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名家名作 >

徐珂《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原文及鉴赏

发布时间:2023-01-02 09:49:08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徐珂《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咸丰庚申①,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②。距圆明园十里③,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④。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艺,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⑤。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 “谢庄团练冯⑥”。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⑦,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⑧,曰: “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⑨!”

时敌军已近寨,枪声隆然。寨中人蜷伏不少动⑩。既而敌行益迩(11)。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 “开火!”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12)。盖借寨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婉贞独戚然曰: “小敌去,大敌来矣! 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13)?” 三保瞿然曰: “何以为计(14)?” 婉贞曰: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15)。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七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 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 操刀挟盾,猱进鸷击,徼天之幸,或能免乎(16)!”三保曰: “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小女子勿多谈!” 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拯吾村,即所以卫吾父。”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17)!”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18)。挟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19)。婉贞挥刀奋斫(20),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 “诸君!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鉴赏】 

本文选自 《清稗类钞》的“战事类”,作者不清,题目为编者徐珂自拟。

文章记叙了清咸丰十年,京郊猎父少女冯婉贞率领庄民奋起保家卫国,击败英法侵略者的故事。作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决不愿当亡国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爱国精神; 同时也表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机智英勇、不畏强暴和远见卓识。

在写作手法上,有如下三点值得借鉴。

一、以层层铺垫和对比映衬突出主人公。作者开门见山点出时代背景后,先以简洁的笔触勾写谢庄“环村居民皆猎户”; 接着推出 “精技击”的山东人冯三保,通过“烘云托月”,引出 “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的冯婉贞。在具体记叙谢庄抗敌经过时,作者并未先让婉贞亮相,而是先写冯三保富有作战经验,率众首战告捷。当他因初步胜利而“自喜”时,婉贞却独自 “戚然”,担心地提醒父亲说: “小敌去,大敌来矣! 设以炮台,吾村不齑粉乎?”话虽不多,却衬托出婉贞的深谋远虑。紧接着,又以精明干练的三保被婉贞点醒后却 “瞿然”无计,反衬了婉贞的多谋善思、胸有成竹。然后又以三保面对“敌众我寡” 的局势保守怯战、无计可施,恼羞成怒地训斥婉贞“小女子勿多谈”!而具有忧患意识与胆识的婉贞却不愿“坐而待亡”,立即鼓动和组织同龄人奋起打先锋,表现了巾帼少年的英武和昂扬朝气!

二、善于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其性格特点。作者记写人物的语言声口逼真,各有个性; 文中的对话和叙述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变化和表现力。如写敌人的溃败落马“纷堕如落叶”;写谢庄寨中人打埋伏,是“蜷伏”、“鹜伏”; 写婉贞率领诸少年矫健劲捷,则似“猱进鸷击”、“剽疾如猿猴”; 写三保对自我力量的估计不足,怀疑会是“以孤羊投群狼”。婉贞动员谢庄少年的一番慷慨言辞,充分表现了她的忧心、决心和胆识,三保则体现了他富有战斗经验,但对少年们却不够相信、不放心。

三、以具体的行动表现冯婉贞的忧国忧民、英勇干练,富有鼓动、组织和指挥才干。作者以高度精练的文笔记叙了婉贞召集、动员谢庄少年奋起救亡,积极备战,扬长避短,及时轻装伏击来犯之敌,身先士卒,“挥刀奋斫”,跟侵略者短兵相接,乘胜“急逐”,从而大获全胜,具体勾画出一个善于抓住战机,富有组织和指挥才干的少年女英雄形象。

总的来说,本文采用以时系事的写法,记述了一日之内的两次战斗,作者严格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 从“一日晌午” 至“日暮”,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情节紧凑,扣人心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名著知识·世界名著·世界名著英文版·少儿故事·经典童话·查理九世全集·古典小说·笑猫日记全集·淘气包马小跳书·伍美珍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