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名家名作 >

俞平伯《《孤坟》序》原文

发布时间:2022-12-29 15:33:10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孤坟》序

自别江南遂与志行别,音信不闻者四五年。日前从西郊归,忽得他来信,以其第一小说集《孤坟》属我为序,为之欣喜,又为之踌躇。所以欣然者。志行君固是熟人,而其中《孤坟》一篇当时曾经我修改,于是回他一信说“可以的”。

踌躇者何?我于小说是不含胡的门外汉,却要为人作小说集的序,岂非笑话。如此蹉跎,亚东主人汪公早已把《孤坟》全稿寄来了,脸上渐有“鹅绒”之色矣。今天饭饱茶余,又得少闲,一周,居然命省作者于十月二十六日来信说:“我这几篇小说,大半都是叙述自己的经历,”并且叫我在序里也述及他的身世。我想,最真切的影子已呈露在作者自己的作品里,又何用他人来饶舌呢?况且我只知道他以前经历的一部分;至于近年来他自粤而楚,流离展转,实了无所知,而这种苦难的挣扎,对于他作品的构成显然也有相当的重要。所以索性不提,让他自己在《被弃的》《别长沙的一天》《阿虎》《一个青年》等篇里告诉诸君。

虽只区区的七篇,而作者性情的笃厚,感触的敏锐和身世的畸零,都从其间流露出来,这是谁都可以看见的。他的文笔亦委宛缠绵能与情致谐和,若说这本小书是志行的一篇很好的自传,殆非过当。

想起志行的影子来,总是一个十分朴素,呐呐然似不能言者,却不想他在小说里,竟会有“低头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神气,我真怪诧异的。今日,觉得《XX弟》一篇情感深厚,渐臻沉郁,别来未久,进步何速欤?

而且这集中所示犹不仅个人的身世,更有大的时代。我年来只埋头尘土中,虽非桃源之民,亦久不知时代为何物矣。所以说起来也真惭愧煞人。

但我偏要说说,一面在直接发挥作者的身世之感,一面又在间接映现所谓时代心,这才是骨肉停匀的好小说;志行所作虽未必尽双管齐下之妙,亦庶几不远,虽说还是少作,虽说在“尚未成功仍须努力”中。

我本是十足的“盲”,而志行偏来“问道”,真使人为了难,只得说出一大堆“瞎子断扁”自己也不甚懂得的话,志行以为何如呢?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作者简介

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原名俞铭衡,以字行,字平伯,德清东郊南埭村(今城关镇金星村)人。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早年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员。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赴日本考察教育。曾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执教。后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47年加入九三学社。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顾问,中国文联第一至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俞平伯最初以创作新诗为主。1918年,以白话诗《春水》崭露头角。次年,与朱自清等人创办我国最早的新诗月刊《诗》。至抗战前夕,先后结集的有《冬夜》、《西还》、《忆》等。亦擅词学,曾有《读词偶得》、《古槐书屋词》等。在散文方面,先后结集出版有《杂拌儿》、《燕知草》、《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等。其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曾传诵一时。 1921年,俞平伯开始研究《红楼梦》。两年后,亚东图书馆出版专著《红楼梦辨》。1952年,又由棠棣出版社出版《红楼梦研究》。1954年3月,复于《新建设》杂志发表《红楼梦简论》。同年9月,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然仍不放弃对《红楼梦》的研究。1987年,应邀赴香港,发表了《红楼梦》研究中的新成果。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论著合集。还著有《论诗词曲杂著》、《红楼梦八十回校本》,有《俞平伯散文选集》等。 1990年10月15日逝世,终年91岁。葬于北京福田公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名著知识·世界名著·世界名著英文版·少儿故事·经典童话·查理九世全集·古典小说·笑猫日记全集·淘气包马小跳书·伍美珍小说