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名家名作 >

马克·吐温《登勃朗峰》原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2023-01-02 21:51:17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赴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搭火车去了马蒂尼①。翌晨8时许,即徒步出发。路上伴侣很多——乘车骑骡的旅客多,还有尘土多。队伍前前后后,络绎不绝,长可一英里左右。路为上坡——一路上坡——而且也较陡峻。天气又复灼热,乘坐于骡背或车中的男男女女,蠕蠕而前,焦炙于炎阳之下,真是其状可悯。我们尚能祛避暑热于林薮之间,广得荫凉,但是那些人却办不到。他们既花钱坐车,是舍不得因耽搁而轻耗盘缠的。

我们取道黑首②而前,抵高地后,沿途景物,颇不乏胜致。途中一处须经山底隧道;俯瞰下面峡谷,有清流激湍其间;环视左右,石如扶垛,丘冈蓊郁,景色殊幽。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鸣溅,连绵不绝。

抵达阿冉提村③前半小时顷,雪岭一座,巍然在望,日熠其上,光晶耀眼,顶作V形,无异壮峨山门。这时我们乃亲睹了勃朗峰,诨号“阿尔卑斯之王”。我们拾级而上,这座尊严的雪岭也随之而愈升愈高,矗入蓝天,渐而夺据整个穹苍。

环顾邻近诸峰,——一例光秃陡峭,色作浅棕——奇形怪态,不可名状。有的顶端绝峭,复作微倾,宛如美人纤指④一般;另一怪峰,状若塔糖⑤,又类主教角冠,巉岩峭拔,雪不能积,仅于分野之处见之。

当我们仍高踞山巅,尚未下至阿冉提村之前,我们曾引领遥望附近一座山峰,只见棱镜虹霓般的丽彩,璀璨缤纷,正戏舞于白云之旁,而白云也玲珑要眇,仿佛游丝蛛网一般。那里软红稚绿,灼灼青青,煞是妩媚;没有一种色泽过于凝重,一切都作浅淡,而萦绕交织,迷人心意。于是我遂取坐观,饱览奇景。这一天彩幻,仅作片晌驻留,旋即消逸,变幻交融,一时几于无见;俄而又五色繁会,轻柔氤氲的晴光,瞬息万变,聚散无定,纷至沓来,熠耀于缥缈云端,把冉冉白云化作霓裳羽衣,精工绝伦,足堪向飞仙捧供。

半晌,方悟刚才的种种瑰丽色彩,无穷变幻,原是我们在一只肥皂泡中所常见的;皂泡所过之处,种种色泽变幻,无不尽摄其中。天下最美丽最妙造的事物实在无过于皂泡;适才的一天华彩,云锦天衣,恰似碎裂在阳光之下的美丽皂泡一样。我想世上的皂泡如其可求,其价值将不知几何。

马蒂尼至阿冉提之行,计历时8时许。一切车骑,尽抛身后;这事我们也仅偶一为之。俯缘河谷而下,前往沙蒙尼⑥途中,雇得敞篷马车一辆;继以一小时之余裕,从容进餐,这给了车夫以取醉工夫。车夫有一友人一起同行,于是这友人也得暇小酌一番。

起身后,车夫说我们用饭之际,旅客都已赶到,甚至赶在前面了;“但是,”他神气十足地说⑦,“不必为此烦恼——安心静坐吧——不用不安——他们已经扬尘远去了,但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背后。劝您安心静坐吧,一切都包在我的身上——我乃是车夫之王啊,看吧!”

鞭梢一振,车遂辚辚而前。颠簸之巨,为平生所未有。最近的暴雨把有些地方的路面冲掉了,但我们也一概不顾,轮不稍停,车不减速,乱石废物,溪谷原野,飞掠而过——时而尚有两轮一轮着陆,大部时间则几乎轮不匝地,凌空骧腾。每隔一会,这位镇定而慈祥的狂人则必一副庄重神气,调转头来对我们道:“观看到了吧?我一点儿也不虚说——我的确是车夫之王。”每次我们几乎险遭不测之后,他总是面不改色,喜幸有加地对我们说:“只当它个乐子吧!先生们,这事很不经见,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要算是机会难得啊!——请注意吧,我哪就是他啊。”

他讲的是法语,说话时不断打嗝,有类标点。他的友人也是法人,但操德语——所用的标点系统则完全相同。友人自称为“勃朗队长”,这次要求我们和他一道登山。他说他登山的回数比谁都多——47次——他的兄弟则是37次。他兄弟是世上最好的向导,除了他本人——但是他,请别忘记——他乃是“勃朗队长”,这个尊号别人是觊觎不得的。

