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名家名作 >

左传《楚归晋知罃》原文及鉴赏

发布时间:2023-01-02 10:34:18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左传《楚归晋知罃》

(成公三年)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②,以求知罃③。于是荀首佐中军矣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⑤: “子其怨我乎!”对曰: “二国治戎⑥,臣不才,不胜其任⑦,以为俘馘⑧。执事不以釁鼓⑨,使归即戮⑩,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11)?” 王曰: “然则德我乎(12)?” 对曰: “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13),各惩其忿以相宥也(14),两释累囚以成其好(15)。二国有好,臣不与及(16),其谁敢德(17)?”王曰: “子归,何以报我(18)?” 对曰: “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19),无怨无德,不知所报(20)。”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21)。”对曰: “以君之灵(22),累臣得归骨于晋(23),寡君之以为戮(24),死且不朽(25)。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26),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27),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28),而使嗣宗职(29),次及于事(30),而帅偏师以修封疆(31),虽遇执事,其弗敢违(32); 其竭力致死(33),无有二心,以尽臣礼(34),所以报也(35)。” 王曰: “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36)。

【鉴赏】 

这篇文章选自 《左传·成公三年》。

本文记叙了楚国和晋国交换战俘的故事。在鲁宣公十二年时,晋国和楚国在邲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楚国俘虏了晋国的知罃。到了鲁成公三年,两国交换战俘。楚王在释放晋国的知罃时,与他有一段精彩的对话。知罃虽然作为战俘,但他面对楚王能侃侃而谈,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充分体现了其威武不屈、处处维护国家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是一篇三百来字的短文,却能千古流传不衰,成为散文典范,自有其独到之处。

第一,文章结构完美,前后照应,首尾相连。文章开头两句看似一般交待,其实为下文作了铺垫。知罃的父亲荀首,这时是晋军的副元帅,楚王迫于形势不得不放他,因此在释放前要刻意刁难。全文以楚王 “非礼”开始,到 “重为之礼”而收尾,前后呼应,珠联璧合。

第二,巧设机关,妙语层出不穷。对于楚王提出 “怨我乎”,回答则以 “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臣实不才,又谁敢怨”。撇开“怨”字,以自责回答,一妙也。对楚王问 “德我乎”,则以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为回答,撇开“德”字,此二妙也。回答楚王提出的“何以报我”,则用 “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为回答。尤其以 “不知”二字作答,以守为攻,此三妙也。全篇字里行间无处不见楚王层层设障、咄咄逼人的盛气凌人之态,知罃的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彬彬有理,反衬出楚王的横蛮自负,对比极其鲜明。

第三,语辞委婉,绵里藏针。知罃面对楚王一步紧一步的逼问,从容镇定,不紧不慢,有礼有节,巧妙周旋。从表自责的“又谁敢怨”到“其谁敢德”,软中带硬,逐渐强硬,犹如弹簧,压力越大,反弹力也越大。最后楚王无理逼问:“虽然,必告不谷。” 回答以 “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三次回答的三个“敢”字,礼节周到,以退为进,步步为营,态度越来越显得鲜明强硬。特别是对楚王提出的 “何以报我”,回答虽仍是侧面的,却是旗帜鲜明的表白——忠于自己的祖国就是报答楚王。表面看来好像是所答非所问,但又的确回答了楚王心中极想知道的问题。此非知罃无有这种大智大勇,此非大手笔也无法写出此绝妙之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名著知识·世界名著·世界名著英文版·少儿故事·经典童话·查理九世全集·古典小说·笑猫日记全集·淘气包马小跳书·伍美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