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噢!他在这里,上帝!"
这部剧作所以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韵味者,更因为它采用乡人的语言.
"我搜遍我的笔记夹以写成《黑暗的力量》."这是托尔斯泰和保尔.布瓦耶所说的话.
这些突兀的形象,完全是从俄国民众的讽刺与抒情的灵魂中涌现出来的,自有一种强烈鲜明的色彩,使一切文学的形象都为之黯然无色.我们感到作者在艺术家身份上,以记录这些表白与思想为乐,可笑之处也没有逃过他的手法;一八八七年正月托尔斯泰致书捷涅罗莫有言:"我生活得很好,且很快乐.这一向我为了我的剧本《黑暗的力量》而工作.它已完工了."而在热情的使徒身份上,却在为了灵魂的黑暗而痛惜.
在观察着民众,从高处放一道光彩透破他们的黑夜的时候,托尔斯泰对于资产与中产阶级的更黑暗的长夜,又写了两部悲壮的小说.我们可以感到,在这时代,戏剧的形式统制着他的艺术思想.《伊万.伊里奇之死》与《克勒策奏鸣曲》两部小说都是紧凑的.集中的内心悲剧;在《克勒策奏鸣曲》中,又是悲剧的主人翁自己讲述的.
《伊万.伊里奇之死》(一八八四......八六)是激动法国民众最剧烈的俄国作品之一.本书之首,我曾说过我亲自见到法国外省的中产者,平日最不关心艺术的人,对于这部作品也受着极大的感动.这是因为这部作品是以骇人的写实手腕,描写这些中等人物中的一个典型,尽职的公务员,没有宗教,没有理想,差不多也没有思想,埋没在他的职务中,在他的机械生活中,直到临死的时光方才懔然发觉自己虚度了一世.伊万.伊里奇是一八八○年时代的欧洲中产阶级的代表,他们读着左拉的作品,听着萨拉.伯恩哈特的演唱,毫无信仰,甚至也不是非宗教者:因为他们既不愿费心去信仰,也不愿费心去不信仰,......他们从来不想这些.
由于对人世尤其对婚姻的暴烈的攻击与挖苦,《伊万.伊里奇之死》是一组新作品的开始;它是《克勒策奏鸣曲》与《复一活》的更为深刻与惨痛的描写的预告.它描写这种人生(这种人生何止千万)的可怜的空虚,无聊的野心,狭隘的自满,......"至多是每天晚上和他的妻子面对面坐着,"......职业方面的烦恼,想像着真正的幸福,玩玩"非斯脱"纸牌.而这种可笑的人生为了一个更可笑的原因而丧失,当伊万.伊里奇有一天要在客厅的窗上悬挂一条窗帘而从扶梯上滑跌下来之后.人生的虚伪.疾病的虚伪.只顾自己的强健的医生的虚伪.为了疾病感到厌恶的家庭的虚伪.妻子的虚伪,她只筹划着丈夫死后她将如何生活.一切都是虚伪,只有富有同情的仆人,对于垂死的人并不隐瞒他的病状而友一爱一地看护着他.伊万.伊里奇"对自己感觉无穷的痛惜",为了自己的孤独与人类的自私而痛哭;他受着极残酷的痛苦,直到他发觉他过去的生活只是一场骗局的那天,但这骗局,他还 可补救.立刻,一切都变得清明了,......这是在他逝世的一小时之前.他不复想到他自己,他想着他的家族,他矜怜他们;他应当死,使他们摆脱他.
......痛苦,你在哪里?......啊,在这里......那么,你顽强执拗下去罢.......死,它在那里?......他已找不到它了.没有死,只有光明......."完了."有人说.......他听到这些话,把它们重复地说......."死不复存在了."他自言自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