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心向阳光 勇敢圆梦 ——读《细说觉醒年代》有感
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它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感受到了书中老师和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本书 就是《细说觉醒年代》,它以"觉醒"为中心展开细说,介绍了有关“觉醒年代”的49个重大主题,重点描绘了五四运动的重要性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过程。读完书,合上书页,回想书中文字,我依然心潮澎湃。
当时,军阀纷争,社会动乱,思想束缚,加上各种可耻的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民族面临生死存亡。那时的人们麻木无情,有位男子因偷窃要被斩首,竟被围得水泄不通,围观者不愤慨惩罚之重却纷纷讨论刽子手的刀法如何;更有甚者,祈求蘸上人血的白馒头能成为救命药方……1919年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协约会议(简称“巴黎和会”),大会竟要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可是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胜国啊!谁能想到这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竟有一日如此懦弱,面临着“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国政府也只顾着自身权利与利益,向帝国主义低头,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丧权辱国的合约上签字。
当时的旧中国好像无可救药了,但总有人因黑暗觉醒,背黑暗而行,尽管他们自身力量微薄,却尝试去驱散,唤醒,打破着黑暗、思想、牢笼。陈独秀、李大钊就是觉醒者的代表,为了冲破旧思想,为了捍卫中国的主权,他们发起了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这次运动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快速在中国传播,还使更多的人们觉醒了。
1919年的北京,雪是那么的大,但新文化早已在中国大地上熊熊燃烧,唤醒各个阶层共同参与,通过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成了以顾维钧,陆徵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拒签巴黎和会上的丧权辱国的“21条"的后盾,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也让更多中国人明白一个落后的国家连"公理"都拿不回来!
此后的100多年里,中国人不忘巴黎和会的耻辱,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今朝,我们不仅自主实现了航天梦,神舟翱翔太空,玉兔登陆月球,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神舟14号的快速升天……这些都是因为有最先觉醒的人唤醒更多人觉醒,因为有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如今强大的新中国。
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员中,有一位最让我敬佩的航天员——刘洋,她于2012年6月执行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首位参加载人航天任务的女航天员。为了继续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再做贡献,今年6月5日10时44分她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航天路,但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能再次被选中,付出的努力必定比其他航天员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用她自己话说“实现梦想的道路决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要怕困难,不要怕挑战,不要怕失败”。
她和《细说觉醒年代》里的陈独秀和李大钊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的国家贡献力量。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况都要心向阳光,要有梦想,也要有敢于圆梦的勇气。落实到生活实处就是要努力学习,要多读好书,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第2篇】
走向成功的秘诀———坚持与努力
———读《西游记》有感
“妈妈,学会长笛可真难呀,我不想学了……”我握着长笛叹着气。妈妈看着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送我一本书《西游记》,并摸着我的头说:这个暑假你好好阅读它,就能从中找到成功的秘诀,到时你再决定是否继续学习长笛。
这本书里有成功的秘诀?有那么神奇么?在这种好奇心驱使下,暗自决定利用这个暑假好好阅读《西游记》,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捧起它读了起来!
三打白骨精,激战黄袍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憨厚贪吃的猪八戒……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西游记》真让我爱不释手,沉浸其中,这就是名著的魅力。它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不畏艰难,历经磨难,用“坚持”与“努力”走向了成功——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我兴奋地告诉妈妈,我从书中找到了走向成功的秘诀——坚持与努力。妈妈微笑点头,向我竖起大拇指说: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就要像唐僧师徒四人,用坚持与努力一路“斩妖除魔”,战胜困难。
我要学会吹奏长笛,掌握气指唇舌等多个技巧,这不正相当于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除魔打怪,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么?刚开始学习长笛时,我拿着笛头,试着吹出声音。我深吸一口气,使劲儿往笛孔里吹,“噗——”吹出如老牛叫唤的声音,可真难听呀。我对自己说:别着急别放弃,注意口型,下巴抵住笛子,抿起嘴巴,集中气息……枯燥无味没有多大进步的吹笛头练习,让我着急失落,失去了当初练习的积极性了。这时妈妈指着《西游记》说:别忘了,唐僧师徒四人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哦!这时我的眼前仿佛浮现了唐僧师徒面对艰难困苦,坚持不放弃的场景……于是,我振作精神,反复练习,我终于掌握了吹奏笛头的技巧,成功得用笛头吹出悠扬的笛声。
当然,学习长笛路上的“魔怪“还有很多,如按笛孔的指法:左手大拇指按下面长的键;食指按左数第二个键.....呀,每个手指都有自己的位置,每次练习指法,摆好姿势,自己的双手就像抓着树枝的鸡爪一样僵硬,一点都不优雅。学会长笛,可真难!我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妈妈觉察到我的情绪,轻轻拍拍我的手背,鼓励着我说:你已经像唐僧师徒一样克服了很多困难。现在你需要用你的双手拉着你的好朋友“坚持”与“努力”,他们会带着你走向成功!我要用“坚持”与“努力”打败阻止我进步的“小魔怪”。手指“上岗”,摆好姿势,再来一次……就在这样不断的练习中,我的手渐渐放松下来,终于能轻松准确地按住笛孔,掌握了长笛指法。
后来,我学习用长笛吹奏音符、歌曲,需要气息和手指配合,难度系数不断提高。每当我练习进步缓慢,遇到很难掌握的吹奏技巧时,我就把它们想象成我学习长笛路上的“小魔怪”,我要像唐僧师徒一样用“坚持”与“努力”斩妖除魔,战胜它们!
