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世界名著 > 列夫托尔斯泰传 >

列夫托尔斯泰-09(7)

发布时间:2017-06-30 16:09:05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我保留着报复之权."书首的箴言.上帝说......

这是被情所煎熬,被神的律令所压迫的灵魂的悲剧,......为托尔斯泰一鼓作气以极深刻的笔触描写的一幅画.在这悲剧周围,托尔斯泰如在《战争与和平》中一样,安插下好几个别的人物的小说.但这些平行的历史可惜衔接得太迅骤太造作,没有达到《战争与和平》中响曲般的统一.人们也觉得其中若干完全写实的场面,......如圣彼得堡的贵族阶级与他们有闲的谈话,......有时是枉费的.还 有,比《战争与和平》更显明地,托尔斯泰把他的人格与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的景色错在一起.但作品并不因此而减少它的富丽.和《战争与和平》中同样众多的人物,同样可惊地准确.我觉得男子的肖像更为优越.托尔斯泰描绘的斯捷潘.阿尔卡杰维奇,那可的自私主义者,没有一个人见了他能不回答他的好意的微笑,还 有卡列宁,高级官员的典型,漂亮而平庸的政治家,永远借着讥讽以隐藏自己的情:尊严与怯弱的混合品;虚伪世界的奇特的产物,这个虚伪世界,虽然他聪明慷慨,终于无法摆脱,......而且他的不信任自己的心也是不错的,因为当他任令自己的情布时,他便要堕入一种神秘的虚无境界.

但这部小说的主要意义,除了安娜的悲剧和一八六○年时代的俄国社会......沙龙,军官俱乐部,舞会,戏院,赛马......的种种色相之外,尤其含有自传的格.较之托尔斯泰所创造的许多其他的人物,列文更加是他的化身.托尔斯泰不独赋与他自己的又是保守又是民主的思想,和乡间贵族轻蔑知识阶级的反自由主义;在本书的结尾中,还 有明白攻击战争.国家主义.泛斯拉夫族主义的思想.而且他把自己的生命亦赋予了他.列文与基蒂的情和他们初婚后的数年,是他自己的回忆的变相,......即列文的兄弟之死亦是托尔斯泰的兄弟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的表现.最后一编,在小说上是全部无用的,但使我们看出他那时候衷心惶乱的原因.《战争与和平》的结尾,固然是转入另一部拟议中的作品的艺术上的过渡,《安娜.卡列尼娜》的结尾却是两年以后在《忏悔录》中宣露的神革命的过渡.在本书中,已屡次以一种讽刺的或剧烈的形式批评当时的俄国社会,这社会是为他在将来的著作中所不住地攻击的.攻击谎言,攻击一切谎言,对于道德的谎言,和对于罪恶的谎言同样看待,指斥自由论调,抨击世俗的虚浮的慈悲,沙龙中的宗教,和博主义!向整个社会宣战,因为它魅惑一切真实的情,灭杀心灵的活力!在社会的陈腐的法统之上,死突然放射了一道光明.在垂危的安娜前面,矫伪的卡列宁也感动了.这没有生命,一切都是造作的心魂,居然亦透入一道的光明而具有基督徒的宽恕.一霎时,丈夫,妻子,情人,三个都改变了.一切变得质朴正直.但当安娜渐次回复时,三人都觉得"在一种内在地支配他们的几乎是圣洁的力量之外,更有另一种力量,粗犷的,极强的,不由他们自主地支配着他们的生命,使他们不复再能享受平和".而他们预先就知道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是无能的,"他们将被迫作恶,为社会所认为必须的"."对于社会,罪恶是合理的.牺牲,却是不健全."(《安娜.卡列尼娜》法译本第二册)

  • 共8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下一页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荷马史诗·外国名诗·外国情诗精选·伊索寓言·侦探推理短篇小说·外国短篇小说·莎士比亚·高尔基作品集·儒勒·凡尔纳·狄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