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名家名作 >

《英雄之言》原文及鉴赏

发布时间:2023-01-10 16:18:38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物之所以有韬晦①者,防乎盗②也。故人亦然。

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 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③其性④耳。视玉帛⑤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⑥; 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⑦。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⑧; 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⑨则曰: “居宜如是⑩!”楚籍(11)则曰: “可取而代(12)!”意(13)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14),然后生其谋耳。

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15),不为人之所窥(16)者,鲜(17)矣!

(《谗书》)

【注释】

 ①韬晦——韬光晦迹,收敛光芒,隐藏踪迹,指生物在生理上隐蔽自己的本能。②盗——指加害于身的外敌。③不常——不能始终保持。④性——指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等人的本性。⑤玉帛——玉器、束帛,这里指金钱财物。⑥牵——牵累,迫使。此句意为: 为寒饿所迫。⑦涂炭——污泥和炭火,比喻困苦境地,犹言水深火热的境地。⑧无得而言——简单明白,没有什么可说的。⑨西刘——刘邦。秦亡后,楚汉相争,楚在东,汉在西,故称刘邦为“西刘”。⑩居宜如是——意即大丈夫应当过这样的生活。《史记·高祖本纪》载: 汉高祖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到秦帝的豪华生活和壮丽的宫殿,曾情不自禁地慨叹说: “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 ” “居宜如是”是概括其大意。(11)楚籍——项羽。项羽名籍,世为楚将,故称楚籍。(12)可取而代——可取(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载: 秦始皇出游会稽时,项羽和他的季父项梁看到秦始皇后说: “彼可取而代也! ”(13)意——推想。(14)靡曼骄崇——靡曼:奢侈、华美,指宫殿服饰;骄崇:骄贵尊崇,指地位作风。(15)峻宇逸游——峻宇: 高大的房屋。《书·五子之歌》: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逸游: 舒适游乐的物质条件。(16)窥——窥伺,犹言暗算,打主意。(17)鲜——少。

【赏析】 

本文推衍《庄子·胠箧》中“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道理,揭露当时宦官、朋党用美丽的言辞掩饰其勾心斗角,窃国祸民的丑恶行径。

借古讽今,是本文最大的特色。汤灭夏时,打出的旗号是“吊民伐罪”,所谓“有夏昏德,民坠涂炭”(《书·仲虺之诰》)。刘邦、项羽互争王位,却被目为“英雄”。作者用他们暗比唐末宦官、朋党勾心斗角的权利之争,不露痕迹地揭发和抨击了权势者的窃国行径。所谓“不常其性”、“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表面为其开脱,实则深含讥讽。

简单勾勒,剖示心态,是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本文篇幅不长,但读起来颇有情趣,这与作者采用“寓理于形”的议论方式是分不开的。“盗”虽然已失去了人的“善”的本性,但他们从外表上看与常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冠履焉,衣服焉”,寥寥数字,却将“盗”的俨乎其然的情态呈现于读者的眼前,令人忍俊不禁。而“居宜如是”、“可取而代”、“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则借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描绘其心态,唤起读者的联想,让权势者窃国祸民的丑恶面目从“救彼涂炭”的“英雄”假象之中幻化出来,震聋发瞆。

勾勒形象,只着衣帽;借用典故,只描心态,而我们得到的却是全人、全情、全理,真可谓惜墨如金。作者技艺的精湛可见一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名著知识·世界名著·世界名著英文版·少儿故事·经典童话·查理九世全集·古典小说·笑猫日记全集·淘气包马小跳书·伍美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