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读后感 >

《文化苦旅》读后感900字

作者:张永浩  时间:2018-07-10 09:42:48

【第16篇】

《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在余秋雨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的渲染下,我得以窥见华夏大地千山万水所孕育的巨大内涵。 

初读此书,便一头扎了进去。开篇《道士塔》,作者以愤慨的文字为我铺开了一段苍白的历史。他个人浓烈的“我好恨”同我心有戚戚焉,恨王道士为了几块银元而拱手送宝,恨中国官员目光短浅,恨外国冒险家廉价掠夺我国珍藏,恨自己未能早生几百年,恨那个混乱的混乱的官场,恨那个腐败的体制。激发了我内心的强大共鸣,也引起了我对中华文化的遗失更加深入的思考。撇开沉重的内容不谈,作者深厚语言功底倾泻下的绚丽的文字与深刻的议论同样令我望洋兴叹,我仿佛被带进了大漠深处,目睹敦煌文明的流失,感受历史留给我们后代无奈的苍凉。

这一开篇,便变得不可收拾。越往后读,便越被那“表里如一”的深厚文字所吸引;越往后读,便越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惊叹。每读到一篇,都好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领域;每阅完一章,脑海里就激情了无穷的思考。如此往复,觉得自己真正享受到了一顿精神的饕餮,让我满足不已。

当然了,书中尚且还有些作者的观点和思考我不能完全领悟。因此我认为,在将来的某段时间,重新捧读这本《文化苦旅》,随着自身阅历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对于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毕竟,好书须精读。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虽不敢说对我的写作产生了多大的帮助。但《文化苦旅》的确拓宽了我的视野,激起了我一些全新的启迪,也使我在心中描绘出一幅中华大地的千山万水。 

【第17篇】

文化的诱人,文化的苦旅皆在自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世界领悟文化,用文化领悟世界!这是一场无尽的旅行。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是李清照的一首词,题目由此而来,下文也由此而出。昨夜偶然抬头,瞧见一丝弯月,两角颇尖,看似弱不禁风。一缕凉风也让它摇了两下,犹如依扶着一池浮水,轻飘着。描着一身冰黄色,全然让人无法与一个凹凸不平的巨型丑陋天体联系在一起。也许是传统的润染让中国上空的月更有味吧。纯文化传统的韵味,让人不得不拿起来反复把玩,方可尽兴。古文化的迷人之处在于,当时的一切都还在时间的推动下,用历史对其掩埋,如今反之。书香四溢中的古中华,在笔、墨、纸、砚下,衍出了无数文人的意象,让人神往。若由文人志士组成了一锅粥,那改朝换代的动荡,则是把粥搅拌了些许,更是成了熟粥,香甜可口。大概是因为更早的时候,文字只能记录在竹板上,这就让汉人努力给予一个文字无限的意义,使得如“一叶知秋”的感觉,甚为浓厚。中国的古诗词就是把文字文化推上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一个又一个极限。斟字酌韵的程度也让人唏嘘不已,相比一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很可以看出三分颜色。曹操率大军行于西北,他们呼吸着微寒的空气,表达着对自然的敬畏。曹孟德伫立在斑驳的大江岸旁,俯视着饕餮的奔腾大江,提笔挥毫——“衮雪”。仅此二字让我以为后世无人再可对江河的描写能可超越此。古典文学的魅力就在这里,它少的是一种千遍一律,多的是一份美轮美奂,从无拖泥带水之感。仿佛布满蓝色琉璃瓦浪般的天空下,有桃花胜地,手捧碎玉,穿一淌流水,鸡犬共鸣的隐地。其间繁花似锦,或是一片败叶,船载熏衣,枫桥夜泊,刹看花间梦世,令人无法回首,呆若其中。且说“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多愁善感的情充斥着文人,因此让社会饱含张力。在这样感性的文化下,文人怎能少了一份颓废,让避世之为成了大义?仔细重读《小石潭记》就可以发现,柳宗元将此文作于自己被贬之际。其后几年,他成为文化革命人之一,一直倡导“文道合一”的境界,而数年前《小石潭记》一文早已透露出了一种道家哲学的思想,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以其境过清,不可久留” 一句写出了柳宗元早就看破了清世不留世人尘的道理,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接受命运的不公,与老母下南荒。虽十余年后,母亲死了,但柳宗元已成大义。文世中与柳宗元、苏轼相近的事很多,也只有经历过人生大事者才会有所觉悟。因为在被贬后,这些文人只有在浩浩文字中,才能轻而易举找到一种回归感,铺开书卷时便可见天堑变通途,天马行空际尚可见烟雨涤尘。

