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一章 引论。论市场
第一章 引论。论市场
第一节 生物学和机械学关于相反力量均衡的概念。本篇的范围。
一个企业成长、壮大,以后也许停滞、衰朽。在其转折点,存在着生命力与衰朽力之间的平衡或者均衡。第四篇的后几章讨论过的主要是使人口增减或工商业方法兴衰的那类力量的均衡。随着我们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我们越来越有必要认为经济力量相似于那样一些力量,这些力量使青年人成长到壮年,此后,他逐渐僵硬,不爱活动,直到最后让位于其他生气勃勃的人。但是为了给这种高深的研究作好准备,首先我们就需要观察一下比较简单的力量均衡,这种均衡是和一条弹线所系的一块石子或一个盆中彼此相依的许多小球所保持的机械均衡大体上一致的。
现在我们必须研究需求和供给的一般关系;特别是和供求借以保持“均衡”的那种价格的调节相关的那些关系。均衡这个名词是一个通用的名词,而且现在可以不加特殊解释地来使用。但这个名词牵涉到许多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只能逐步地加以解决。事实上,本篇中的很大的篇幅就用在讨论这些困难了。
例证有时将取自某一类经济问题,而有时将取自另一类经济问题,但是主要的推理过程和任何特定种类所特有的那些假设无关。
这样,它既不是叙事的,也不积极地解决实际问题。它揭示了我们关于支配价值的因素的知识的主要理论根据,从而,为下篇行将建立的结构作好准备。它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获得知识,毋宁说是为了获得和整理关于迫使人类进行经济上的劳作和牺牲以及使他终止的那两组相反力量的知识的能力。
首先我们必须对市场加以简略的叙述:因为它是使本篇和下篇中的概念更加精确所必要的。但是市场的组织不论在原因或结果上都是和货币、信用与对外贸易密切地联系着的。
因此,对它的充分研究,就只好留待下一卷。在那里,市场将同工商业的变动结合起来,同生产者和商人的联盟与雇主和雇工的联盟结合起来加以研究。
第二节 市场的定义。
当谈到供求的相互关系时,它们所指的市场当然必须是同一个市场。如古尔诺所说,“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特定的货物交易场所,而是指任何地区的全部,在这个地区中,买主与卖主彼此之间的往来是如此自由,以致相同的商品的价格有迅速相等的趋势”。又如杰文斯所说:
“起初,市场是城中出售粮食和其他物品的一个公共场所,但是这个字的意义曾被推广,从而指任何一群商业上有密切关系并进行大量交易的人。一个大城市有多少重要行业,就可以有多少个市场,而这些市场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固定场所。市场的中心是交易所,市集或售卖所,商人们都约定在那里相会和进行交易。伦敦的股票市场、小麦市场、煤炭市场,糖市场和许多其他市场都各有各的固定场所;曼彻斯特的棉布市场、废棉市场和其他的市场也是如此。但场所上的这种区分是不必要的,交易者虽散布于全城或郊区,但他们仍能形成一个市场,如果他们借助于市集、约会、已公布的价单、邮败和其他办法而彼此取得密切联系的话。
因此,一个市场越完全,则市场的各个部分在同一时间内对同种商品支付相同价格的趋势也越强。当然,如果市场很大,则把货物运给不同买主的费用也必须酌加在内;各个买主,除市场价格外,还一定得支付一宗特别的运费。
第三节 市场在空间上的局限性。影响某物市场大小的一般条件;适于分等分级和选样;宜于运输。
把经济学的推理运用于实践时,往往很难确定某地供求变动在多大程度上受着他地供求变动的影响。很显然,电报、印刷机和蒸汽运输的一般趋势是扩大这些影响的作用范围,并加强它们的势力。整个西方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看成是各种股票证券和贵生属的市场,小而言之,可以被看成是毛、棉、甚至小麦的市场;当然必须酌加运费,其中包括货物通过海关时所交纳的关税。因为在所有这些场合下,包括关税在内的运费不足以阻止西方世界各地的买主彼此竞购相同的供应品。
有许多的特殊原因,它们可以扩大或缩小某特定商品的市场。但是差不多所有那些拥有广大市场的商品都具有普遍的需求,且易为人所识别。例如,棉布、小麦和铁都是满足迫切的、几乎是普遍的需要的。它们易于识别,所以,它们能够由那些彼此相隔很远,以及和商品相隔也很远的人们来买卖。如有必要时,可以从这些商品中选取真正典型的样品:
它们甚至可以由一个专门家来“分级”,像美国对谷物所分的等级那样;因此,买主可以确保他所买的商品将达到一定的标准,虽然他从来没有见过他所要买的商品的样本,而如果他见过样本,则他也许不能作出判断。
拥有广大市场的那些商品,也必须是经得起长途运输的商品:它们必须有相当的耐久性,同时它们的价值和体积相比要大得多。某商品是如此笨重,以致在离产地很远的地方销售时它的价格势必有所提高,这样的商品照例只有很狭隘的市场。例如,普通砖的市场实际上只限于砖窑附近的地区,它们几乎不堪通过陆路而运输到那些没有自己砖窑的地区。
但某些特种砖则在英国大部分地区拥有自己的市场。
第四节 组织完善的市场。
让我们进一步考察那些东西的市场,这些东西是用特殊的方式来满足普遍的需求,具有易于识别和便于携带等条件的。它们,如我们所曾提到的,就是有价证券和贵金属。