成长路上,我知道还有很多像“吹奏长笛”的学习之路等着我,我会珍藏成功的秘诀——坚持与努力,与它们并肩同行,一路向前!
想到这,我又不由得捧起《西游记》,再次读了起来……
【第3篇】
北大梦 中国梦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我辈新时代少年口中朗朗的诵读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声音。我的北大梦、中国梦在《细说觉醒年代》的书卷中缓缓绽放。
“三人成众,开启民智”,觉醒时代大部分事件围绕着北大而展开。头上插着稻草被人贩叫卖着的孩子,坐在小汽车里吃着三明治的富家少爷,匍匐在垃圾堆里觅食的衣衫褴褛的老人。在这样一个真实写照的社会背景下,一个一脚深一脚浅,一脚泥一脚水的人向前奔跑着,他好像在寻找什么...,是的,他和北大乃至全国的爱国志士一样,在寻找那条救国救民的道路。那一脚深一脚浅,一脚泥一脚水的情形让我感受到要寻找那条道路的艰辛与坎坷,北大乃至全国多少仁人志士在寻找这条道路的过程中付出了献血与生命。读完《细说觉醒年代》后,北大已不再是我一直向往的学校,而是震撼我心灵的一种敬畏;而是我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而是撑起我华夏灵魂的那根脊梁。
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到1912年的国立北京大学,从1915年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到1921年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北京大学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见证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在这个重大革命题材的作品中,让我除了看到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可歌可泣的五四运动和如同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的中共一大,还让我看到了我们先辈的一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激情、一些芒鞋胜马任平生的执着和一些仗剑走天涯的战斗精神。在那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大强敌”的洪流中,蔡元培校长临危受命,践行“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原则,把一所“官僚养成所”的北大一步步推向浴火重生,变成人才济济、气象更新的北大,新文化的潮流在此形成,澎湃激荡,以不可阻挡之势涤荡一切旧文化、旧思想。蔡校长用“三顾茅庐”、“陈门立雪”、“兼容并包”的胸怀招揽八方人才,为我国我党的建立与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造了国人的思想,提高了国民的素质,为光复中华昔日之辉煌造就了一代新人。蔡校长执着的用“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人才救国”的理想奋力寻找那条救国救民之路。北大新旧两派教授团舌战英国公使朱尔典平息克德莱外交事件更是展现出蔡校长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的博大魅力。这样的北大已不仅仅是一所“欲栽大树拄长天”的学校了,而成为了一种国民信仰。在阻止巴黎和会签约失败之际,时任外交总长的汪大燮求助蔡元培校长时恳切的说:“你蔡孑民有北大,北大后面有个中国”,此时,我的内心为之一颤。五四运动的一把火,烧开了新民主义主义的伟大开端,不仅因为这里聚集了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等一批有识之士,更因为一大批青年学子在这里被新文化运动唤醒,形成一股爱国救国的洪荒之力,实现了内惩国贼、外争国权的阶段胜利。北大,在这个风雨飘摇的觉醒年代,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寻找救国之路、强国之路、复兴之路的优秀人才,推动历史的车轮铿锵有力的前行。这里有“勿轻涓涓水,积之江河盈,作歌靠少年,努力与天争”的陈独秀;这里有“指点江山,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毛泽东;这里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
我渴望也能走进那所历久弥新的学堂;我渴望也能佩戴那枚熠熠生辉的校徽;我渴望也能早日举起拳头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努力,未来可期,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