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名家名作 >

亨利·詹姆斯《寄格蕾丝·诺登书》原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2023-01-02 21:49:50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我亲爱的格蕾丝:

在别人有痛苦的时候,我总是感到毫无力量,而你的信流露了这样深刻的痛苦,竟使我不知向你说什么才好。这决不是我最后一句话——但一定是我第一句话。实在你有这种感觉,并不孤独——我是说,你似乎将一切人类的痛苦都视为你的痛苦;只是我有一种可怕的感觉,认为你完全施与而毫不接受——在你的同情中没有互惠主义——你受到一切的痛苦却不曾得到它的益处。然而——我决定除去用坚忍主义的声音之外,不和你谈这件事。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活在世上——我不知生命是谁赐的,为什么赐给我们;但生命是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之中,最宝贵的一件,因此如若生命的杯中尚有余剩,我们把它倒掉是大错;我相信我们为了这个理由可以继续活下去(当然总是到某种程度为止)。换句话说,意识是无限的力量,虽然有时我们所能感觉的似乎全是忧伤,但意识一阵阵袭上心头(所以我们不停地有感觉,其实有时候只是好像有所感,想法要有感觉,巴不得有感觉)。在这个当儿,总有说不出的力量使人守住自己的本位,有天地间以不放弃为妙的立足之地。你认为我们都是那同一事物的回声与反响,这个意识是对的。而且,在你的兴趣及怜悯对你周围的一切似乎有扶助与调和的力量时,你就高尚。只是我求你,在施与同情与温柔时,不要太广泛——要知道每一个生命是一个特殊的问题,不是你的而是另一个人的,你解决你自己那份可怕的代数题已尽够了。不要在宇宙里融化太多,却要尽量地坚强、充实、稳定。我们四海一家,凡是爱人,有知识的,大半照这个方式生活。我们彼此互助,甚至不知不觉,各尽其力,也使别人省力,我们对成功的总有所贡献,使别人可以生活。忧愁如大浪接连而来,这一点你比谁都清楚——虽然几乎使我们淹死,我们还留在原处;因为忧愁已经过去,而我们依然故我,由此可见,如果忧愁是坚强的,我们就更坚强。忧能伤人,能左右人,但我们反过来也能排遣忧愁,能左右忧愁;忧愁是盲目的,而我们却多少有眼睛。我亲爱的格蕾丝,你正走过一段黑暗,无知的我看不出什么,只知道你是被它害苦了;但这只是一段黑暗,不是结果,更不是终局。可以不想,不去感觉,便不要想,不要去感觉,不要下结论或作主张——除去等待外,什么也不要费心。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剩下来的是恬静,视为寻常的神秘与失望,少数好人的温情、新机会,和充分的新生活等等。你还能做各种事情,我愿意帮助你。唯一要紧的事便是现在不要融化。我认定机械化的冷缩,有它的必要——这样一来,无论马跑得多快,一站下来,鞍上总坐着你,略为受了些骚动而已。尽量不要生病——这就够了;因为病就是坍台。你天生是应该成功的,切不可坍台。我最温柔的感情与我所有的信心都是你的。

(张心漪 译)

【赏析】

本文写于1893年,是亨利·詹姆斯给友人格蕾丝·诺登的一封回信。全文不长,却给人以极大的安慰和力量。而文章中所提到的问题,也是人类存在以来就不断探讨的永恒话题之一——生与死。

人类为何而生?生命的过程为何会面对那么多的痛苦与磨难?我们有没有权利自己选择死亡?在遭遇人生不公的时候是什么理由支撑我们继续坚持下去?……太多太多的问题拷问着我们每一个人。在这篇散文中,作家也真诚地写下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在别人有痛苦的时候,我总是感到毫无力量,而你的信流露了这样深刻的痛苦,竟使我不知向你说什么才好。”文章开篇就以一种内容上的无可言说性,表达了一种感情上的支持、理解与同情。而这种感情上的相通胜过千言万语,是处于孤独、彷徨、苦闷中的人最需要的。空间与时间上的距离随着这句话消失了,情感也随即贴近了。当我们读这封信时,仿佛作家就坐在对面,与我们促膝交谈,安慰我们,开导我们,为我们解答生与死这道有无数种解的难题。

人生一世,从哭声中开始,在哭声中结束。其间坎坎坷坷,跌跌撞撞,充满太多的磨难。于是,有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垮掉了,提前退出了人生的旅程,直接奔向了死亡的终点。我们不能说他们懦弱或者自私,因为人生已然不易,不能苛求太多。他们只是在面对未来时,闭上了本来应该睁开的双眼。“但生命是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之中,最宝贵的一件,因此如若生命的杯中尚有余剩,我们把它倒掉是大错”。生命是一件礼物,不独自走完全程是不会知道礼物的全部。

是的,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我们是孤独的,没有人会陪我们走完全程。我们在路上踟蹰独行,其间或许会有人陪我们走上一段,而我们也可能去和别人搭伴,“我们彼此互助,甚至不知不觉,各尽其力,也使别人省力,我们对成功的总有所贡献,使别人可以生活”。可是,痛苦与忧伤却永远只能自己完整体会。

在痛苦之时,我们会感到分外孤独,因为痛的那种无法言说,苦的那份如鲠在喉,是别人无法完全体会的。我们在命运之舟上摇荡,“忧愁如大浪接连而来”,面对痛苦与忧愁,时间能解决一切:“如果忧愁是坚强的,我们就更坚强。忧能伤人,能左右人,但我们反过来也能排遣忧愁,能左右忧愁;忧愁是盲目的,而我们却多少有眼睛。”

人活几十年,痛苦占去了大半。然而,正因为有了痛苦,欢乐才有了意义。没有痛苦的映衬,谁会知道快乐的含义?但是当人独自承担那份可能超出他承载能力的痛苦时,人很容易就想到生和死这一人类古老的哲学问题。

随着时间的前行,我们听过见过了很多的生生死死,而死这一话题也会时时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当我们遭受到人生的严重打击,前途似乎是一片黑暗而没有丝毫亮光时,我们每个人都会想到摆脱这种黑暗混沌的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死亡,虽然目前没有人知道死亡究竟会带给我们什么。但是,难道就这样结束吗?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除去等待外,什么也不要费心。”作家用平实的话语告诉了我们答案。

或许,普希金那首著名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最切合这篇散文的主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汪 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名著知识·世界名著·世界名著英文版·少儿故事·经典童话·查理九世全集·古典小说·笑猫日记全集·淘气包马小跳书·伍美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