某公司的任何一张股票或债券,某政府的任何一张公债票,同任何其他一张收益相同的股票或债券完全具有相同的价值。买主究竟购买哪一种,对他来说是没有区别的。有些证券主要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煤业公司、轮船公司和其他公司的证券,需要有关当地情况的知识,除了在附近城镇的交易所中是很难推销的。但是整个英国就是它的一个大铁路公司的股票和债券的市场。平时一个经纪人即使没有米德兰铁路的股票,他也会出售这种股票;因为他知道这种股票总是流入市场,并且确信他能买到它们。
但最有力的事例是那些证券的事例,这些证券叫做“国际”证券,因为世界各地都需要它们。它们是:一些主要国家的债券和大公司如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债券。对于这类债券来说,电报使全世界交易所中的价格保持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水平上。如果其中一种债券的价格在纽约、巴黎、伦敦或柏林有所上涨,则仅涨价的消息就有使其他市场的价格上涨的趋势;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价格上涨受到阻碍,则别的市场多半会立即将该特定种类的债券用电报预售的办法在价格高的市场上抛售,而头一个市场的经纪人将在别的市场进行电报预购。一方面卖,另一方面买,就加强价格到处趋于一致的倾向;除非有些市场处于非常状态,这种倾向就立刻成为不可抗拒的。
在交易所中,一般说来,商人也能确保按照同买价差不多相等的价格出售证券;他往往情愿以低于他在同一刹那所能卖的价格的1/2%,或1/4%,或1/8%,有时甚至1/16%的价格购买头等股票。如果有两种同样保险的证券,其中一种是发行额大的债券,而另一种是同一个政府发行额小的债券,从而,头一种债券不断流入市场,而后一种债券却很罕见,那末,仅仅因为这个缘故,商人们所取的卖价和买价之差在后一场合要比前一场合大些。这正说明了这个伟大的法则:某种商品的市场愈大,一般说来,它的价格变动愈小,而商人在经营此商品中所取的周转利率也愈低。
可见,证券交易所曾经是,现在仍然是借以形成各种易于识别、便于携带和满足普遍需求的产品的市场的范例。但在最大程度上具有这些性质的商品是黄金与白银。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它们曾被选作货币使用,以代表其他东西的价值。
世界金银市场组织得十分完美,它可以提供我们所讨论的那些法则的作用的许多奇妙例证。
第五节 即使一个小市场也往往受远处的间接影响。
在和国际证券与贵金属的市场相反的另一极端,首先是适合某些人的那些定做的东西,如合身的衣服;其次是那些容易腐烂而体积很大的东西,如新鲜蔬菜之类,这些东西不便于长途运输。前者很难说有一个批发市场,它们价格由以决定的那些条件是零买和零卖的条件,而对这些条件的研究可略而不论。
第二类商品的确拥有批发市场,但它们只限于很小的范围。我们可以在乡镇出售较普通的蔬菜中我到我们的典型事例。附近的菜商也许在双方几无外部干扰的条件下准备把菜卖给镇中居民。卖方和可向别处购买的买方对过高的价格可以有某些节制:但通常这种节制不起作用,而可能发生的是,在这种场合下,菜商们能够联合起来,从而规定一种人为的垄断价格;这就是说,这种价格与生产成本几无直接关系,而主要是由对市场的负担能力的考虑所决定的。
另方面,很可能,有些菜商和第二个乡镇的距离几乎一样远近,有时他们把菜送到这个镇,有时又送到那个镇;而有时在头一个镇买菜的人也同样可以到第二个镇去买;价格上极小的差异,将使他们愿意到较好的市场去,从而,使两个镇中的交易在某种程度上相互依存起来。也很可能,第二个镇和伦敦或其他中心市场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它的价格是由中心市场的价格所决定;在这种场合下,第一个镇的价格也必定有很大的变动,以便和它们相一致。随着消息的一传十,十传百直到消息远散各处,因此,即使偏僻的市场也动辄为本市场未曾觉察的那些变动所影响,而这些变动是来自远方,逐渐波及各个市场的。
可见,在一个极端是世界市场,其中直接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起着作用;而在另一个极端是那些偏僻的市场,其中没有来自远方的各种直接的竞争,虽然在这些市场上甚至也可以感受到间接的传来的竞争。而绝大多数的市场却处于这两个极端的中间,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必须研究它们。
第六节 市场在时间上的局限性。
此外,市场不但因地区而异,而且也因使供求力量彼此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不同而有所不同。这种时间因素比空间因素当前需要更加充分的注意。因为均衡本身和决定它的那些因素的性质都以市场所占用的时间的长短为转移。我们将知道,如果时期很短,则供给局限于现有的存货;
如果时期较长,则供给将或多或少受该商品生产成本的影响,而如果时期很长,则这种成本将又或多或少受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这三类当然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首先讨论第一类;并在下章中考察那些供给和需求的暂时均衡,其中供给实际上只指市场上可供出售的存货,因此,它不能直接受生产成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