这位“车王”果然不爽前言——像疾风一般,他的确赶上而且超过了那长长的旅客车队。其结果是,抵达沙蒙尼旅馆时,我们遂住进了讲究的房间。如果这位王爷的车艺稍欠敏捷——或者说,如果他在离开阿冉提时不是多亏天意,已经颇为酩酊,这将是不可能的。

(高健 译)

注释:

① 马蒂尼: 瑞士西部瓦莱州城市名。

② 黑首: 瑞士村名。“黑首”一词系意译。

③ 阿冉提村: 地处阿尔卑斯山的高峰阿冉提脚下,位置在勃朗峰东北。

④ 美人纤指: 实指一种指状小蛋糕,名“美人指”。

⑤ 塔糖: 一种锥形糖块。

⑥ 沙蒙尼: 法国东部边界河谷名,地在勃朗峰之北。

⑦ 这里作者故意将车夫的法语句句直译成英语,以产生滑稽效果。这些在汉语译文中几乎无法传达,只能以稍带生硬的语句与词汇表示之。以下一段,也复如此。

【赏析】

本篇选自作者的散文集《天真汉在国外》,内容记述了他以报社记者身份搭乘“奎克城”号轮船前往欧洲和巴勒斯坦采访的种种经历和见闻,并结识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奥利维亚·兰顿。作品一经出版便获得巨大成功,《登勃朗峰》便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篇。马克·吐温以其深厚的写作天赋描绘了登勃朗峰时所见种种美景和为他们赶车的车夫,写景时笔下极富诗意,文采斐然;写人时刻画生动,尽显幽默本色。

夏蒙尼·勃朗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是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也是欧洲第一高峰,海拔4 810米。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季不融化,白雪皑皑,故勃朗峰法语意为“银白色山峰”。显然,这座“阿尔卑斯山之王”的奇壮景观使作者为之着迷。无论是远观时层层雪岭,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直插云霄,还是在山顶上,环顾周围,一览众山小;无论是山中诸峰形状各异,鳞次栉比,还是山中云朵流彩变换,璀璨缤纷,精工绝伦,都让他在登山时只顾欣赏而忘记了时间。作者用华丽、精准的词语,流畅洒脱的句子和铺张的文字将勃朗峰的一切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无一不让我们沉浸在她的美妙景色之中。尤其是他对勃朗峰云彩的描写,独具匠心地将她比作在阳光下破碎的肥皂泡,种种色泽变幻莫可名状,让作者发出了“世上的皂泡如其可求,其价值将不知几何”的感叹。

与勃朗峰的美景相比,为作者赶车的车夫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这是一位操着蹩脚英语、自信、乐观、健谈的车夫,这位自封的“车夫之王”,深为他的工作和技术自豪。无论是他神气十足地保证能够超越在他前面的车队,还是在每一次化险为夷之后的镇定庄重的自我夸奖,或是在几乎遭遇不测后的面不改色,依然调侃嬉笑,都让作者一行在深刻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惊险和刺激之余,感受到他的高超卓越的驾驭技术和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而与车夫的谈话,也同样充满着幽默与生活情趣。作者故意将车夫的法语句句直译成英语,以产生滑稽的效果。遗憾的是,这些在汉语译文中几乎无法传达,只能以捎带生硬的语句与词汇表示。同行的还有车夫同样自信地操着德语的导游朋友,一位曾经47次登上勃朗峰,自封为“勃朗队长”和世界上最好的向导。其实,在游人看来,壮美的勃朗峰对于在此工作的车夫和向导来说是相当危险的,然而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到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抱怨,而是抱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和自信的工作态度代表这座山峰迎接她的每一位客人,他们才是勃朗峰真正的主人。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原本美丽的山峰更加显现出诱人的魅力。

文章虽名为《登勃朗峰》,然而作者没有着力描写登山的过程,而是注重勃朗峰美景的描写,更重要的是通过当地的车夫和导游,向读者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这也正是马克·吐温所一贯坚持的在幽默的语言和简明的句法下对社会现实和生活在这个现实中的普通人的深切关注。

(王 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名著知识·世界名著·世界名著英文版·少儿故事·经典童话·查理九世全集·古典小说·笑猫日记全集·淘气包马小跳书·伍美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