在这块土地上,不时会和古镇有一次邂逅。文学的创造大多和意象有关,立象而立意,其间多有古中国元素,随处可见水井,酒馆,或是一座小庙,走进庙中,虔诚的上一炷香,梵音不绝。古镇的存在从来都不是对时间的累积,而是充分地表达。眼下,古镇多有和新房的结合,隐隐的透着不平常的气息。那是更为模糊的东西,那不是文化,也不是区域性的,而是更大的表达着自我主体的裂隙和消退,这是气息的变相匿迹,为的就是不在乎形象的态度,适从的情怀。这就是建立在中国哲学,宗教基础上的悲悯,这就是中国式的文学,这样的文学该有着大喜大悲,大善大恶,大美大丑,该有着划破时空的大手笔,有着大风景陪衬,用着大魔幻的语言,讲出最深奥的话。这一切都该用笔,用毛笔,一顿一撮地写出来,看出苍劲,看懂玄机。“陶与朦胧,心有灵犀”若无法做到这点,即“未尝不临文嗟悼”,那文学就达不到大统和谐,空间的断空感便如一墨进水,皆染。古今人们对文化所秉承的信念不一,所以思索点不同。但凡对待文字时,奇妙的感觉便呼之欲出,温馨得让人措手不及,这番截然不同的感受,定不是现今可以触摸得到的。自然馈赠下的古典文学是十分诱人的,不经意之时,便会给自己无比的感动。它的吸引力就在于它具有相当的封建性和缺陷,但却与今天的部分无文化或是近完美状态相比它的一份蹩脚之意实让人痴迷。

在一线瓦檐下,摆上一张藤椅,坐在上面,手旁持一杯清茶,拿去茶杯,在茶碗上轻刮两下,小品一口,润香盈嘴,不觉茶醉。顺瓦檐上望,白云过往颇有“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度湘水”之意。微风拂过,院中轻响“沙沙”树声,我且幽幽叹说:

如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生成永恒

没有悲然

一半在凡土里安详

一半在空中风扬

看人世自去你们的

消缺你们的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少时闭眼,听风过墙,谈学论道。潺潺水声入耳,尤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料想人若如水,无为却治,益于众生,那该多好。渐行于一座廊桥之下,河岸边茂林修竹,下铺一块一块小圆石,秋之近已,每块石头上都倚上一片残绿的竹叶,仿佛是托着一滴琼浆玉露。慢慢走上廊桥,只觉人世不赶时间。有时,一种文化的懦弱,文化的避让,往往可以换来更大的宁静。但同时也要保证文化本身绝对的独立性,倘若有伺机插足者,那就给这份纯真抛下了漫天阴霾。不是梦中的,这般四合院式的冲击,留下的将是无限悲哀。文化应为碗中的清水斗许,保持住高尚,真正的文化之间有相同性,但绝不会相融。不然,那后物则会作为伪物存在于世。这是文化特有的传统性,人们应像闲听小曲一般把它们全部传承下来,敬意的责任。

睁眼,起身回屋,竟已大雪漫天飞舞,枯黄的芦苇让船桨轻轻一碰就尘土飞扬。渺渺兮予怀,此时花瓣落地,雨雪散落破石处,溅开了永恒时,时间就有了缝隙,让文化趁虚而入,于是历史在时间中消磨,而文字就在思想中消磨。

【第18篇】

从书店购来《文化苦旅》一书,始惊于它古朴而别致的封面设计。轻轻瞥一眼,内心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欲将其翻开。于是读此书也算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读罢全书,最使我叹服的莫过于作者余秋雨的渊博。渊者,深也;博者,丰富也。余秋雨先生正是基于拥有深且丰富的文学和史学功底,才完成了如此一部“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范例”的著作。

轻轻合上书页,让思绪在脑海中自由地漂荡,于是一些熟悉的形象悄然无声地浮出了水面――“畏畏缩缩”的道士王圆箓,兴修都江堰的郡守李冰,空寂无人的天柱山,历经浩劫的天一阁,童年家乡的牌坊,“胖和尚”与“瘦和尚”的庙宇……

