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世界名著 > 充满奇想的一年 >

充满奇想的一年(14)

发布时间:2023-03-16 15:12:37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第15节:充满奇想的一年(14) 

这种一清二楚的语调从未改变过。它反复强调指导实践的一面。应该让丧亲者"坐在一间阳光明媚的房间中",房间若生有火堆更好。可以让丧亲者吃点食物,但是只要"一点点":茶、咖啡、肉汤、一片薄薄的面包、一个煮熟的鸡蛋。牛奶也可以,但只能用热牛奶:"冷牛奶对已经浑身发抖的人来说很糟糕。"至于接下来要吃的东西,"厨子可以做点他们平时喜欢吃的菜肴--但每次只要给他们一点点就够了,因为他们的胃虽然可能空荡荡的,但他们的味觉会分辨不出食物的味道,而且消化功能也不会在最佳状态。"致哀者出席葬礼时所穿的服装应该尽量朴素:所有的服装,包括皮鞋和草帽,"颜色都应该非常相称"。给多少帛金应该预先确认。葬礼期间,应有一个朋友留下来看管房子。这个朋友应该让房子保持空气流通,将搬动过的家具放回原位,为即将回来的家属生一堆火。"准备热茶和肉汤也很好,"博斯特女士建议说,"应该在他们回家时就把茶或者肉汤端给他们,不要先问他们想不想喝。那些非常痛苦的人不想吃东西,但如果有人把食物端给他们,他们会机械地接过去,而一些促进消化、刺激不平衡的血液循环的温热食物,正是他们最需要的。" 

这种冷静客观的叙述蕴含着非凡的智慧,它对后来医学研究所的书中提到那种身体上的紊乱("内分泌、免疫系统、自主神经和心肌系统的变化")有一种本能的认识。我不知道是什么让我翻看艾米莉·博斯特的书(我想可能是因为我想起了我母亲,二战期间,我们在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租了一座有四个房间的房子;有一次大雪纷飞,她让我看这本书),但当我在互联网上找到它的时候,它直接击中了我的心扉。看着它的时候,我想起了约翰去世那晚我在纽约医院浑身发冷。我当时以为我觉得冷是因为那天是12月30日,而我为了准备晚饭,身上只穿着亚麻布裙子和羊毛衫,趿着拖鞋,没穿袜子就来到医院。这是我觉得浑身发冷的部分原因,但我觉得浑身发冷,也因为我身体的正常机能统统都失效了。 

这一点,博斯特女士会明白的。在她写作的那个世界,哀悼依然得到承认和允许,不用从人们眼中消失。1973年,菲利普·阿里兹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表了一系列演讲,讲稿后来结集出版成《西方对待死亡的态度:从中世纪到现在》一书。他在书中提到,1930年前后,多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公众认可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写道:"过去无所不在、司空见惯的死亡,如今将会被消除,将会消失。它将会变成可耻和遭到禁止的事情。"1965年,英国的社会人类学家乔弗雷·戈耶尔出版了《死亡、悲哀和哀悼》一书。在书中,他认为人们愈来愈追求一种新的"自我享乐的伦理责任",一种全新的"别做任何减少他人欢乐的事情的规则",导致了这种对公开哀悼的拒绝。他说,在当代英国和美国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将哀悼当成一种病态的自我放纵,丧亲者若能完全掩饰他们的悲哀,让外人一点都猜不出发生什么事情,便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悲哀变得隐蔽的原因之一是现在死亡主要在人们视线之外发生。早在博斯特女士写作的年代,死亡尚未职业化。死亡通常和医院没什么关系。女人死于分娩。儿童死于热病。癌症无药可治。她着手创作这本礼仪图书的时候,美国只有很少家庭未曾被1918年那场横扫全国的流感所波及。死亡触手可及,在家中。在人们看来,一般成年人应该能够而且主动地对付它的后果。我在加利福尼亚长大,人们教导我,若有人去世,你必须烤一根火腿。把火腿送给那家人。你得出席葬礼。如果那家人是天主教徒,你还得去听人念悼词,但你不能哀嚎,不能大声致哀,总之不能引起死者家属的注意。看到最后,在艾米莉·博斯特这本1922年的礼仪图书中,我才见到对这另一种死亡最为精确的理解,以及对悲哀最为详尽的治疗。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朋友本能的智慧。在最初那几个星期,这个朋友每天从唐人街给我带来一份姜葱粥。粥我能咽下。粥是我惟一能咽下的食物。

5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荷马史诗·外国名诗·外国情诗精选·伊索寓言·侦探推理短篇小说·外国短篇小说·莎士比亚·高尔基作品集·儒勒·凡尔纳·狄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