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柳枝挂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伴随着这民谣,端午节如期而至。
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当然,也是一个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但是各地的节日习俗却不太一样。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大人们早就准备好了糯米、糯竹叶等和其他材料,并早早地把粽子包好。包粽子这一环节非常好玩、有趣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首先,他们把粽叶拿在手中,慢慢地围呀,围,围成一个长柄勺似的形状。这下孩子们可以有的玩了,往里边灌一些水。弄一个口,使粽叶的水一点一点地流出来,形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之后,再把米堆成一座小山,远处看上去如同一座雪山,白白的小小的那么可爱,那么圣洁。小孩的想法总是那么奇特,还会在小山上栽花种草——在小山贴上的花草或树叶,让小山充满勃勃生机。
最后该收线了,将包好的粽子捆起来,即使将粽子捆好了,孩子们也不会让他得到安宁——将线系在手上当溜溜球弹出去,收回来。但都是弹出去,收不回来。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柳枝挂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伴随着民谣,端午节渐渐地结束了。
【第2篇】
细雨蒙蒙,连缀成线。粽香飘万里,情意暖人心。绿水浮龙舟,千古话端午。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了。今年,我们在家包了粽子。
我乖乖地待在奶奶身旁耳濡目染,认为简单的粽子根本难不住我,可是,真正包的时候,比登天还难。
先准备好原料: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红豆,花生仁,小枣,都早已泡好了,切好地肉块,也已腌制好。
开始动手了,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包的手法折出了一角,在折好的一角上放一点浸泡好的糯米和几颗小枣,又用糯米盖上去,再把粽叶盖好,我才长舒了一口气。最后一步——扎粽绳。粽叶包的严实才好吃,我“五花大绑”地把粽子捆好,高高举起,可不料糯米“哗啦”一下,全掉在我头上,我便悻悻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熟了,我高兴极了。爸爸还给我讲了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起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有些人说端午节的起源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自杀后,被吴王投入江中的伍子胥。总之,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但最权威的说法是纪念屈原。据说,楚王宠信奸佞,排挤忠良,屈原被贬。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灭亡,含恨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到江边去悼念屈原,所以便有了这些节俗,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要有屈原的爱国精神。
【第3篇】
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春节走亲戚,清明节扫墓,重阳节观赏菊花……这些都是我国传统节日等风俗。这不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我非常高兴!
今天上午,我们坐车去奶奶家。刚一进门,我就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跑进厨房一看,原来是奶奶正在包粽子呀!我看奶奶包粽子很有趣,手也痒痒了,便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过了很长时间,我的一个都没有包好,而奶奶却熟练地包了一个又一个,我着急了,于是,奶奶便教我怎么包。过了一会儿,我就包好了一个。我又连着包了几个,都成功了。后来,我又向奶奶发起挑战,看我们两个谁包得快,最后是我以一个粽子赢了奶奶。
包完粽子以后,就把粽子放到锅里煮一小时,便煮好了。大家吃着我和奶奶包的粽子,开心地笑了。吃完粽子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电视前,观看赛龙舟比赛——随着一声枪响,赛龙舟比赛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前面拿浆的队员们拼命地划着,后面的鼓手也有节奏地敲着鼓,而岸上的人们则为他们呐喊、加油、助威。比赛一直持续了两个小时,最后以一个队伍的获胜而画上了句号。人们拿着各自的奖品站在岸边,集体往河里投放粽子。
这就是我国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