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名家名作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原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2023-01-05 11:10:34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中国]周恩来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演讲词】

主席,各位代表:

我的主要发言现在印发给大家了。在听到了许多代表团团长的一些发言之后,我愿补充说几句话。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所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意五国总理茂物会议所宣布的关于亚非会议的四项目的,而不另提建议。

本来,对于美国一手造成的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我们很可以在这里提出如同苏联所提出的召开国际会议谋求解决的议案,请求会议加以讨论。中国人民解放自己领土台湾和沿海岛屿的要求是正义的,这完全是内政和行使自己的主权,并得到许多国家的支持。我们也可以提议会议讨论承认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问题。去年,科伦坡五国总理会议,还有亚非其他国家,都曾经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地位。而且,中国在联合国所受的不公正待遇,也可以在这里提出批评。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使我们的会议陷入对这些问题的争论而得不到解决。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

现在,我首先谈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第二次大战后,亚非两洲兴起了许多独立国家,一类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一类是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国家。前一类国家并不多。但是某些人所不喜欢的,就是6亿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政治制度,而不再为帝国主义所统治了。后一类国家很多,像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和亚非许多国家都是。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济上或文化上都落后。我们亚非会议既然不要排斥任何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次之,我要谈有无宗教信仰自由的问题。宗教信仰自由是近代国家所共同承认的原则。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但是我们尊重有宗教信仰的人。我们希望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应该尊重无宗教信仰的人。中国是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它不仅有700万共产党员,并且还有以千万计的回教徒和佛教徒,以百万计的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中国代表团中就有虔诚的伊斯兰教的阿訇。这些情况并不妨碍中国内部的团结,为什么在亚非国家的大家庭中就不能将有宗教信仰的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团结在一起呢?挑起宗教纷争的时代应该过去了,因为从挑起那种纷争中得到利益的并不是我们中间的人。

第三,我要谈所谓颠覆活动的问题。中国人民为反对殖民主义所进行的斗争超过10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的革命斗争也经历了近30年的艰难困苦的过程,才终于达到了成功。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蒋介石统治下所受的苦难是数也数不尽的,最后才选择了这个国家制度和现在的政府。中国革命是依靠中国人民的努力取得胜利的,决不是从外输入的,这一点连不喜欢中国革命胜利的人也不能否认。中国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反对外来干涉,为什么我们会去干涉别人的内政呢?有人说,中国在国外有1000多万华侨,可能利用他们的双重国籍来进行颠覆活动。但是,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蒋介石至今还在利用极少数的华侨进行对所在国的破坏活动。新中国的人民政府却准备与有关各国政府解决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又有人说,在中国有傣族自治区威胁了别人。中国境内有几十种少数民族共4000多万人。其中傣族和相同系统的壮族将近千万人。他们既然存在,我们就必须给他们自治权利。好像缅甸有掸族自治邦一样,在中国境内各个少数民族都有他们的自治区。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境内实行自治权利,如何能说威胁邻邦呢?我们现在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乃至世界各国,首先是我们的邻邦,建立正常关系。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去颠覆别人的政府,倒是有人在中国的周围建立进行颠覆中国政府的据点。比如在缅甸边境就存在着蒋介石集团的残余武装分子,对中缅两国进行破坏。因为中缅友好,我们一直尊重缅甸的主权,信任缅甸政府去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人民选择和拥护自己的政府,中国有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决无颠覆邻邦政府的意图。相反的,中国正在受着美国政府公然不讳地进行颠覆活动的害处。大家如果不信,可亲自或派人到中国去看。我们是容许不知真相的人怀疑的,中国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你们什么时候去都可以。我们没有竹幕,倒是别人要在我们之间施放烟幕。

16亿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鉴赏】

这是1955年4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市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所作的补充发言。

第一次亚非会议,是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自主召开的国际会议。4月18日上午,会议在万隆独立厅开幕,29个亚非国家的约3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致开幕词,之后一致通过了会议的五项议程。在大会的发言中,一些亲西方国家的代表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恶意的攻击,叫嚣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甚至有人当着周恩来的面,指责中国利用海外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一时间,会场气氛十分紧张,激烈的论战随时可能发生,搞得不好,会议很可能不欢而散。

在其他国家的代表发言时,周恩来时刻保持着冷静、忍耐的态度,了解、分析各代表团的态度和发言背景。

当一切报名发言的人都讲完以后,会议主席宣布:“现在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发言”。霎时间,会场爆发出从未有过的雷鸣般的掌声。

在掌声过后的一片寂静中,周恩来第一句话便语惊四座:“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此话一出,一些攻击过新中国的国家的代表也不禁暗自赞叹:毕竟有大国风度,不与小人一般见识。

周恩来深深地懂得:攻击中国的一些国家的代表,有的是出于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不了解,有的是由于要求得到美国的援助而不得不这样做。在历史上,这些国家都遭受过殖民主义者的奴役,以前经济也比较落后,因而同中国有着不少共同点。正因为如此,他接下去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为了击破由美国导演的对新中国的围攻,缩小打击面,同时也照顾某些亚非国家同美国的关系,周恩来不从正面反驳一些国家代表的无端指责,而是把话题转移到台湾和联合国席位问题上去。他说:中国所受的不公正待遇,本来也可以在这里提出批评,但我们并没有这样做,目的是不使会议陷入对这些问题的争论。他的发言表明中国代表团既坚持原则,又不拘泥于小节,一切从大局出发。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这篇演讲的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独立的道路,但却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由于这次亚非会议不是来讨论哪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或落后,因而寻找共同点、增进团结应成为主要目的。能增进团结的基础,就是中国政府提出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指出:“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为什么“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周恩来不到20分钟的演讲,理直气壮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既坚持了原则,但又不强加于人,粉碎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妄想把会议拖入对立和争吵以至破裂的阴谋,增进了各国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因而受到各国代表的热情称赞。连攻击过中国的菲律宾代表罗慕洛也说这是个“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的演说”。

整篇演讲逻辑严密、观点鲜明、措词妥帖。一方面显得态度诚恳、平易近人;另一方面又柔中见刚,不失时机地反击各种攻击中国的谬论。演讲中不批评任何一个亚非国家,而把矛头引向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体现出巧妙的斗争策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名著知识·世界名著·世界名著英文版·少儿故事·经典童话·查理九世全集·古典小说·笑猫日记全集·淘气包马小跳书·伍美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