寒冷而渴望温暖;第2次幻象是喷香的烤鹅,因‍饥饿而渴望温饱;第3次幻象是美丽的圣诞树,‍‍‍‍现实是痛苦而渴望快乐;第4次‍‍幻象出现慈爱的奶奶,因孤独而渴望关爱;第5次幻象是‍‍她和奶奶一起飞走了,现实却是她冻死了。火柴燃起来幻象出现,火柴灭了幻象‍‍消失;‍‍火柴又燃起来‍‍进入幻象,火柴灭了,‍‍又回到现实。‍‍小女孩的各种愿望,‍‍都在幻象中得到满足;‍‍但当火柴熄灭时,‍‍她又回到了冰冷的现实‍‍。作者一次次的反复描写,在结构上呈现反复叙事的特征。作家梁晓声说,情节难免相似,细节却是作者的“专利”。五次幻象的叙事结构既有相似之处,但也要从细节专利处出读出新异。‍‍比较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动作描写,‍‍‍‍基本相似,‍‍‍‍但是每一次叙事都有精妙变化,表现最为突出矛盾的是头尾两次:第一次是“终于抽出一根”,“终于”说明小女孩是犹豫的,是犹豫了好久才抽出,而且抽出的是一根,(前四次都是一根);最后一次是“她赶紧擦着”,“赶紧”动作是干脆的,是毫不犹豫的,并且擦燃了一大把。五次擦燃火柴,从犹豫到毫不犹豫,从开始的擦燃一根到最后擦着一大把,文章的矛盾点就还原出来:小女孩的表现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在于她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情感上从无助到愈发急切。

这是结构上的第一处变化,第二处变化在哪里?转折点在第3次幻象这段。前2次先写擦燃火柴出现幻象,再写火柴熄灭回到现实。后面3次,作者不写火柴灭了,不写小女孩回到冰冷的现实世界,而是出现一个紧跟一个的幻象,而且越来越真实,再一次体现小女孩的愿望一次比一次迫切,从开始外在物质生活的渴望上升到后来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细读品味,就会发现这样的反复叙事,同中求变,不仅读起来引人入胜,情感更是层层叠加,逐步加深我们对小女孩的敬意,她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一道美的亮光。想象和真善美是童话的精髓。因此在品析文本结构后,我们应重点引导孩子们品读幻象部分,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让人性最美的光芒辉映于读者的心田。 

三、语义的还原与比较

情节结构的相似,是艺术的构思。但是宏观的构思只是骨架,而微观的、精致的细节则是血肉。文本细读的精彩之处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这就需要我们找到关键词语用还原的方法把矛盾提炼出来,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1.可怜与乖巧、美丽

课文除了现实与幻象的矛盾,还有没有矛盾?有。‍‍‍‍我们来看看课文1到4自然段描写小女孩处境部分,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让学生阅读,他们可以很快在课文中找到表现人物形象的关键词“乖巧”“美丽”“可怜”,小女孩既可怜又乖巧、美丽,人物形象的矛盾就还原出来,这是文中隐藏比较深的一对矛盾,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作者说,这是一个可怜的女孩!她只好赤着脚走,作者写赤着脚走而不是光着脚走,赤是红色,小女孩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通红通红的,这是因为小女孩处在寒冷的天气——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赤红的脚、洁白的雪形成鲜明的对比,渲染小女孩凄惨哀伤的色彩。这是第一层可怜,作者通过自然环境描写突出小女孩的可怜;课文光写这一点还不够,再看生活环境描写:①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拖鞋跑掉,一个男孩捡起另一只鞋跑走。一“冲”一“捡”,小女孩悲惨的遭遇和可怜。②整整一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这两个“谁”是谁呢?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意味着很多人。③这是一个大年夜,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这里强调了“大年夜”,家家户户沉浸在快乐温馨的节日氛围中,‍‍但小女孩却流落街头。这些都是来自社会的冷漠,人们的无情;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还继续说,因为没卖掉一根火柴,如果‍‍回去爸爸一定会打她的。连父母、‍‍最亲的父母‍也‍没有给予她温暖和关爱。可以说,从家外面到家里面,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都为整部作品塑造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形象,营造了一种令人心碎的悲惨氛围。

但作品的成功并不在于此,还精彩在于安徒生塑造‍‍她的美丽形象:‍‍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这读起来仿若小女孩是从天上坠落到人间的天使,又似花丛中走出来的花仙子,这与可怜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小女孩在阅读感官上是不是‍‍更能引起大家的怜爱之情?怜爱她乖巧、懂事,大年夜、大冷的天儿‍‍还赤脚在大街上卖火柴为家里挣钱分担忧愁;怜爱‍‍她善良纯洁,‍‍拖鞋‍‍被那个小男孩拿走‍‍没有驱赶也没有怨恨。把矛盾的文字语言读成心灵语言,这是一种情感的升华。

2.可怜与微笑、幸福

只有通过细致的阅读还原和反复的分析矛盾,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才能进入到更加深处、潜在的精髓。读到最后,你会发现整篇童话的思想亮点就藏在结尾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

作品结尾往往隐含着作者的个人态度。作者写小女孩冻死了,两腮通红,这与开头的“赤着脚”相呼应,从头到脸,刺眼的红,让人心生可怜。结局死了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没有悬念,没有转折,看似平常却又不平常,不平常在安徒生给了小女孩一个词——微笑,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女孩嘴上也带着微笑。作者不写小女孩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接着又写了两个“幸福”:她曾经多么幸福,她跟着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小女孩始终没有停下追逐幸福的脚步,她是幸福的,因为在临死前她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永远离开了寒冷、饥饿、痛苦和孤独。小女孩可怜吗?不,她不可怜,她是带着微笑离开的,她是带着幸福离开的,没有仇恨,没有悲悯。‍‍

所以,这个童话故事,‍‍不仅仅是让人用来可怜和同情的,如果只是这样,那读出的只是很表层的内容信息。通过两组关键词“可怜与乖巧、美丽”“可怜与微笑、幸福”的还原和比较,升华出文本最富有最深刻的哲学意义,‍‍一种来自小女孩内心的美好和信仰,一种汲取活着的勇气和力量,‍‍这‍‍对我们教学来说,‍‍才有着更大的启示意义。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想到安徒生的另一个著名童话《海的女儿》,故事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自己心爱王子的幸福最终纵身一跃跳到海里,身体化为泡沫。文章结尾让人动容的地方——用了两个“深情”,写小人鱼两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我们在敬佩小人鱼无私忘我胸怀的同时,更加被安徒生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所深深地折服与感动。真正优秀的悲剧作品,并不会因悲剧情节而使读者滋生仇恨,而只会引发人们产生普世的爱和悲悯。我想,这就是经典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

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今天,我除了从编者、作者的角度解读,更多的是定位在三年级学生,也就是孩子这个读者的角度去解读。作为教者,我们要让三年级的学生,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汲取什么文化力量,这才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备课时要思考的地方。精准读好童话所带来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再去解读文本架构的精巧、语言文字的精妙,才能达到我们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融和统一。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来我家 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一封信300字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200字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550字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600字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550字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1200字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800字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推荐热门作文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 《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阿q正传人物形象分析 《阿Q正传》创作背景与内容简介 屈原《离骚》全文逐句对译 离骚的思想内容 《孔雀东南飞》的文章结构特点与艺术成 刘兰芝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边城》章节概括 格列佛游记梗概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