我们应当感谢余秋雨先生。是他,用自己亲身的造访,带领我们走进那些曾经辉煌灿烂的文化,走进一段段零落的历史,去探寻那许多人物的文化人格与文化良知。

可以说,余秋雨先生进行了一次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文化苦旅。说它跨越空间,因为他的足迹遍布浩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中国版图;说它跨越时间,因为他的身后是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在这里,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声音此起彼伏:有汉唐的强音,有明清的雄风,有三月阳春白雪,有万里平沙落雁,有胡笳声,有羌笛声,彼此应和着。如果,这整本《文化苦旅》是一幅画,那无疑,这幅画将以其背景的辽阔而无比的雄壮。

作者笔下的文字总是深刻而冷峻,历史的沧桑与深邃让我无法逃避。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笔端的微颤,似乎可以听到他不太平和的呼吸,似乎可以依稀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或激愤或叹息。读过以后,掩卷沉思,脑中似留下了许多零乱的想法,剪不断,理还乱。例如读《道士塔》一文,王道士对洞窟壁画和古老雕像的破坏,他的“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钮扣换一篮青菜”的“对外交易”,以及官僚们对无数珍贵文物的肆意糟践,都让我痛心疾首。由此,我想到了晚清政府的懦弱腐朽,近代史上的一次次耻辱,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所以,读《文化苦旅》有时是需要勇气的,它需要你敢于直面惨痛的历史和深深的民族疮疤。

当然不是所有篇目尽皆如此沉重,其中也不乏婉约清丽者,例如《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在这两篇中,余秋雨先生以精雅的园林与玲珑的小桥流水为背景,用青灰的色调淡淡地渲染,再加以“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似的楹联作点缀,使整幅画面沉浸在一派柔丽凄迷的氛围中。还有《牌坊》与《庙宇》两篇,作者用“朝花夕拾”般的笔法,安祥地回忆自己的童年,那庵庙,那花圃,那法师,那歌词,依旧清晰地萦绕脑际。

再看一眼封面,它的内涵似乎更加深刻:土黄的底色,一如那些记载着厚重历史的发黄的纸页。余秋雨先生正是沿着历史的轨迹寻去,去“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他用他渐行渐远的背影,陶冶着我们的文化情操。

寻着他的足迹,我们的视线穿越千年。

【第19篇】

惯于走远路的三毛曾经说过:“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我想,余秋雨先生或许会说:“远方在心中,无限远又无限近。”

对于这一程动人心魄又发人深省的文化苦旅来说,的确是这样的。这一路上,是孤独的,是沉重的,是心痛的,也是慰藉的。道士塔上散落的千年的风沙,柳侯祠旁矗立的寂寞的碑文,苏州小桥上幽幽不绝的箫声,西湖孤岛上潋滟千载的水影……在这一刻变的那样永恒。是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先生踏足这些别样风情的“人文山水”。毫无疑问,这样令人心醉的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柳侯祠、都江堰、江南小镇……留给人的不单单是无端的感动与无端的喟叹。

这样的苦旅是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最虔诚的朝圣。当先生踏足古代文人脚下的土地,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已经写满了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于是,它封存久远的一切,在这一可奔泻而出,裹卷了文人的柔弱,从此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了。

忽忆起东坡的名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其实何尝不是呢?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历史沧桑感也更易引出人生沧桑感。于是,先生将山水跋涉的人生回忆渗入笔墨中,显得愈加沧桑。就连历史本身也不会否认一切真切的人生回忆会给它增添声色和情致,但它终究还是要以自己的漫长来比照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线条来勾勒出人生的局限,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让人清醒又令人沮丧的那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以尚未悟得这一切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气也就消了大半。先生就这样走着,让秦朝的晨钟、汉朝的暮鼓、唐朝的烟尘、宋朝的和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厚重的苦旅就这样延续着,延续着。

这次苦旅虽苦却也令人超脱,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文化,一种历史的生命潜能以及看似先天的定位下前人徘徊的身影。是漂泊让生命痛并快乐着。文化的苦旅,如一杯纯净的苦丁茶,带给生命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那么,上路吧。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关作文

《文化苦旅》读后感400字 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读《文化苦旅》有感900字 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 《文化苦旅》读后感1200字 读《文化苦旅》有感700字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00字 《文化苦旅》读书报告800字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

推荐热门作文

《大风》读后感800字 《增肥呼啦圈》读后感800字 读一本好书《简·爱》 《花母鸡太太和两只蛋》读后感500字 《下雨的书店——世上最好的书》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800字 《桦皮船》中的美好象征——友谊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450字 《我的中国“芯”》读后感300字 《无人生还》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